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爭功

鄧艾對鍾會接收諸葛緒三萬人馬這件事很不滿意,對鍾會進入漢中又是眼紅,又是不服氣。他認為,要是沒有他和諸葛緒牽住薑維,鍾會怎麽能夠進入漢中呢?他一定要跟鍾會比個高低,立個大功。他就獨出心裁,率領一隊精兵從陰平出發,到了劍閣以西一百裏的小道上,專挑沒有人的地方,翻山越嶺地向綿竹進軍。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靜悄悄地走了七百多裏,沒碰到一個敵人。

鄧艾他們到了懸崖峭壁一條絕路上,沒法再過去,大夥兒都慌了。鄧艾親自帶頭,用氈毯裹住身子先滾下去。將士們不敢落後,照樣滾下去。士兵們沒有氈毯,就用繩子拴住身子,

語文活學活用

●絕路

解釋:斷絕了出路;走不通的路,死路。文中取義第二種。

造句:仔細看地圖,這條路線是絕路,不能走。

曆史追根究底

●氈毯

羊毛或其他動物毛製成的織物,一般用於鋪墊覆蓋。由於畜牧經濟發展得好,西域特產此物。

攀著樹木,一個一個慢慢地下了山。他們剛下了峭壁,就瞧見那邊有個大寨。鄧艾嚇了一大跳。他定了定神,一看是個空寨,估計是諸葛丞相在世的時候曾經派兵在這兒防守過。要是蜀漢不廢去這兒的防守,他們這次下來,就是自投羅網,一個也活不了。

語文活學活用

●自投羅網

解釋:自己進入圈套;比喻自己送死。

造句:你這麽做是自投羅網。

近義詞:自掘墳墓、自尋死路。

鄧艾整頓了隊伍,對將士們說:“我們到了這兒,有進沒退。前麵就是江由,糧食充足。打下江油,不但有了活路,而且能立大功。”大夥兒都說:“一定立大功!”

地理小課堂

●江由

江由戍,又稱江油戍,在今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南壩鎮。

鎮守江油的將軍馬邈(miǎo)壓根兒沒想到鄧艾的軍隊會翻山越嶺地從背後過來。突然見到魏兵到了城下,嚇得嘚嘚嘚渾身一個勁兒地篩糠,他隻知道自己的性命要緊,慌忙開了城門,投降了鄧艾。

江油往南直通涪城。蜀漢衛將軍諸葛瞻正在涪城,一聽到江油陷落,連忙向臨近的郡縣調兵,準備用全力抵抗魏兵。尚書郎黃崇(黃權的兒子)勸諸葛瞻先用手下的這些人馬搶先去占領險要的據點,別讓敵人到平地上來。諸葛瞻因為兵馬還沒調到,不敢冒險出去。黃崇再三央告他,甚至流著眼淚催他發兵,諸葛瞻沒能依他。就在蜀兵停留不前的兩天裏麵,魏兵**,打退諸葛瞻的前鋒,把險要的據點占領了。這一來,眼看涪城也保不住,諸葛瞻隻好退到綿竹,守在那兒。

語文活學活用

●**

解釋:軍隊長途驅馳,毫無阻擋地向前挺進。

近義詞:勢如破竹。

反義詞:裹足不前。

鄧艾派使者送信給諸葛瞻,勸他投降。那信裏說:“將軍要是肯歸降,我一定推薦將軍為琅玡王。”諸葛瞻冷冷地一笑,擰了擰眉毛,吆喝一聲,吩咐武士們把鄧艾的使者推出去砍了。當時他就擺了陣勢,等鄧艾過來。

曆史追根究底

●琅玡王

琅玡這一封地的最高統治者。諸葛氏本來是琅玡人,所以鄧艾拿琅玡王的爵位去引誘諸葛瞻。

●武士

古代守衛宮廷的侍衛稱為武士。武士也泛指習武練兵之人。

鄧艾派他的兒子鄧忠和軍隊裏的司馬叫師纂(zuǎn)的分兩路進攻,可都給諸葛瞻打敗了。鄧忠和師纂回來報告,說:“賊人很強,不能打。”鄧艾發了脾氣,眼睛瞪著他們說:“生死存亡,在此一舉!為什麽不能打?你們要是再怕死的話,我先把你們宰了!”

鄧忠和師纂第二次出去跟蜀兵交戰。他們鐵了心,反正打了敗仗也不能活著回去。這一仗真是非同小可,打得天搖地動。兩軍殺到天快黑了,蜀兵死傷了一大半,諸葛瞻和黃崇都陣亡了。

諸葛瞻的兒子諸葛尚歎了口氣,說:“我祖祖輩輩忠於國家,應當拚個死活。隻恨朝廷不早斬黃皓,讓他禍國殃民到了今天。現在父親陣亡了,我還活著幹什麽?”他就提槍上馬,發瘋似的殺出去。魏兵沒防著,一時慌了,被諸葛尚殺死了好幾個,可是諸葛尚單槍匹馬,自己終於也給敵人殺了。

語文活學活用

●禍國殃民

解釋:使國家受害,人民遭殃。造句:秦檜是禍國殃民的奸臣。反義詞:保國安民。

鄧艾拿下綿竹,向成都進軍。蜀人做夢也沒想到魏兵這麽快就到了,老百姓亂哄哄地往山上或者樹林子裏去避難,官府也沒法禁止。

後主劉禪慌忙召集大臣們商議怎麽辦。有的說蜀漢跟東吳本來是聯盟,不如逃到東吳去。有的說南中有七個郡,沿路險要,容易守衛,不如逃到南中去。光祿大夫譙(qiáo)周另有“高見”,他認為投降最好。他說:“魏大吳小,這會兒逃到東吳去做臣下,將來東吳給魏滅了,還得向魏稱臣,那就得投降兩次。我說,丟兩次臉不如丟一次臉。至於說逃到南中去,談何容易?現在大敵已經到了眼前,要走也走不了。再說南中也靠不住,萬一發生變亂,那又何苦呢?”說來說去,投降最能保住性命,最合算。

語文活學活用

●高見

解釋:高明的見解(多用於稱對方的見解)。文中是反語,諷刺譙周的見解並不高明。

反義詞:愚見、淺見、拙見。

●變亂

解釋:因戰爭或暴力行動而造成的混亂;變更並使紊亂。

造句: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之間常常發生變亂。

中常侍黃皓也擔著一分心事。他說:“鄧艾大軍已經到了,隻怕人家不讓我們投降,怎麽辦?”譙周拍拍胸脯,說了一大篇鄧艾準能答應投降的大道理。他安慰後主,說:“陛下投降了魏,魏要是不分一塊土地給陛下,我就親自到京都去爭。”後主就派侍中張紹等捧著玉璽到鄧艾軍營裏去要求投降。

後主第五個兒子北地王劉諶(chén)氣得呼呼地響。他說:“不能投降,不能投降!我們君臣父子,滿朝文武,什麽準備都不做,不保衛社稷,不拚個死活,就這麽投降敵人,有什麽臉見先帝呢?”譙周、黃皓和別的大臣都低著頭,不敢正麵看劉諶。他們好像給主人揍了一頓的癩皮狗似的夾著尾巴,偷偷地望著後主。後主不怕沒臉,就怕沒命。他在兒子麵前究竟還是老子,就擺出老子的威風,說:“太放肆了!你懂得什麽?”說著,拿手一揚,催張紹他們快點動身。

讀史學古文

●出自《漢晉春秋》

北地王(劉)諶怒曰:“若理窮力屈,禍敗必及,便當父子君臣背城一戰,同死社稷,以見先帝可也。”

北地王劉諶離了朝堂,回到家裏,帶著他夫人到了昭烈帝的廟堂,大哭一場。昭烈帝劉備的孫子劉諶和孫媳婦不願意做俘虜,也不願意跪在敵人麵前討封討賞,就在廟堂裏自殺了。

曆史追根究底

●廟堂

宗廟明堂。古代國君遇大事,告於宗廟,議於明堂,故常以廟堂指朝廷。文中指祭祀昭烈帝劉備的宗廟殿堂。

張紹他們到離成都八十多裏地的雒縣去見鄧艾。鄧艾非常高興,給劉禪寫了回信,把他和他的手下人稱讚了一番。劉禪放了心,馬上下了詔書,吩咐各地的將士不要再抵抗,派太仆蔣顯去向薑維傳達命令,叫他向鍾會投降,又派尚書郎李虎給鄧艾送去蜀漢的戶口簿。

鄧艾到了成都北門,劉禪率領活著的兒子和文武大臣六十多人去迎接。他自己叫人反綁著雙手,還叫人扛著一口棺材,表示他願意讓鄧艾把他處死。他已經四十八了,死了就可以入殮。大隊人馬,扛著棺材,一步一步地走到鄧艾的軍門。鄧艾拿著節杖,代替魏元帝給劉禪鬆綁,吩咐人把劉禪的棺材燒了,然後請劉禪換上衣服,到軍營裏相見。

鄧艾拿著節杖,拜劉禪為驃騎將軍,太子奉車都尉,諸王為駙馬都尉。他手下的大臣,按各人地位的高低,分別拜為魏的官員。鄧艾安排了蜀漢的君臣以後,就讓師纂領益州刺史,隴西太守牽弘等人領蜀中各郡。他聽說黃皓為人奸險,就把他下了監獄,準備把他宰了。黃皓向鄧艾的左右行賄,才免了罪。

曆史追根究底

●奉車都尉

古官名,掌管皇帝的車馬,隨侍左右。魏晉時期,奉車都尉與駙馬都尉、騎都尉並稱“三都尉”,多由宗室、外戚擔任。

●駙馬都尉

古官名,原為皇帝出行時負責管理副車的侍從;魏晉以後,皇帝的女婿照例加此稱號,簡稱“駙馬”,後用就用“駙馬”代稱皇帝的女婿。

薑維在劍閣得到了綿竹失守的消息,可還不知道後主劉禪怎麽樣。他立刻率領兵馬離開劍閣,打算去保衛成都。到了半道上,太仆蔣顯帶著後主的詔書迎上來,吩咐薑維投降。薑維皺著眉頭,合計了半天,就跟廖化、張翼、董厥他們一同去向鍾會投降。將士們氣憤不過,有的號(háo)啕大哭,有的拔刀砍石,他們情願跟魏兵拚個死活。薑維比誰都傷心,反倒勸他們忍耐一下,不可魯莽。大夥兒一咬牙,都靜下來,願意聽從薑維的吩咐。

語文活學活用

●號啕大哭

解釋:放聲大哭。

造句:他每次去醫院接受打針都會號啕大哭。

多音字辨析:稱號(hào)。

薑維他們到了魏營,鍾會出來迎接,收了薑維送去的印綬,笑眯眯地對他說:“伯約(薑維,字伯約)怎麽來得這麽晚?”薑維繃著臉,突然流下眼淚來,說:“今天我來,還覺得太早了些!”鍾會馬上賠不是地說:“哎,我是說相見恨晚的意思。”他拉住薑維的手,請他上坐,還十分殷勤地招待廖化他們。鍾會和薑維談論了一下,彼此真的好像相見恨晚。鍾會眼裏的薑維是個好漢,好漢識好漢,就把薑維的印綬交還給他,仍舊讓他帶領自己的軍隊。薑維十分感激,心裏暗暗高興。他給鍾會帶道,到了涪城。鍾會就把軍隊駐紮在那兒。

語文活學活用

●相見恨晚

解釋:為雙方相見太晚而遺憾;形容雙方一見麵就意氣相投。

造句:兩人相見恨晚,惺惺相惜。

近義詞:相知恨晚、一見如故。

鍾會聽說鄧艾進了成都,自己覺得了不起,狂妄自大,不但瞧不起蜀中的士大夫,連鍾會也不在他眼裏。鍾會當然很不高興。原來鄧艾安排了蜀漢的君臣以後,對他們說:“諸君幸虧碰到了我,才有今天;要是碰到吳漢一夥的人,你們早就完了。”他又直接向司馬昭上書,要趁著這次打了勝仗,順手去平定東吳。

曆史追根究底

●吳漢

東漢開國大將,他曾率軍打下成都,屠殺投降的將士和官民。

司馬昭可有他的主意。他首先請魏元帝特赦益州的軍民人等,免去租稅一半,連免五年。接著他又上本,封鄧艾為太尉,鍾會為司徒,可是他不準鄧艾去打東吳。這還不夠,他又叫監軍衛瓘去囑咐鄧艾,說:“軍事行動必須向上報告,不可自作主張。”

曆史追根究底

●上本

古代臣下向皇帝呈送奏本,稱為上本。

鄧艾自己覺得功勞大,現在又做了太尉,聽了衛瓘傳達的話,不由得火兒上來了。他說:“按照《春秋》的說法,大臣出了邊疆,到了外麵,隻要對國家社稷有利,都可以自己決定做去。我為什麽要受這麽多的牽製呢?”衛瓘不敢頂撞他,敷衍了一下,出來了。他是鍾會和鄧艾兩路兵馬的監軍,兩邊都受他的監督,兩邊他都去得。他到了涪城,把鄧艾的話告訴了鍾會。鍾會另有打算,請衛瓘休息一下,再商量對付鄧艾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