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榮譽
1950年秋,伯特蘭離開澳大利亞,途經新加坡、印度孟買時,都曾在當地發表過廣播演說。回英國後僅僅休息了兩三個星期,又接獲美國一女子學院之邀請前去做短期講學。
1950年10月,伯特蘭在女子學院講學期間,哥倫比亞大學也發出邀請,希望他11月底前往哥大。
伯特蘭前往紐約之前,特地到普林斯頓去和老友愛因斯坦敘舊,兩人相晤甚歡。也就是在這時候,他獲悉自己榮獲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11月初,伯特蘭結束了在美國的旅行演講,飛往瑞典接受頒獎。
諾貝爾獎的頒獎典禮是舉世矚目的盛事,伯特蘭抵達瑞典的斯德哥爾摩,立刻受到熱烈歡迎,他周旋於學者、政要及眾賓客之間,好在他已習慣於這種場麵,倒也應付得來,隻是略顯疲乏而已。
頒獎典禮的另一個**是,獲獎者領獎以後,即席發表演說。通常都是獲獎人報告自己的工作成就及感想等,伯特蘭·羅素卻與眾不同,他以“重要的政治願望”為題,對人類和平發出呼籲,大意是美、蘇兩個意識形態不同的強國,都想以自己的意識形態戰勝對方,因而發生衝突,尤其它們雙方都能製造核武器及細菌彈,不管哪一方使用了它,都將使人類步向毀滅,因此,智慧超越一切動物的人類,為了自救,必須盡力設法消除禍患,造福人類。
英國國家廣播公司的記者訪問他,詢問他是否倡議過對蘇俄發動防禦性的戰爭,他坦承確有其事。他認為一旦美、蘇雙方都擁有核武器,將為人類帶來一場大災難,他並非鼓吹戰爭,不過認為應對蘇俄施加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