海倫的朋友

1928年,海倫48歲,她寫出了自傳體著作《中流》。幫助她出版這本書的是她在大學時代的同窗好友佛蘭克·克勃特。克勃特曾出版過海倫的第一部自傳《我的生涯》。1930年,他又出版了她的《中流》。

海倫在《中流》這部書中講到自己的廣泛交遊,介紹了她與印度詩人泰戈爾、發明大王愛迪生、汽車大王福特等人的相識。

海倫住在倫薩姆的時候,印度詩人泰戈爾先生曾專門來拜訪她。泰戈爾身材高大,蓬鬆的頭發呈灰色,還有一臉的絡腮胡,看起來就像《聖經》上記載的先知。

海倫很喜歡泰戈爾的詩,並閱讀過不少他的作品。從他的作品中,可以鮮明地感受到泰戈爾先生對人類深沉博大的愛。當海倫把這些告訴他的時候,他高興地說:“我很高興你從我的作品中讀到了愛。你知道嗎?這個世界需要的就是一位愛神與世人更甚於愛自己的人!”

泰戈爾先生談到時局時憂心忡忡,他以哀傷的口吻提到印度、中國等國家的現狀:“歐洲各國強迫中國人吸鴉片,如果中國人不肯,就有亡國的危險。在這種情況下,亞洲民族隻有發憤圖強以求自保。亞洲各國中,隻有日本已經覺醒,而且能夠站穩腳跟。可是,中國大概要等到城門被攻破,盜賊闖進家門時才會驚醒吧……英國就像一隻禿鷹,已經把戰火帶到太平洋沿岸,並在那兒建立了許多軍事基地。你要記住,一個太愛自己的人,往往就是滅亡自己的人,能解救世人的,大概隻有神的愛了。”

泰戈爾的話令海倫想到了甘地,因為甘地先生正是一個不僅在嘴上談“愛”,而且以行動來實踐“愛”的人。

海倫還見過發明家湯姆斯·愛迪生先生。有一次,海倫前往新澤西州時,收到了愛迪生先生的邀請。海倫接受邀請,前往愛迪生先生家裏做客。第一次見到愛迪生的人都覺得他非常嚴肅,海倫也不例外。愛迪生夫人告訴海倫,愛迪生常常把自己關在實驗室內通宵工作,當他進行試驗的時候,可以不吃不喝,也很討厭別人打擾。

愛迪生先生要海倫把手放在唱機上,然後熱切地問海倫聽懂沒有。雖然海倫實在聽不懂,但是為了不使愛迪生先生失望,她試著把頭靠近唱機。海倫頭上戴著草帽,聲音在草帽上可以更集中,但她還是無法了解。

吃飯的時候,愛迪生先生對海倫說:“聽不見聲音也有好處,這樣你就不會受到外界的幹擾,可以專心致誌地做自己的事,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裏,這樣不是也很好嗎?”

海倫回答說:“如果我像你一樣,是個偉大的發明家,我希望能夠發明一種使聾人聽到聲音的機器。”

愛迪生先生有點詫異地說:“哦,你是這麽想的?不過我可不做這種無聊的事,反正人類說的話多半是廢話,不聽也無妨 。”

海倫也見過汽車大王福特先生,那是在內布拉斯加演講的時候。福特先生親自領海倫和莎莉文老師到他的汽車工廠去參觀。福特先生跟她們講起了他製造汽車的初衷:“剛開始時,我主要是想生產一種便宜的汽車,最好連農夫都買得起。後來經過研究試驗,我對汽車越來越熟悉……其實,有好想法的人很多,但是知道如何去運用的人卻不多,因此光有想法也沒用。”

福特先生的工廠管理井然有序,每個工人每天隻高效率地工作幾個小時,便可以拿到很好的薪水。如果每個工廠都像福特工廠這樣有效率,工人的生活一定會更幸福。

10年之後,福特先生為盲人協會捐了一大筆錢,他告訴海倫,他的工廠裏雇用了73個盲人,他之所以雇用他們,不是出於憐憫,而是因為他們的工作表現相當優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