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愛人之間的親密關係

第六課 理**人才是最好的戀愛方式

你,“匆匆忙忙嫁人”,就是甘冒成為不幸者的風險。

——蘇霍姆林斯基

說到愛情,有一部分人常常會把它和“失去理智”“變得瘋狂”等狀態聯係在一起,仿佛因愛而讓人生失控才是生命的常態。就連培根也說:“愛情和智慧,二者不可兼得。”

然而事實是,理性戀愛的人,往往更容易獲得好的愛情。

說到這裏,我不禁想起在旅行時認識的L女士,她成功運用理性思維使自己擁有了一段令人羨慕的感情。

她和丈夫是在大學時認識的,當時對方並不出眾,但是L女士通過觀察,對對方的人品很是看好,於是便慢慢和對方接觸起來。

雖然在這個過程中,兩個人彼此都有了情愫,但L女士並沒有衝動,因為畢業後的他們還麵臨著更大的人生抉擇。直到兩個人工作都確定好之後,他們才確定戀愛關係。而在之後的相處中,她也能理性對待每一次選擇,不會因為愛對方而放棄自己的喜好,更不會因為愛對方而喪失自我。

這樣的理性讓她在感情中很舒適,愉悅和幸福從內心溢出,感染到對方,兩人的感情也越來越好。

理性戀愛,不是單純地去考量現實條件,還要懂得在愛中保持自我,找到舒適的狀態。拋開不必要的感性,可以讓自己不因為外界因素而迷迷糊糊進入感情;擁有理性,可以讓自己遵從自己的本性,選擇合適的愛情。

更幸運的是,理智是可以培養的,在親密關係中做一個理智的人,更是有跡可循。

畫好情感表格,是戀愛前的第一課

在戀愛中做一個理智的人,並不是要成為一個斤斤計較、處處算計的人,更不是做一個循規蹈矩、一板一眼的人。

我們在戀愛中要的理性,是基於對自己的了解,對情感做好規劃。一個人隻有在戀愛前知道自己想要什麽,才不會在戀愛後陷入“迷魂陣”,喪失自我。

我們可以嚐試從以下三個角度畫好屬於自己的情感表格。

? 幻想未來生活,弄清楚什麽會讓你的幸福感爆棚

不同的人對自己的未來有著不同的向往,有人覺得衣食無憂便是幸福,有人覺得和愛人有共同的愛好會讓生活更愉悅,還有人覺得兩個人在一起就應該三餐四季,牽手陪伴。

對自己有了初步的了解,在選擇戀愛對象的時候便會避開規劃外的人選。

聽上去很簡單,但有一部分人很容易在兩種情況下做出錯誤的選擇。一種是因為心軟而放棄自己的設定。比如有的女孩在情感設定中是排除掉異地戀的,但因對方各種強烈的追求手段,最終放棄自己的設定,選擇嚐試。

另一種是因為對自己的設定不夠堅定。比如有人在自己的情感設定中,把脾氣暴躁的人歸納為完全不能接受的範圍,當一個脾氣暴躁卻有才華的人出現在麵前的時候,卻因為對方的才華而忽略了脾氣。

盡管錯選也可能會出現正確的結果,但概率小之又小,因為一個人內心所渴望的親密關係的樣子,很難輕易改變。

? 注明無法接受的缺點

如果你覺得所能接受的模式很多,那便換個角度去思考,去想你無法接受的模式,弄清楚什麽樣的缺點是你無法接受的。

比如一些難以忍受的生活小習慣,或者是不能接受的處事方式。可以列一個表格,明確標注,這樣,在戀愛前便可以直接避開雷區。

千萬不要認為自己擁有“神的力量”,可以通過努力改變對方。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不僅很難達到目的,還會讓戀愛的愉悅感大打折扣。

? 為自己的付出標好“價格”

為自己的付出標好“價格”,並不是為了去置換相應的回報,而是給自己的沉沒成本設定底線。

在電影《無問西東》中,劉淑芬便忘記了為自己的付出標上一個合適的“價格”,她用自己的工資供丈夫讀完大學;她熟悉丈夫批改過的每一本作業;她把所有的飯菜留給丈夫吃,自己隻用開水泡鹹菜充饑……

但曾經說要和她過一輩子的丈夫不愛她了,丈夫對任何人都會笑臉相迎,隻有對她冷漠以待。甚至,丈夫連她用過的碗都不會用。

在這樣的冷漠下,劉淑芬從沒想過放手,哪怕因此心理扭曲,讓自己變成眾人眼裏的“潑婦”。

試想,如果她為感情畫下一條底線,不讓自己的付出超過這條線,或在對方傷人的態度超越這條線的時候及時止損,那她最終的結局總不會是心如死灰地跳入水井中。

不要覺得這樣的愛便不是愛,凡事過猶不及,設置一條底線,是為了讓愛更純質,也是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

有一句網上廣為流傳的話放在這裏很是恰當:

“成熟之愛是:因為我愛,所以我被愛。

幼稚之愛是:因為我愛,所以我愛。”

愛情如香水,不可能隻灑在對方身上,自己卻絲毫不沾染。真正好的愛情,從不是一意孤行,雙向奔赴才是它最美的樣子。

經營自己,才能遇見想要的人

心理學家伯納德·默斯坦根據研究得出戀愛到結婚的三個階段:

刺激:通常來自外在的條件,比如外貌、身高、舉止、財富等。這些在五分鍾內便可以感受到的信息,決定著雙方是否被彼此吸引。

價值:通常是指相處之後的價值觀,隨著相處時間的疊加,最初的刺激作用會慢慢消退,兩個人的觀念是否相似,便鑄就了新的吸引力。

角色:通常是指對方對自己所要求的角色,比如對方希望你重視家庭多於事業等。能否扮演好對方所要求的角色,是親密關係進入婚姻的最終吸引力。

這其實便是我們常說的吸引力法則的本質:你是什麽樣的人,便會吸引到什麽樣的人。

感情不順的人,往往是其中一個階段出現了問題。

作家毛姆在被稱為是女性精神覺醒經典之作的《麵紗》中便描寫了這一概念。

女主角凱蒂嫁給了擁有一定財富和社會地位的瓦爾特,但在相處中,瓦爾特的沉默寡言和不解風情讓其對凱蒂失去了吸引力。

認為自己是“派對女孩”的凱蒂自然而然喜歡上了幽默風趣的情場高手湯森,並心甘情願成為對方的情人。

然而,直到東窗事發,麵對丈夫瓦爾特的怒火,凱蒂才發現,湯森並沒有想象中愛自己,他甚至立刻和凱蒂撇清了關係,以免惹禍上身。

就如小說的名字,凱蒂在兩次選擇中都仿佛蒙上了“麵紗”,做出了錯誤的選擇。

凱蒂和丈夫瓦爾特在第一階段的外在條件中是互相具有吸引力的,但是在相處之後,因為價值觀的不同,瓦爾特便失去了對凱蒂的吸引力。

而在婚外情被揭露後,湯森不願意離婚娶凱蒂,凱蒂亦無法再滿足湯森對凱蒂的角色定位,於是吸引力再次失效。

把一手好牌打爛的凱蒂,就是因為不懂得經營自己,才讓人生變得糟糕透頂。好在,在故事的結尾,她終於明白,要改變命運就要先改變自己。

不管男女,唯有經營好自己,才有可能遇到更好的人。

? 放下等待心,提高自己的實力

同樣一塊石頭,放在不同的位置,便會有不同的價格。

人也一樣,站在不同的位置,便會有不一樣的感覺。越是有能力的人,越會自信,其談吐、舉止,甚至眼神都會變得不一樣。所以,我們要懂得從內到外提升自己的實力:

提升自己的內在實力:賺錢的能力,管理財富的能力等,這不僅會讓我們擁有改善生活的底氣,還會幫助我們正確評估未來伴侶的生存能力。我們可以通過學習成功案例來進行實力提升,比如找到一個適合的博主堅持汲取知識,報符合職業規劃的學習班進行係統學習,等等。

提升自己的外在實力:與人交際的能力,裝扮自己的能力等,都是需要去經營的,沒有人會在第一時間越過外在的表現直接看到你的內心。更重要的是,當我們的外在條件發生改變,我們才會擁有不同的資源,才會遇到不一樣的人,正所謂“人以群分”。

學習永遠都可以在路上,不要因為年齡或者工作放棄提升自己的機會,很多時候,人都會找一些看似無懈可擊的理由作為“躺平”的借口,但其實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逼自己一把,總能擠出來的。

? 放下依賴心,豐盈自己的精神

僅僅擁有經營自己的能力還是不夠的,我們還要關注到自己的內心,明確自己的價值觀,明確自己未來想要成為一個什麽樣的人,好的人也會因此被吸引來。

豐盈自己的精神世界從而自信充實,便很難被狹隘的眼界和思想所牽引,讓過多的“想當然”參與到感情中去。充盈的精神世界更能讓內心沉著,耐得住寂寞,經得起等待真正恰當的人。

讓自己的精神豐富也並非一件難事,我們可以從書本中找到處世之法、入世哲學,可以從旅途中看到天地廣闊、萬物之律,還可以從生活的點滴小事中感悟生活的智慧。試著做一個精神豐富的人,讓腦子動起來,複盤,勤思考,從多重角度看問題,從曆史故事中看當下的變局……一切隻需要頭腦風暴就能提升認知的事情,每個人都能做到。

適合自己的伴侶才是最好的

在我們的一生中,伴侶是很重要的存在。一位好的伴侶,不僅可以讓我們覺得生活沒有那麽痛苦,更會影響我們對人生的定義。

在紀錄片《成為沃倫·巴菲特》中,巴菲特說自己的人生有“兩大轉折點”:一個是出生的時候,一個是遇到第一任妻子蘇茜的時候。巴菲特說:“如果沒有她,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根本就不會發生。”

伴侶在我們人生中扮演的角色遠遠要比我們想象的重要,對方的能量場、三觀乃至性格,都會對你產生一定的影響。那麽,選擇什麽樣的人才可以讓我們變得更好呢?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精神和經濟兩個方麵去關注。

? 精神上的穩定,是感情最終的歸屬

不管是在生活還是影視劇中,我們總是會發現,我們常常會被反差極大的人吸引,比如乖乖女會被看上去壞壞的男孩子吸引;內向的男孩子會被活潑開朗的女孩吸引。因為,我們常常會覺得互補的人才更適合在一起,因為不同,會讓彼此看到更大的世界;因為差異,會給對方帶來更強烈的新鮮感。

然而,心理學研究發現,婚姻不美滿的大多是性格互補的夫妻,真正婚姻美滿的,是相似的夫妻。互補的人雖然容易被吸引,但在長久的相處中,那曾經吸引自己的差異很容易演變成衝突,相似的人卻很容易讓我們獲得精神上的穩定。

如民國名媛陸小曼,她和第一任丈夫王賡的婚姻可以說是眾人眼裏的天作之合,但王賡熱愛工作的性子和生性浪漫的陸小曼差異太大,以至於陸小曼對婚後的生活十分不滿。

在感情麵前,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這是亙古不變的定律。當然,我們無須在“相似”這兩個字上麵鑽牛角尖。我們選擇伴侶並不需要對方性格和我們的完全一樣,隻要在某些點上十分合拍,那便足以讓我們的精神備感穩定。

? 經濟上的共贏,是感情最終的認同

對於“談錢傷感情”這句話,很多人深信不疑,畢竟有許多感情最終敗在了現實麵前。但其實深究起來會發現,錢不過是背了個黑鍋罷了,所有能被錢傷的感情,都是不到位的感情。

尤其是情侶之間,如果把錢談明白了,那便隻剩下感情了。所以,不要覺得談錢就是拜金、庸俗,不管是婚前婚後,經濟上的共贏都是感情的一部分,就如三毛所說:“愛情必須落到吃飯、穿衣、數錢這樣的小事中才會長久。”

結婚前多談談錢,可以看出兩個人對金錢的態度和規劃,要知道,哪怕僅是相似的消費觀,也會減少日後的爭吵。結婚後,多談談錢,兩個人進行合理分工,達到經濟上的共贏,讓婚姻的組合擁有1+12的功效。不要小看這一點,它可是讓感情變好的催化劑。

練習鈍感力,讓自己不再“戀愛腦”

在感情中,有一種人真的就是“吸渣體質”,總是會陷入一段不太好的戀愛。他們便是具有敏感性格的人:十分在意別人的評價,對別人的一句話都會思考半天;總是擔心自己的行為會引起別人的不滿。

就像林黛玉,一天到晚琢磨這個對自己說的話是什麽意思,那個看自己的眼神是什麽心理,越想越睡不著,然後坐窗戶邊默默流淚到天亮。

這樣的感觸放在親密關係中,更會被放大為雙倍,別人一點點的不滿,在自己眼裏便會成為了不得的事情;同樣,別人的一點點喜歡,也會被自己放在放大鏡下仔細觀察。

所以,敏感性格的人更容易愛上別人,也因為特別會反省自己和在意對方的感受而產生依賴。這便導致敏感性格的人在感情中很容易遭遇挫敗,輕易愛上別人,會因為缺乏了解而愛上錯誤的人;太過於依賴別人,會因為缺乏空間而讓人想要逃離。

想要自己不成為這樣的“戀愛腦”,最好的方式就是培養鈍感力。

? 你不必事事完美

我們總會有意無意在內心進行自我攻擊,從外貌到行為舉止,從才能到勇氣魄力,總是可以找到讓自己不滿意的地方。越不滿意越敏感,覺得這些是自己不受歡迎、不被愛的原因。

告訴自己,你不必事事完美,人生有限,能夠做好一兩件事已是難得。

? 你不必委屈自己

把別人的感受放在自己的感受之上似乎是通世故、高情商的一種表現,但這樣的做法會讓自己備感委屈。尤其是在親密關係中,自己的一退再退隻會讓兩個人的相處模式進入不正常的範疇。不妨多在意一些自己的感受,讓人感到舒心和愉悅,不正是親密關係的真正意義嗎?

隻有一個人的幸福感從內心溢出來,他才能把幸福的體驗帶給身邊的人。所以,好的戀愛不應該被痛苦充斥。戀愛前理性一點,可以讓自己遠離錯誤的人;戀愛後理性一點,可以讓自己的愛具有思辨能力。如此,才能更好地經營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