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哲學與戰爭

伯特蘭在劍橋的前三年專攻數學,到第四年才轉為研究哲學。他對大學的導師製度不是很滿意,他認為,在大學裏根本不需要導師,因為他自己從未在導師的說教上獲過益。雖然在進入劍橋以前伯特蘭就對哲學感興趣,但他讀的哲學方麵的書籍並不多。對於數學,伯特蘭之前的幾位家庭教師教過他一點,不過誰也沒有告訴他微積分是什麽。伯特蘭一直比較感興趣的就是哲學和數學。

當時的歐洲數學已經發展得比較完善,想要在短時間內再有所發展已經不太可能。伯特蘭在大學三年級時因意識到了這一點,到了大學四年級,便改攻哲學。

伯特蘭在劍橋還參加了一個社團,這個團體曆史悠久,成立於1820年,伯特蘭是1892年被推薦加入的。社團的成員都是劍橋大學的高材生,社團最主要的一條規定就是自由,成員們沒有任何顧忌,也沒有任何限製,他們可以討論一切他們感興趣的問題。集會常常要到深夜一點左右才結束,散會以後,伯特蘭經常還要與另外一兩個成員在走廊上交流很久。大約十年之後,凱恩斯也加入了這個社團。

伯特蘭和凱恩斯後來的相識緣於凱恩斯父親的介紹,凱恩斯的父親是劍橋大學形式邏輯學的教授,他不信奉國教,通常把倫理置於第一位而將邏輯放在第二位。他的思想對凱恩斯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伯特蘭大學生活的前三年匆匆而過。1893年,伯特蘭在數學考試中名列第七,順利拿到了數學學位。他的成績雖不算突出,但比導師預料的好得多。這之後,伯特蘭決定放棄數學,改攻哲學,他曾感慨地說:“在應付考試的過程中,我發現數學中有很多阻礙和虛偽,就如同玩字謎遊戲一般。當我從最後的考試中脫身時,我就發誓永遠不再接觸它,我把所有的數學書籍都賣掉了,一本也沒留。”

從此,伯特蘭便遨遊在向往已久的哲學天地中了。

他曾一度走錯了方向,因為受到導師和麥克塔加的影響,認為過去的英國經驗派傳統是錯誤的,唯有康德、黑格爾、布萊利等人的哲學才真正具有高度的智慧。1893年,布萊利出版了《現象與實體》,伯特蘭在朋友們的勸說和誘導下,日漸成為唯心論的信徒。

雖然伯特蘭和摩爾最後都否絕了麥克塔加的觀點,可是他們不得不承認,在兩件事上,他們的看法是一致的。這兩件事是:第一,他們有一個共同信念,那就是做學問的過程中絕不能使用哲學方麵的辯論,以達到自己最初設想出來的結論;第二,他們都憎厭模糊不清的觀念,堅持要把“字的意義”弄得清楚明白。

伯特蘭不論是在數學方麵或哲學方麵,都是在離開劍橋以後才開始他獨創性的工作的。對任何一位偉大的思想家而言,不管他如何富於獨創性,必然也會多多少少受到整個時代學術氣氛的影響,伯特蘭也不例外。他進入劍橋時,正是英國思潮大變動的前夕,帝國正由充滿希望與創造的19世紀,邁入充滿懷疑與批評的20世紀。伯特蘭曾說:“大家堅信19世紀的進步將會持續下去,相信我們自己將會貢獻出一些有價值的東西給自己所處的這個時代。”

對於戰爭,伯特蘭也有自己的看法。雖然大英帝國以外的遙遠地區仍然不時發生戰爭,但任何一個有智慧、有理性的人都不會相信會有大規模的戰爭爆發。可是,1914年,歐洲的所謂“文明國家”竟然動起手來了,這就是持續了四年之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