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 你的撫育方式決定了孩子未來的情感紐帶

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贈予的最佳禮物。

——維斯冠

前幾天在小區碰到新晉媽媽淼淼,作為鄰居,我連忙熱情地打招呼,並和她聊起成為媽媽的感受。本來對孩子應該處於新鮮期的淼淼,並沒有興致勃勃地給我看孩子的照片、描述孩子的可愛,她一臉惆悵地對我說,她覺得自從生了孩子之後,家裏人都變了。

因為孩子的到來,大家每天都很忙碌,自己和老公很久都沒有單獨相處了;原本對自己還不錯的婆婆,現在眼裏隻有孩子,有時候還會怪她對孩子不夠細心;還有自己的親媽,每天各種湯湯水水,生怕會耽誤了外孫的營養,一點兒也不顧及自己想要減肥的心。

其實,很多新手媽媽的內心都會有這樣的落差,生之前眾星捧月,生之後秒變“工具人”。而且,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裏,家庭的分工也會發生改變。有的家庭會因此變得更加親密,有的家庭卻會因此分崩離析。難怪說,孩子是婚姻的一麵“照妖鏡”。

孩子的到來,不僅會讓家庭結構發生改變,還會讓父母內心的小孩蘇醒,這也意味著家庭結構需要重建,每個人都需要調整自己的狀態。

撫育方式,決定原生家庭的悲劇是否重演

家庭社會學理論認為,家庭是一個係統,由家庭成員構成。在家庭係統中,每個家庭成員都有特定的角色和功能,他們彼此依賴,互相影響,每個家庭成員的變化都會影響到家庭。也就是說,一個家庭中人員的多少和成員之間連接的方式,決定了家庭的結構。

兩個人結婚,本來是對原有家庭結構的一次改變,有的夫妻會雙雙從原生家庭中脫離出來,重新組建獨立完整的小家庭;有的夫妻則會進入其中一方的原生家庭,成為大家庭裏的一分子。

在環境和自身的作用下,家庭成員之間的連接方式也會發生變化,有些夫妻相處和諧,共同承擔家庭責任,有些夫妻進入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模式,還有的夫妻會把自己強勢的性格帶進婚姻。

這便是我們所說的婚後需要磨合的地方,家庭結構能夠在磨合中找到一個最穩固的形態,然後延續下去。

孩子的到來,則是把結婚後建立起來的家庭結構再次打破,一切重新來一遍。這一次重建,因為多了一個需要照顧的嬰兒,變得更難。

我們需要分出部分時間和精力去照顧孩子,我們也需要在心理上進行重建——我們不隻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了。

重建是否成功,決定了生完孩子後生活的幸福程度。

有人會因為孩子占據了自己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認為家庭結構的重新組建不夠公平,有人則會因為在心理上無法及時做出改變而變得情緒低落。

前麵提到的鄰居淼淼便是如此,她在心理上並沒有接受自己已經成為媽媽的事實,所以在看到家人們圍著孩子轉時,會有被忽視的感覺。

之前在網上也看到過很多類似的案例:本來夫妻二人感情很好,包括懷孕的時候,丈夫會細心照顧妻子,妻子也能很好地理解丈夫。但是生完孩子後,妻子就發生了變化,妻子把大量的精力都放在孩子的身上,丈夫被擠到家庭的邊緣,同時年輕人的育兒觀念和老人的差距也很大,家庭戰爭一觸即發。丈夫不理解妻子的變化,為了躲避家中的吵鬧,不但不去安撫妻子的情緒、調解家中的矛盾,還把回家變成一件不積極的事情。

這便是一場失敗的家庭結構重建,丈夫在有意無意中成了可有可無的存在,妻子感受不到他對家庭的關注,他也不能從家庭中獲得歸屬感,這樣的婚姻可能會朝不好的方向發展。

所以,在懷孕前後,我們都要做好心理準備,甚至還可以提前商量孩子到來後家庭結構如何改變。盡管養育孩子並不能按部就班,但有所準備也能有效避免一些問題的發生。而留出的時間則要重點放在如何防止原生家庭不好的一麵在孩子身上重演。

每一對父母和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相處方式,但良好的親子關係有著相似的底層邏輯,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隻需要遵守兩大原則,便可以把自己所遭受過的原生家庭傷害切斷在孩子身後,不讓我們的孩子受到負麵影響。

? 讓自己成為獨立的個體

不管原本的家庭結構如何,有了孩子之後,都要在心理上從原生家庭中脫離出來,把自己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做決定、擔責任。

把自己當作一個可以承擔責任的社會人,在孩子的撫育麵前,就會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和發言權。這樣的養育,便很好地阻斷了原生家庭本來不太好的問題。

其實這一點很難做到,因為在我們現有的家庭結構中,父母幫帶孩子居多,要阻斷原有的養育問題,不讓原生家庭的悲劇重演,新手爸媽則需要更多的耐心和長輩溝通,傳遞更新、更科學的養育方式。

我們可以遵循“大事不讓步,小事不計較”的原則,對孩子存在潛在傷害的,便是大事,比如食物的添加、藥品的使用、平時說話的方式等這類事情,要堅持自己的主見;像今天穿什麽衣服、吃什麽飯這樣的小事,則可作為家庭關係的柔順劑,讓長輩們做主,讓我們的父母更有參與感,避免因為孩子而產生家庭衝突。

? 把孩子當作獨立的個體

不管是控製型的父母還是溺愛型的父母,原生家庭之所以會帶來傷害,皆因為在那些父母的眼裏,孩子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所以,不管原生家庭本身存在什麽問題,把孩子看作獨立的個體,更容易給孩子營造一個健康成長的環境。

而把孩子看作獨立個體的本質,便是學會尊重孩子。

一位媽媽帶女兒去沙漠露營的時候,女兒在睡覺前問媽媽可不可以換睡衣,媽媽回答說,帳篷裏都是沙子,最好不要換睡衣。

女兒聽了媽媽的話,情緒變得低落起來,因為她很想換睡衣睡覺。

媽媽看到女兒的情緒變化後,說了這樣一段話:“你為什麽不開心?你詢問我,我隻是表達我的意見而已,既然你有自己的想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就可以了,為什麽要因為我的建議不開心?”

女兒恍然大悟,高高興興地換上了睡衣。後來女兒發現,換睡衣在沙漠露營睡覺確實不舒服,就主動換下了睡衣,也理解了媽媽所說的話。

你看,尊重孩子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隻要把一些事情的決定權交給他們就可以了。

不要覺得孩子小便無視孩子的意願,聽聽他們的聲音,用心理解他們的想法,再適當放手,給予空間,孩子會有完全不一樣的感受。

依戀方式,決定成年後的親密關係

想要孩子擁有健康的心理,除了注意不讓原生家庭的悲劇重演,還要注意依戀關係的培養。

心理學家瓦隆曾說:“兒童對人們的依戀心是發展兒童個性極端必需的。如果兒童沒有這種依戀心,就可能成為恐懼和驚慌的犧牲品,或者將產生精神萎靡現象,這種現象的痕跡可以保留一生,並影響到兒童的愛好和意誌。”

嬰兒時期的孩子天生依戀父母,但因為父母不同的回應,孩子的依戀也會變得不同。通常情況下,孩子對父母的依戀方式有以下三種:

? 健康的依戀關係:安全型依戀

具有安全型依戀關係的孩子,對於和父母的關係充滿了自信,他們相信,一旦自己處於困境,父母會有回應、有幫助。

所以,這類型的孩子具有探索世界的勇氣。

人格心理學家、社會心理學和發展心理學領域的傑出研究者卡羅爾·德韋克認為,父母的這幾種行為可以促進安全型依戀的形成。

對嬰兒發出的各種信號和需求敏感能給予快速反應;

以嬰兒的需求為主調,不把自己的個性、習慣強加給嬰兒;

和嬰兒接觸時充滿愛意,並喜歡和嬰兒有親密的身體接觸;

鼓勵嬰兒探索周圍環境,並在需要時提供幫助。

也就是說,嬰兒可以從父母那裏感受到愛意,所有的需求也可以及時得到滿足,那麽孩子便很容易形成安全型的依戀關係。

? 過於疏離的依戀關係:回避型依戀

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有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很“獨立”,父母家人離開時,就算心中難受,也很難像其他小朋友那樣有難舍難分、大哭大鬧的表現;在父母家人出現在自己麵前時,就算內心高興,也不會有特別激動的反應。

這便是回避型依戀的孩子,因為長時間缺少愛和支持,他們對於父母並沒有太多信任,他們覺得自己尋求幫助的信號會被父母拒絕,索性靠自己來滿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這樣的孩子在成年後,也會把這種依戀模式帶到親密關係中去,比如心裏喜歡一個人,但在對方想要和自己拉近關係的時候又會覺得煩躁。一邊內心充滿自卑,覺得自己不配得到別人的愛,一邊又害怕被束縛,不想在感情中承擔責任。

在這一進一退間,親密關係便也變得複雜起來了。

? 過於依賴的依戀關係:矛盾型依戀

矛盾型依戀的孩子對自己的需求能不能在父母麵前得到滿足充滿不確定感,這源於父母對孩子需求反應的隨機性。

有的父母對待孩子十分情緒化,心情好了,孩子的需求便能輕易得到滿足,心情不好的時候,孩子的需求則可能會引爆情緒。

一邊是被滿足的開心,一邊是不被滿足的傷心,反反複複,孩子的內心便會充滿矛盾,既想和父母靠近,又想遠離父母的接觸,但整體上是傾向於依附的。這樣的孩子尤其容易產生分離焦慮,在父母要離開的時候,會極度抗拒。

從小建立起來的依戀關係並不會僅停留在和父母的關係中,很多事情都會受到影響。明尼蘇達大學少兒發育研究所的專家進行過一項長期而全麵的調查,通過對174名孩子長達16年的考察,研究者發現嬰兒對父母依戀的模式和程度是影響孩子日後學術成就最明顯的因素。

且健康的依戀關係是孩子擁有良好人際關係的基礎。比如擁有安全型依戀關係的孩子,在成年後不僅能很好地處理人際關係,也更易建立良好的親密關係。

所以,嬰兒時期依戀關係的建立對孩子來說是影響一生的事情。但父母們也不用過分擔心,因為隨著撫育方式和撫育環境的改變,大部分孩子會自主調節和父母的相處模式,也可以從非安全型依戀關係轉化為安全型依戀關係。

活出自我,才能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

我們必須承認,身教總是比言傳更有效果,活成孩子的榜樣,要比要求孩子向上更有教育力量。

這裏所說的榜樣,並不是狹義上去打拚事業,使經濟獨立,而是活出屬於自己的風采。

有些人會理所當然地認為,一位合格的母親要犧牲自我,因為母親的職責要淩駕在個人需求之上,一旦把自己的需求放在孩子的需求前麵,便應感到內疚,充滿羞恥感。

其實並非如此,身為父母,活出自我才能擁有好的心態,幸福感也會從內心溢出,讓孩子感受到溫柔。

反之,為了孩子處處委曲求全的父母是很難發自內心感到快樂的,時間久了,還可能會把負麵的情緒、人生的不幸怪在孩子身上,讓孩子背負心理壓力。

所以,越是懂得做自己的父母,越能給孩子做好榜樣。

當然,活出自我並不代表對孩子不管不顧,我們需要做好這三件事即可。

? 關愛自己的情緒

我們常常會誤解情緒這個詞語,認為有情緒是一種不好的現象,但其實,情緒的出現是心理給我們的一個信號,忽略隻會引來集中的大爆發。

當情緒出現的時候,我們不要在第一時間去批判它,而是應該把它當作一個孩子,以同情的姿態安靜地陪著它,然後再去探索情緒的源頭。

比如有的父母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會變得異常衝動,根本無法理性處理。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聽聽內心的聲音,是否有屬於自己童年時期父母對自己訓斥的語言出現。

有的時候,我們的情緒看似和孩子有關,但實際上它映射的不過是我們和自身的關係。

所以,把情緒看作一個信號,去發現背後傳遞的信息,然後去解決它,我們就會擁有更多快樂。

而父母快樂的真正受益者,便是孩子。

? 相信自己的價值

照顧孩子是很難被定義價值的事情,我們常常會聽到這樣的抱怨:

除了照顧孩子,你還會做什麽?

你怎麽連個孩子都照顧不好?

就讓你照顧個孩子,有什麽好累的?

在這些語言中,照顧孩子仿佛是一件異常簡單的事情。很多媽媽會在這樣的質疑中懷疑自己照顧孩子的價值,也會在長時間照顧孩子後,懷疑自己的社會價值。

但事實並非如此,照顧孩子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我們的社會價值也不會因為照顧孩子而變弱。

不與社會脫節,是維持自己社會價值的關鍵一點。我們常常見到一些女性,在結婚生孩子之後,不僅不再關注原本的行業動態,也不再主動與人溝通、交際。沉浸在自己營造出來的小世界雖然會讓人在短時間內感到舒適,但當想要改變時會因懷疑自己的社會價值而失去勇氣。

所以,要想讓自己對自我的社會價值充滿自信,就要讓自己與社會始終保持聯係。

也許有幾年的時間我們會因此受到影響,但拉長時間線,我們看到的未來便會不一樣。

比如做好職場回歸計劃,製定未來的職業目標,有了這樣的規劃,我們便不會把照顧孩子看作一種負擔,也不會完全不再關注過去的行業動態;也可以把照顧孩子的這段時間看作一個休整期,為自己的職場做出一份B計劃,然後朝著這個目標前進。

保持職場競爭力是提高自信的方式之一,如此,可以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就算出現否定的語言,也不會輕易懷疑自己的價值。要明白,自信的父母更容易培養出自信的孩子。

? 開拓自己的世界

孩子的到來常常會讓父母的世界變得狹小,這樣的占據,會讓人在某些時刻變得極度焦慮,這樣的焦慮自然也會傳遞給孩子,所以,學會拓展自己的世界非常重要。

拓展自己的精神世界,換個角度看待和孩子的相處,你會發現你不僅是在照顧孩子,孩子也在催化你的成長和進步。

拓展自己的生活圈子,與人的交流多起來,心態自然也會不一樣。可以把孩子交給家人,為自己留出單獨的幾個小時,和朋友聚會,修複心情,也可以帶孩子一起參加親子活動,換個環境帶娃。

作家珍妮·艾裏姆曾說:“孩子的身上存在缺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

我們是孩子,也是父母,這條養育之路任重而道遠,我們不僅要治愈內心的小孩,活成孩子的榜樣,與孩子建立健康的依戀關係,還要注意傳統家庭思想在不知不覺中的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