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趕集遭殃

公元234年春二月,漢丞相諸葛亮第六次出兵北伐,同時打發使者到東吳,約吳主也出兵,東西兩麵夾攻,使魏分散力量,難於應付。四月裏,諸葛亮率領十萬大軍由斜穀到了渭水南岸的郿縣,屯兵五丈原。這西邊的形勢固然嚴重,可是長安有司馬懿的軍隊守著,蜀兵又是遠道而來,隻要司馬懿守住關口、要道,諸葛亮是不能很快就打過去的。為這個,魏明帝倒特別注意東吳那一邊。

地理小課堂底

●五丈原

古地名,在今陝西省寶雞市岐山縣南,斜穀口西側,渭水南岸。

語文活學活用

●固然

解釋:承認某個事實,引起下文轉折;承認甲事實,也不否認乙事實。

造句:這個方法固然很好,但也要考慮別人的感受。

吳主孫權一直打算往北擴張地盤,這會兒諸葛亮約他一同發兵,他就下了決心,分三路進兵。他自己率領大軍為第一路,到了巢湖口,向合肥新城進軍,大軍號稱十萬,聲勢十分浩大。他派陸遜、諸葛瑾帶領一萬人馬為第二路,進入江夏、沔口,準備進攻襄陽;又派將軍孫韶、張承帶領一萬人馬為第三路,進入淮地,向廣陵、淮陰進軍。三路兵馬同時並進。

魏明帝曹叡認為東吳這一邊的三路進攻要比蜀兵從斜穀過來更加嚴重。因此,對付西邊,他僅僅派了將軍秦朗帶領兩萬人馬去幫助司馬懿,囑咐他們嚴守陣地,不可出戰,自己坐著龍船,率領大軍,禦駕親征去對付東吳。他還在路上,豫州刺史都督揚州軍事的滿寵,向他獻計,準備故意放棄新城,引吳兵進入壽春,在那裏消滅他們。魏明帝不同意,他說:“先帝(指魏文帝曹丕)挑選了重要的地區駐紮軍隊:東,屯兵守合肥;南,屯兵守襄陽;西,屯兵守祁山。敵人到了這三個地方,都給打敗,就因為地勢好。孫權進攻新城,一定不會成功,隻要將士們堅決守住,待我大軍一到,也許孫權已經跑了。”

曆史追根究底

●禦駕親征

天子親自率兵征討。古代皇帝禦駕親征,一般出於三種情況:國家危難之際,不得不親征;擴張疆土或收複失地;巡視地方,宣揚國威。

讀史學古文

●出自《三國誌·魏書·魏明帝紀》

“……先帝東置合肥,南守襄陽,西固祁山,賊來輒破於三城之下者,地有所必爭也。……”

滿寵就用原來的一點兵馬堅守新城。吳主一看沒法打進去,就下了命令,叫士兵們用木頭大量地製造攻城的器具,如雲梯、撞車等,派自己的侄兒將軍孫泰率領將士攻城。滿寵招募了一批勇士,拿鬆明作為火把,浸上麻油,從上風放火,向吳兵反攻。那天正趕上刮大風,鬆明加上麻油,一點就著。這班勇士拿鬆明作為飛鏢,遙遠地向雲梯什麽的扔過去。扔到哪兒,燒到哪兒,大量的攻城用的木頭架子被燒毀,還燒死了不少士兵。孫泰又被城上的亂箭射死。大將一死,士兵紛紛逃回。

曆史追根究底

●撞車

古代攻城或守城用的器械。《三才圖會·器用五·撞車圖說》:“撞車:上設撞木,以鐵葉裹其首,逐便移徙,伺飛梯臨城,則撞之。”

吳主打了一個敗仗,正在進退兩難,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麽辦的時候,倒黴的事又連著來了。第一件是“秋老虎”來了。那年秋天悶熱得叫人喘不過氣 來,軍營裏發生了瘟疫,死了不少人。第二件是魏帝率領大軍來了。吳主原來估計魏帝不能出來,也許像上回那樣往西到長安去。這會兒一聽到他親自率領大軍到合肥來了,“好漢不吃眼前虧”,他就下令退兵。他這第一路退兵,右邊的第三路孫韶他們配合不上,也隻好退回來了。

曆史追根究底

●秋老虎

中國民間稱立秋後出現的炎熱天氣。這種短期回熱天氣,就像一隻老虎一樣蠻橫、霸道,一般發生在八九月間,持續半個月到兩個月不等。

語文活學活用

●好漢不吃眼前虧

解釋:諺語,指聰明人能識時務,暫時躲開不利的處境,免得吃虧受辱。

造句:好漢不吃眼前虧,讓他一次,日後總有機會打敗他。

左邊第二路陸遜、諸葛瑾他們離第一路比較遠。陸遜一聽到魏帝親自到合肥來,就打發心腹韓扁給吳主送去奏章,說他準備改變原來的作戰計劃,不去向襄陽進攻,而要趕到東邊去切斷魏兵的歸路,約吳主前後夾攻,活捉曹叡。沒想到韓扁到了沔中,吳兵已經退去,自己反倒給魏兵的巡邏隊拿住。幸虧他的一個手下人眼快腿快逃回去,就近向諸葛瑾報告了經過。諸葛瑾嚇了一大跳,馬上給陸遜去信,說:“皇上已經回去了,敵人逮住了韓扁,知道了我們的計劃,我們必然吃虧,再說天旱水幹,還是快點退兵吧!”陸遜看了信,對來人說:“請回報大將軍,急事緩處,我自有辦法。”說著,他像平日一樣,繼續跟將軍們在一起幹他們的事兒。

語文活學活用

●急事緩處

解釋:著急的事情要緩慢處理,表示做事情要冷靜。

造句:要學會急事緩處,遇事不要慌亂。

使者向諸葛瑾回話,諸葛瑾擔心陸遜太大意了,就問:“大都督還做些什麽準備?”使者說:“這我可不知道。我光知道他還督促士兵們在營外種蕪菁、豆子什麽的,自己不是跟將軍們下棋,就是跟他們比箭玩兒。”諸葛瑾聽了,放了心,他說:“陸遜足智多謀,一定有辦法。”他就親自去見陸遜,問他詳細的情形。

陸遜說:“敵人知道我們的皇上已經帶著大軍回去了,他用不著擔心東邊這一路,就必然用全力來對付我們,而且料到我們退兵,他就一定布置兵馬沿路截擊。我們這兒一退,讓敵人看出我們害怕,他就會趁著機會逼上來,我們難保不打敗仗。因此,我們必須另想辦法,讓敵人摸不透我們的意圖,然後我們才能夠回去。”他們兩個人很秘密地商量定了,馬上行動起來。諸葛瑾率領戰船,陸遜率領步兵、騎兵,不但不往後退,反倒水陸並進,浩浩****地向襄陽進軍。魏人一向害怕陸遜,這會兒一探聽到他親自來進攻襄陽,馬上把那些已經出來的軍隊調回去,準備堅守襄陽。吳兵就這樣沒在路上跟魏兵交戰。陸遜的大軍到了白圍,假意說去打獵,暗地裏派將軍周峻、張梁等襲擊江夏郡的新市、安陸、石陽幾個小城。

讀史學古文

●出自《三國誌·吳書·陸遜傳》

“賊知大駕以旋,無所複戚,得專力於吾。又已守要害之處……今便示退,賊當謂吾怖,仍來相蹙,必敗之勢也。”

語文活學活用

●意圖

解釋:希望達到某種目的的想法;打算,想要。文中取義第一種。

造句:他的意圖很明顯。

近義詞:目的、企圖。

●假意

解釋:虛假的心意;故意(表現或做出)。文中取義第二種。

造句:他假意投降,實際是要做臥底。

反義詞:真心。

石陽倒是個熱鬧的地方,那天東門外正趕上集市,趕集的人還真不少。周峻他們突然打過去,老百姓驚惶失措,有的扔了貨物,都往城裏逃。守城的魏將下令關門,可是城門口擠滿了人,城門沒法兒關。魏兵一瞧前麵的吳兵已經到了,就橫了心,把擁擠的人殺了一些,才勉強把城門關上。吳兵就在城外殺了一千來人,還帶來了一些“俘虜”。就這麽得勝而歸,全軍退到東吳地界。

語文活學活用

●趕集

解釋:到集市上買賣貨物。集是定期聚集的集市(不是每天都有),趕集就是在有集這一天前去買賣東西。

造句:過年的時候趕集真有年味。

魏人大忙了一陣,加強了襄陽的防守,吳兵可沒過來。第二天探聽下來,他們才知道東吳大軍已經退回去了。

東吳十多萬人馬的三路進攻,並沒跟魏展開大規模的戰鬥,僅僅由於滿寵招募了一些勇士,燒毀東吳攻城的器具,射死了吳主的侄兒,就這麽煙消雲散了。難道吳主孫權就這麽不中用嗎?他以前曾經任用周瑜,火燒赤壁,打敗了曹操;任用呂蒙,奪取荊州,消滅了關羽;任用陸遜,火燒連營,趕走了劉備。為什麽這一次他不把十多萬兵馬的大軍交給大都督陸遜,而僅僅給他一萬人馬,把他當個次要的配角呢?為什麽要自己率領這十多萬人的主力軍,可又不敢跟敵人拚個死活呢?有人說,做了皇帝,誰還肯拚死?把兵權交給別人吧,總不如自己拿著好。咱們且不管這些個,反正東吳這次北伐大事就這麽虎頭蛇尾地吹了。

語文活學活用

●虎頭蛇尾

解釋:比喻做事前緊後鬆,起初聲勢浩大,後來勁頭全無,有始無終。

造句:學習貴在堅持,最怕虎頭蛇尾。

近義詞:半途而廢。

東邊去了威脅,魏明帝就在壽春封賞有功勞的將士。大臣們都向魏明帝建議,說:“司馬懿正跟諸葛亮相持著難分難解,皇上是不是可以再一次禦駕親征,到長安去一下?”魏明帝說:“孫權一逃,諸葛亮一定嚇破了膽,司馬懿的大軍足足可以抵製他,用不著我擔心了。”他留下一部分的兵馬守在那兒,自己帶著其餘的將軍和大臣回去了,真的把司馬懿那邊的戰爭不怎麽放在心上。

語文活學活用

●難分難解

解釋:雙方戰爭或爭吵,相持不下,難以分開。

造句:籃球場上,雙方球員打得難分難解,一時間難分高下。

讀史學古文

●出自《三國誌·魏書·明帝紀》

帝曰:“權走,亮膽破,大將軍(司馬懿)以製之,吾無憂矣。”

魏明帝坐著龍船東征回來,已經是八月了。他還大模大樣地替漢朝的皇帝安葬。原來漢獻帝被廢為山陽公以後,不愁吃,不愁穿,多磕頭,少說話,無聲無息地又活了十四年,今年五十四歲,三月裏害病死了。東漢從漢光武帝劉秀到漢獻帝劉協,一共八代,十三個皇帝,一百九十六年(公元25年到220年),已經完了。魏明帝曹叡穿著孝給他發過喪,這會兒按照安葬皇帝的儀式把他葬在禪(shàn)陵,還讓他的孫子劉康繼承他為山陽公。

地理小課堂底

●禪陵

東漢獻帝陵。禪:讓位。陵,就是大墳。禪陵在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七賢鎮古漢村南,北依雲台,是漢獻帝與曹皇後的合葬墓。

安葬了漢獻帝以後,魏明帝正想知道郿縣那邊的情況,司馬懿的奏章到了。從諸葛亮四月到了郿縣,在渭水南岸紮了營,司馬懿跟他對抗著已經一百多天了。司馬懿有了秦朗兩萬兵馬的支援,一直依照魏明帝的命令隻守不戰。這會兒他派人送奏章來,請求魏明帝讓他出去跟諸葛亮大戰一場。司馬懿一向主張堅守,他怎麽會要求出去作戰呢?這裏麵準有花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