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 療愈受傷的童年,從與父母和解開始

誰都想生在好人家,可無法選擇父母,發給你什麽樣的牌,你就隻能盡量打好它。

——東野圭吾

在一個社交平台看到過這樣一個問題:應該怎樣原諒父母在成長過程中對你造成的傷害?

提問者在問題下麵解釋道,自己的整個成長過程都充斥著家庭暴力和道德綁架,以至於如今經濟獨立的自己無法和父母親近,這種距離感如同一根刺,一直紮著自己。

和父母保持距離,內心便會譴責自己不孝;擁抱父母,又覺得中間的隔閡不能消除。

在問題的下麵,大家紛紛留言表示很難原諒,因為那些以往的傷害無法從內心抹去,甚至有人還發出控訴:“既然生了我,為什麽不好好教我?”

是呀,來自父母的傷害往往要比其他人給予的更深、更難愈合,原諒亦變得更加困難。

繼續往下翻,突然有一個回複讓我眼前一亮,上麵寫道:“原諒不是問題,問題是如何讓自己和當年的父母和解。”

一語中的。

原諒,不是為了占據道德高點去寬宥父母,原諒的真正目的,是與自己和解,真正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拒絕自我傷害,從接受父母開始

許多人在童年時期都或多或少被原生家庭傷害過,因為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他們也在學習和成長,那些無意識的語言和行為對我們內心造成的傷害也是父母始料未及的。

曾有研究表明,那些聲稱自己擁有完美童年的人其實並不能回憶起童年生活中的具體事情,因為他們抹去了那些不好的回憶。

這樣看似快樂,但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封存的記憶會讓他們在今後的人際關係中缺乏安全感,甚至出現心理疾病。

那擁有一些不好記憶的我們應該怎麽辦呢?

《原生家庭:影響人一生的心理動力》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從基因學上看,我們一半來自父親,一半來自母親。所以,當一個人拒絕父親或者母親的時候,他也就拒絕了自己的一半。”

而一個拒絕自己的人會傾向做出傷害自己的事情,讓人生出現種種困境,有的人甚至會因此無法正常生活。

比如常常被羞辱、輕易被貼上“廢物”標簽的孩子,內心會形成難以消除的羞恥感。就算成年後,也會覺得自己做任何事都會受到批評,無法抬頭做人,容易低估自己的能力。

當代女作家三毛的人生便是如此。

三毛從小時候的一次休學開始,便覺得自己的一切都無法得到父親的肯定,讀書、交友、留學等一切行事為人,都無法在父親那裏得到讚許。

為了掩蓋自己脆弱的內心,三毛選擇用不聽話的方式來對抗父母,用毀滅自己的行為來尋求解脫,她流浪、自殺,卻始終無法獲得真正的快樂,就像她在文章中所寫:“這一生,丈夫欣賞我,朋友欣賞我,手足欣賞我,都解不開我心裏那個死結,因為我的父親,你,你隻是無邊無涯地愛我;固執,盲目而且無可奈何。”

直到父親在讀了三毛的一篇文章後,稱自己很感動,並深為三毛感到驕傲,三毛這才解開心結,和父親和解,消除了內心的自卑。

也是在那以後,三毛擁有了一段安穩的日子。

這便是孩子和父母和解的真正意義。

當我們從內心拒絕父母的時候,我們便無法真正地接納自己。

這些拒絕和不接受會通過心理映射到我們的行為中,比如我們會因為不能接納父母而無法建立新的親密關係,無法擁有健康的婚姻,還會通過拒絕傳宗接代來表達潛意識中對父母的不滿。

不管是哪一種,我們的人生都會因此受到影響,所以,想要避開自我傷害,就要解決我們發自內心的“拒絕”,而產生這種“拒絕”的根源,便是對父母的不接納。

我們與父母的關係是無法切斷的,那些曾經相伴的日夜,好的和不好的記憶,也都深植於我們的腦海,唯有接受,才會擁有治愈的機會。接受的第一步便是接納父母,這意味著轉變思想,不再把自己生活不如意的責任推到父母身上。

曾經有一位來訪者,一張口便開始埋怨從小父親對自己暴力相向,讓他也成了一個慣於使用暴力解決問題的人,他的人生更是因此變得一團糟:妻子離開他,孩子厭惡他,同事排斥他……

但是在治療溝通的過程中,他的自我意識慢慢覺醒,想要開始新的生活。但每次一有不順心,依然會不由自主在心中責怪自己的父親。雖然這樣想可以讓自己的內心少一些壓力,但同樣會阻礙他變好的腳步。

痛定思痛,他開始嚐試接納父親,不再因為父親過去的行為懲罰自己,也不再把自己的不幸怪到父親的頭上,這樣的改變讓他開始正視自己行為上的問題,開始對自己負責。

要注意的是,接納父母並不是要認可那些會給他人帶來傷痛的行為。接納,是了解並承受,了解已經受到的傷害以何種原因形成並以何種方式出現,並承受這種既成事實。更好地正視問題,便是改變的開始。

擺正心態,構建保護係統

著名推銷員喬吉·拉德曾說:“我要微笑著麵對整個世界,當我微笑的時候全世界都在對我笑。”

世界並不會因為你笑而變得仁慈,但會因為你心態的改變,讓一些事情悄悄發生改變。

同樣,原生家庭是我們無法改變的,但在我們改變心態、積極主動去麵對的時候,它對我們的傷害也會發生改變。

我們構建自我保護係統的過程可以通過三個步驟來完成。

? 停止抱怨,不做情緒的奴隸

建立自我保護係統的第一步,是讓自己從受害者的位置走下來,用輕鬆的心態去審視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傷害。

盡管父母的一些言行對我們的內心造成了較大的傷害,但一直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上,抱怨、譴責,並不能讓我們的內心得到治愈。

可以嚐試從多個角度看待問題,不要把眼睛隻盯在不好的地方,讓自己陷入消極情緒中。我們可以嚐試進入與更多人的人際關係中,通過互動改變我們的認知、情感和行為成分。好的人際關係會讓我們從良好的互動中體會到親密和友好,相對應地,我們內心的容納度也會擴大,這會讓我們的目光不隻聚焦於原生家庭的陰影中,要知道生命中還有許多值得經營的親密關係,原生家庭隻是其中一種,將不好的家庭陰影留存在心中的角落,留下心底大片寬敞的地方去擁抱新的關係,這是擺脫原生家庭陰影最有效的方式。當我們有意識地去主宰情緒,便不會落入情緒的陷阱,成為它的奴隸。

? 和原生家庭分離,不做永恒的受害者

建立自我保護係統的第二步,便是要學會和原生家庭分離。

這裏所說的分離是指思想上的分離。隻有從思想上分離,才不會困於內心創傷,成為永恒的受害者。

心理學中“習得性無助”的實驗便能說明這一點。

1975年,心理學家塞利格曼以人為受試者進行實驗,他把大學生分為三組,第一組和第二組學生都可以聽到噪聲,但第二組學生可以通過努力使噪聲停止,第一組學生聽到的噪聲卻是如何努力都不能停止的。第三組則作為對照組,聽不到噪聲。

一段時間後,三組學生進入另一個實驗:把手放進一個箱子裏,當手指放到箱子的一側時,便會出現強烈的噪聲,但放到另一側時,噪聲就會停止。

實驗證明,第二組和第三組學生在聽到噪聲後,會嚐試變換手指位置,直到把手指放在箱子的另一側,使噪聲停止。但第一組學生任由噪聲鳴響。

這是因為在之前的實驗中,第一組學生產生了無助感,所以在情感、認知和行為上表現出消極的心理狀態。

同理,當我們無法在思想上脫離原生家庭時,便會出現“我沒得選擇”的心理,然後主動放棄自己的權利和需求,陷入與原生家庭無盡糾纏的陰影中。

才女林徽因因為沒得選的心理,終身都沒有脫離母親帶給自己的負麵影響。

母親的婚姻並不幸福,林徽因的童年便一直在母親的詛咒聲中度過。雖然父親帶著林徽因去看了不同的世界,但她的心中還是充滿怨恨,心疼母親,卻又怨母親不爭氣;喜愛父親,卻又恨父親對母親無情。

成年後的她,是大家眼裏睿智和浪漫的化身,但她的生活並非如人們所看到的那般幸福,她曾在信中說,自己的媽媽把自己趕進了人間地獄,希望自己沒有降生在這樣一個家庭。她還直言,早年父母的爭鬥對自己的傷害是如此持久,以至於任何部分的重現都會讓自己沉溺於過去的不幸中。

在思想上一直沒有和原生家庭分離的林徽因,在和母親的相處中也具有一定的習得性無助,所以她也很難從原生家庭的問題中解脫。

一個人從思想上解脫出來,擁有獨立的人格,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堅定的三觀,才能不再繼續遭受原生家庭的傷害,更不會因為習得性無助而對命運抱持消極的態度。

這一點,則需要我們不斷進行學習,提升自己對外界事物的認知,通過不斷內省複盤,確定自己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 隨心所動,忠於自我

聽從內心的聲音,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是建立自我保護係統的最後一步。我們改變自我的終極目標,便是找到真實的自己。

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會更容易獲得成就感,我們的內心也會因此變得充盈柔和。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人盡管原生家庭並不幸福,但因為在成年後從事了自己喜歡的工作,或擁有真正讓自己感到輕鬆的愛好,便逐步和童年的傷痛和解了。

那要如何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呢?我們可以巧妙利用自己的“三分鍾熱情”,哪怕隻是三分鍾,也可以從多個體驗中感受到真正讓自己熱血沸騰的事物。當你發現你想要嚐試某件事的時候,不要擔心自己是否能堅持下來,先行動起來。多一些嚐試,便是給自己多一些聽從內心的機會,也更容易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事物。

而一個人一旦有了真正熱愛的東西,看待生活的心態也會隨之發生變化,這時原生家庭對你的影響就沒有想象中那麽大了,畢竟生活中還有很多有意義且值得你關注的事情。

做到以上三點,我們內心的自我保護係統便成功建立起來了。這個時候,你會發現,和父母和解並不是一件十分痛苦且為難的事情。

療愈內心創傷,不讓童年陰影主宰人生

還要強調的一點是,我們不僅要把注意力放在當下,讓自己不再繼續承受原生家庭的傷害,還要學會接納過去內心已經存在的創傷,這樣才能完成真正的蛻變。

我們還是從三個點來做。

? 找到傷害的源頭,拒絕自我懲罰

通常情況下,傷害我們的源頭會被各種情緒和表象所掩蓋。

比如有的父母總是慣於打壓孩子,抨擊孩子的審美,打擊孩子的自信,對孩子的每一次選擇都抱著懷疑的態度。久而久之,孩子會發現父母的質疑態度,於是在每一次說話做事前都會猶豫不決、內心唯諾。

那麽,一個惡性循環便開始了。父母會更加確定自己的孩子是一個做什麽都不行的人,而孩子也會內化這種情緒,對任何事情都抱著消極的態度,並確定自己就是一個失敗的人。

如此一來,自責、內疚便會開始攻擊自我,甚至還會在無意識中對自己進行懲罰,把父母的過錯轉嫁到自己身上。

所以,我們要時常去審視小時候被父母撫育的過程,我們可以把那些讓我們感到痛苦、困惑的事情羅列出來,然後尋找它們的共同點,挖掘會引爆自己的“開關”。

了解了源頭,便不會把一切都怪在自己的身上,也不會一味責備父母,而是會有意識地進行改變,從而打破這場循環。

? 擁抱不完美,才能擁抱完整的自己

法朗士曾說:“我能堅持我的不完美,它是我生命的本質。”

完美從不是固定的,你今天認定的完美,或許在明天便會被顛覆。所以不完美並不可怕,每個人都會有缺點,重要的是直麵它,然後慢慢去改變。對自己寬宥一點,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去愛自己,包容自己。

同樣,隻有擁抱父母的不完美,才能擁抱完整的父母。我們可以把自己對父母的感受真實地講出來,承認父母的不完美,這樣的真實會讓我們放下情緒,也可以感受到不用假裝完美的自由。

這可以讓我們更加客觀地回顧過去,從多個角度看待父母的行為及這些行為對自己的影響。那些創傷也會因此“鬆動”起來。

? 豐富自己,敢愛敢恨敢自私

最後要說的,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做一個豐富的自己,擁有豐富的生活,擁有豐富的思想,更有豐富的情緒。

為自己的心軟添加一道邊界,即使是最親近的父母,也不能越界;為自己的仁慈添加一項底線,即使是最親近的父母,也不能破線。

因為真正的孝順是成為更好的自己:不壓抑自己的情緒,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不壓抑自己的情感,找到生活的動力源泉。

這樣的我們才會有餘力給父母更好的晚年。也唯有如此,我們才可以更好地打破原生家庭的魔咒,建立新的親密關係,不讓自己的孩子重複痛苦。

當下,或者某一天,我們不僅是孩子,我們還會是父母,活出更好的自己,才能給我們的孩子做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