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緣亞洲

踏上旅途

斯文·赫定是瑞典籍的探險家,在他的祖國,他與諾貝爾齊名,深受瑞典人民的尊敬與愛戴。

1865年2月19日,斯文·赫定出生在瑞典斯德哥爾摩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他的家庭和他早期的經曆並沒有什麽特別之處,唯一特別的是他所處的時代,那正是19世紀地理大發現的時代。

1880年8月24日,赫定15歲的時候,有一位到北極探險的探險家諾登舍爾德先生返回了斯德哥爾摩。當時的北極完全被堅固的冰層覆蓋,諾登舍爾德幸運地穿過白令海峽,繞道太平洋平安歸來。

斯德哥爾摩的市民為慶祝他的壯舉,特意舉行了盛大的典禮,每條街道上都點了許多火炬,把整個城市照得燈火通明。從碼頭、街道、屋頂以及各個窗戶裏不斷地傳來雷鳴般的歡呼聲,久久不絕於耳。在一片歡呼之中,諾登舍爾德乘坐的那艘著名的探險船緩緩駛進了港口。

赫定和家人們也站在丘陵上遠眺,這種景象令人興奮不已,因此,他下定決心要變成這樣受人歡迎的人。

此後,赫定對探險著了迷,他閱讀了所有關於北極的記錄,並嚐試著畫出自己的探險地圖。在瑞典酷寒的嚴冬裏,斯文·赫定咬著牙在雪地上打滾,野外露宿,為的是要磨煉自己。

他一直希望國王或哪個富翁能資助他一筆錢,讓他去北極探險。如果真有這一天,他一定會毫不猶豫地立刻把隊員、狗和雪橇等裝上船,即刻向目的地進發。但是,命運並沒有給他去北極探險的機會。

1885年春的某一天,校長對還沒有畢業的赫定說:“你願意到裏海沿岸的巴庫市當半年的家庭教師嗎?”

當時諾貝爾兄弟在巴庫油田投資石油開發,當地一個工程師想為兒子聘請家庭教師。

斯文·赫定立刻答應了,雖然這並不是他夢寐以求的北極之旅,但是目前也沒有肯讚助他去北極探險的富翁,既然命運安排他先去亞洲,也沒有不去的道理,而且去中亞也算是一次長途旅行。

就是這一次旅行,使斯文·赫定被亞洲深深吸引了。

1885年的春夏之交,在等待出發的日子裏,斯文·赫定心裏不免有些焦急,他的腦海裏已聽到從裏海飄來陣陣浪潮的聲音和駱駝商隊的駝鈴聲,神秘的東方馬上就要在他的麵前揭開麵紗,讓人一窺她的真麵目了!

有一天,一個馬戲團來到了斯德哥爾摩,他們在市鎮上選定了一處空地搭起帳篷,馬戲團的表演者包括一些從東方來的駱駝。赫定跑去看了駱駝好幾次,他想著在不久的將來,他就能站在亞洲的土地上,與許許多多的駱駝為伴了。

赫定的家人並不讚成他到那麽遠的地方去。赫定跟家人一再解釋,說他並非獨自前往,同行的還有工程師的妻子及兩個兒子(其中一個便是斯文·赫定要教的學生),家人這才勉強同意。

一開始他們是乘坐汽船,橫跨波羅的海和芬蘭灣,幾小時後,他們抵達聖彼得堡。從聖彼得堡到高加索要乘火車,途中會經過莫斯科,一共是四天的路程。

對赫定來說,這是一次愉快而迷人的陸上旅行,經過俄國南部廣闊的平原時,他一直頭靠著窗子,觀賞著一望無際的原野風光。在那簡陋的鄉野道路上,偶爾也能看到一輛三頭馬車響著鈴聲,慢悠悠地在趕路。

在高加索山脈的山麓,他們換乘馬車,用了兩天橫跨過這條山脈。沿途所見的景色奇偉壯觀,四周都是白雪皚皚的高大山峰。

馬車快速地奔跑在山路上,他們安然無恙地到達了第比利斯。第比利斯是高加索區的首府,是個繁華熱鬧的城市,擠滿了波斯人、亞美尼亞人和其他種族的東方人。

赫定一行人要從第比利斯換乘火車,火車上有一些從麥加朝聖歸來的信徒,他們在搖搖晃晃的走道上鋪上毛毯,太陽西沉的時候,他們便跪下來,朝著麥加方向祈禱。

一路上看到的大部分是荒蕪的草原,有些地方簡直就像是沙漠。

鐵路以北的高加索山脈籠罩在一片淡淡的銀霞中,群峰上有白色的積雪閃爍著。亞洲,這就是斯文夢寐以求的亞洲。他的注意力被這些新土地吸引著。火車向東奔馳,赫定也覺得自己越來越貼近亞洲心髒。

火車停下來的時候,他們已經到了巴庫。巴庫是個小鎮,位於裏海西岸阿普歇倫半島的南部。半島的東邊就是石油小鎮,在這裏精煉過的石油通過油管直接輸送到黑海。

赫定在巴庫生活了幾個月。這段時間裏,他教他的學生曆史、地理和語言以及其他的重要科目。但是他真正感興趣的事是看油田。他喜歡騎馬去韃靼族部落寫生,或者到市區逛市場。在那些幽暗的小店裏,常有韃靼人、波斯人或亞美尼亞人圍坐著做買賣,他們叫賣的東西有毛毯、壁飾、油畫、拖鞋以及毛皮帽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