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社交媒介經營術
上一節我們說到,如何進行會議上的溝通,這一節我們轉換“陣地”,將溝通放到線上,說說網絡社交媒介上的溝通方法。 現在每個人的生活都離不開互聯網,我們社交、學習、購物、出行都要用到,但是對很多人來說,它仍是一個新鮮事物,或者一個“進化”中的事物。今天蹦出一個好用的APP,明天出一個有趣的遊戲,後天出一個新詞新“梗”,我們好像身在互聯網的社交潮流中,卻永遠追不上這股潮流。有些上了年紀的人,接受能力不夠強的,甚至有些“恐網”。這也是許多人在互聯網時代的溝通困惑。
一、社交媒介和傳統溝通的區別
要掌握社交媒介的溝通方法,我們首先要了解社交媒介和日常溝通的區別,從線下走到線上,我們要看到溝通的“變”與“不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 廣泛度
在社交媒介上,我們所麵對的社交“對象”遠遠超出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的閑聊中,我們麵對的是幾個人、十幾個人。但如果換到網絡場景,比如我們通過微信、微博發出的信息,信息接收對象就會呈指數級別地增加。發一個微信朋友圈,可能有上百人來“圍觀”;發一條微博,可能有上百萬人觀看。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言論、觀點可能會被放大很多倍,其影響範圍也大幅度增加,所以在社交媒體上發言,一定要謹慎。網絡上也有很多“因言獲罪”的例子,比如一些明星,一句話沒說好,就得罪了許多“粉絲”,導致人氣一落千丈。
? 瞬時性
多年前和朋友聯係,我們需要發郵件、打電話,過一段時間才能收到反饋。現在要和人聯係,動動手指就能實現“群發”,我們等待反饋的時間變得非常短。當然這也為我們回應別人提出了挑戰。每個人在向別人發出信息後,都能得到及時反饋,可很多時候,我們做不到很快地回複他人,這就需要我們在溝通上做出調整。我們在這裏建議的策略是“快回應,慢解決”。比如有人向我們發微信說:“請問A活動的行程確定了嗎?”當我們看到這條信息時,我們也不知道是否確定了,但可以先回複對方:“我去查一下。”讓對方心中有數,等我們查到了,再把具體的情況告訴對方。這樣就是告訴對方,你的信息我收到了,我已經在加快處理,等有結果我會告訴你。
? 靈活性
傳統社交有固定場景,比如校園、公司、某些活動現場;但現在的智能手機,可以讓我們隨時開展社交,甚至一些相親交友的活動,是線上線下結合,從“雲端”開始的。隻要我們願意,任何時候都可以和別人溝通。但這也意味著社交生活對其他活動的侵蝕,比如很多人工作、學習的時候,要經常分心去回別人的信息,狀態必然受到影響。這就要求我們在一些情況下“遠離”社交媒體。如果因為要和別人溝通,耽誤了手頭的事情,就顯得有些本末倒置了。
那麽,我們應該如何對待社交媒體呢?在這裏我們介紹兩種基本思維。
二、社交媒介的基本思維
? 價值思維
互聯網的內容五花八門,而且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大不相同,但是萬變不離其宗。要知道,溝通是為了達到目標,實現價值,如果拋開價值,去談互聯網的溝通方式,其實是沒有意義的。比如有的人,一打開社交工具,就被別人發的朋友圈吸引,被別人發的廣告拉去消費,被別人轉的短視頻消耗時間,這本質上都是一種“浪費”。因為那些內容再有趣,都不及我們完成自己的目標。
包括我們自己去點讚、轉發一些內容,也要想想,自己傳播這些內容,有什麽價值呢?如果隻是單純地消遣、消耗時間,那大可不必,因為生活中有無數的事情可以消磨時間,但真正產生價值的事少之又少,所以我們要記住,即使在網絡上,也要為了價值而溝通。
? 分類思維
所謂分類思維,就是根據不同的網絡平台,麵向不同的群體,采取差異化的溝通策略。因為網絡上的人太多了,網絡平台也各有不同,大家都是自由發表意見觀點,但這並不意味我們可以隨心所欲。
比如微信上的朋友圈,大多都是現實中的熟人,那麽在朋友圈與人溝通就可以更貼近生活,比如展示自己的日常,發表一些感悟,和別人分享自己的生活,都很合適。但是像有的人,經常在朋友圈裏發廣告、做生意,這就可能讓人覺得不合適了。
再比如有的公司會建立工作群,大家在群裏聊的都是工作上的事,那就不適合在裏麵說一些私生活的內容,最好發一些行業資訊、專業知識等等。如果有人總在工作群發一些與工作無關的內容,也很容易招人反感。所以我們的分類思維,強調要在不同媒體平台,麵對不同群體調整溝通策略,到什麽山上唱什麽歌,這樣才更容易獲得認同。
說到這裏,你可能會覺得,我原來在網絡上聊天,都沒想這麽多,現在這麽一說,反而不知道怎樣跟別人去溝通了。那我們到底該怎麽做呢?下麵我們就說說社交媒介溝通的主要步驟。
三、社交媒介溝通的主要步驟
? 明確溝通對象
網絡社交是一個開放世界,理論上,世界上任何兩個人,都可以通過網絡互聯。但是我們的溝通卻應該有明確的對象,就像售賣商品,有一個目標的“客戶群體”,社交媒介溝通也是如此。有一段時間,網絡上流行“淘寶體”,喜歡把對方稱作“親親”“親愛的”,用“啊”“哦”等語氣詞,動輒向對方請求“五星好評”,其背後就是一套顧客邏輯。這其實說明,很多人在溝通中,還是願意成為一個“客戶”,希望對方捧著自己,哄著自己。
我們在網絡上溝通時,也要想清楚我在和哪一類人溝通?這類人有什麽特點?他們喜歡怎樣的表達?看到我們的信息後,對方會產生什麽感覺?明確了溝通對象,也就明確了我們基本的溝通方式。
? 調整溝通方式
在明確了對象後,就要調整我們的溝通內容了。不同群體的溝通方式可能有很大差別。比如十幾二十幾歲的年輕群體,思維活躍,追求時尚,他們的語言追求形象、生動,還有“梗”。年齡稍大一些的人群,比如40歲以上的中年群體,他們不那麽了解網絡語言,我們用日常的交流方式溝通即可。我們在溝通時,可以考慮不同的用語、內容,這樣更容易相互理解。
而且在網絡上待久了,你會發現我們接觸到的很多內容、很多人,都是經過“匹配”的。許多APP裏都有推薦機製,它會記錄我們在網絡上的行為,在哪個內容多看了一眼,多聊了幾句,然後它就使勁兒給我們推薦相關內容,它越推我們越看,我們越看它越推,這就是APP占據人時間的一種方式。我們借鑒APP這種與人溝通的方式,要根據溝通對象的偏好,匹配社交媒體的內容,這樣才更容易和對方達成一致。
? 注意自我保護
我們前麵說到,網絡對人的言論、形象有“放大”作用。但這個“放大”,到底是好是壞,很多時候無從判斷。現在許多人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可能隻是做錯一件事,說錯一句話,就要遭受“網絡暴力”,被很多人在網上指責,甚至影響到現實生活,因此我們都需要有風險意識。比如保持匿名,不要輕易留下個人信息;也不要說一些極端的、過激言論,引起別人的爭議;盡量在有限的框架內,發揮自己的個性即可。不得不說,互聯網讓溝通變得更方便、快捷、廣泛,同時也帶來了更多風險和挑戰。從傳統溝通走向社交媒介的溝通,都有一個“轉型”的過程。
以上就是本節的所有內容,我們說到網絡社交媒介和傳統溝通的區別,分別是廣泛度、瞬時性和靈活性。要做好社交媒介的經營,我們要有價值思維和分類思維。在進行社交媒介溝通的時候,我們可以按照這樣的步驟進行:明確溝通對象、調整溝通方式、注意自我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