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三顧茅廬

劉備虛心地招待著那位士人,問他姓名來曆。他說:“我是潁川人,原來姓單(shàn)名福,少年的時候,跟小夥子們擊劍,想做個俠客,後來路見不平,替別人報仇,殺了人,逃到外地,改名更姓叫徐庶,字元直,從此棄武就文,學習經書,也結交一些名流。久聞使君招賢納士,特來相投。”劉備把他當作謀士收下了。

語文活學活用

●名流

解釋:著名人物,多指學術或政治界的。

造句:今日一見,先生果然有名流風範。

剛巧曹操派夏侯惇和於禁帶領一隊人馬來奪博望,劉表叫劉備去抵抗。徐庶替劉備準備了對付的計策,把關羽、張飛、趙雲他們分別布置在南門外下裏坡地區。劉備在博望守了幾天,把積存的輜重和糧食都燒了,帶著軍隊急忙忙地往南逃去。夏侯惇和於禁一見,就斷定劉備不敢交戰,立刻發兵追上去。他們就這麽急忙忙地鑽到徐庶所布置的埋伏圈裏。霎時伏兵四麵起來,殺得曹兵七零八落,大敗而逃。

地理小課堂

●博望

古縣名,在今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西南,東漢時期屬於南陽郡。

劉備聽了徐庶的話,打了勝仗,因此,更加尊敬他,願意聽他的指教。徐庶這才對他說:“這兒有個傑出的人才,就在襄陽城外二十裏的隆中,將軍要不要見見他?”劉備說:“既是名士,我怎麽會不願意見他呢?不知道他比得上先生嗎?”徐庶說:“我跟他比呀,那是烏鴉比鳳凰。他把自己比作管仲、樂毅。照我看來,他比管仲、樂毅還強。”劉備有些不大相信。他說:“先生既然知道他,就請您辛苦一趟,請他來吧。”徐庶搖搖頭,說:“這樣的人隻能將軍親自去請,他肯不肯來還得看將軍的誠意如何。他自己怎麽肯來呢?”劉備就說:“好!那我就自己去請他,可是他到底是誰呀?”徐庶十分鄭重地說:“他姓諸葛,名亮,字孔明,本來是琅玡郡陽都縣人,父親早死了。他叔父跟劉表是朋友,就帶著孔明一家到了荊州,住在南陽鄧縣。後來他叔父死了,孔明就在那邊親自耕種,做了莊稼漢。因為他住的地方有條臥龍崗,人們就稱他為臥龍先生。後來因為他的好朋友都在這一帶地方,大夥兒一要求,他就搬到隆中,搭了幾間茅廬,還是靠耕種過日子,可是朋友們仍然叫他臥龍先生。”

曆史追根究底

●管仲、樂毅

管仲,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的宰相,輔佐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樂毅是戰國名將,曾幫助燕昭王令弱小的燕國富強,率諸侯聯軍伐齊。

地理小課堂

●鄧縣

古縣名,在今河南省南陽市新野縣西北。

●臥龍崗

在河南省南陽市西南,舊傳為諸葛亮隱居之地。

●隆中

山名,在湖北省襄陽市襄陽西。

劉備好像忽然猜著謎語似的說:“哦,我知道了,司馬德操先生說的伏龍、鳳雛準是他。”徐庶說:“伏龍、鳳雛是兩個人:鳳雛是襄陽龐士元,伏龍正是諸葛孔明。”劉備當時就要請徐庶帶道去拜訪諸葛亮。徐庶搖搖頭,說:“不行!我知道他的脾氣,將軍得自己想法去請他。別提起我,也不要說起水鏡先生。”

第二天,正是好天氣,劉備帶著關羽、張飛和幾個從人到了隆中,尋到了諸葛孔明的村子。他們過了小橋,沿著黃土矮牆走去,正瞧見徐庶所說的小溪上一溜兒七八棵倒掛的柳樹,中間夾著的淨是些彎彎扭扭的老梅樹,長滿了骨朵兒,可還沒開。正對著小溪就是兩扇木柴編成的圍牆大門,一扇關著,一扇半敞著。他們進去,到了院裏,就有個小哥出來,問:“你們找誰?”劉備下了馬,說:“劉皇叔劉備求見孔明先生。”小哥把他上下打量了一下,又看了看別的人,回答說:“先生早晨就出去了,還沒回來。”劉備又問:“什麽時候能回來?”他說:“那可說不上,有時候三五天,有時候十來天,不一定。”劉備呆呆地站了一會兒,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張飛說:“碰不到,就回去!”劉備說:“再等一等吧。”關羽說:“不如先回去,以後再派人來探聽吧。”劉備囑咐小哥,說:“請告訴諸葛先生,劉備特來拜訪。”他隻好上了馬,走了。

語文活學活用

●打量

解釋:仔細觀察(人的衣著、外貌);估計,打算。文中取義第一種。

造句:大家都好奇地打量著這個陌生人。

走了幾裏地,迎麵來了一個穿布袍、戴頭巾的文人,逍遙自在地邁過來。在山野裏過來了這麽一個讀書人,不必說,準是諸葛孔明。劉備下了馬,向他行個禮,說:“先生就是臥龍先生嗎?”那個士人說:“將軍是誰?哪兒來?”劉備畢恭畢敬地告訴了他。那個人說:“我是孔明的朋友,博陵人崔州平。”劉備說:“久聞大名,難得見麵,就在這兒草地上坐一會兒吧!”

曆史追根究底

●崔州平

東漢末年隱士。《三國誌·蜀書·諸葛亮傳》:“(諸葛亮)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崔州平好像已經知道劉備特來訪問諸葛亮的用意,故意問他:“將軍為什麽要見孔明呢?”劉備說:“方今天下大亂,漢室衰弱,人民遭殃,我求見孔明先生,想跟他談談治國安邦的道理。”崔州平微微一笑,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天運如此,人力怎能勉強?將軍用心固然可嘉,隻怕徒費人力,無濟於事。”劉備說:“盡我的力量就是了,不知道先生能不能同到敝縣,隨時賜教。”崔州平說:“對不起,我願意老死山林,不願意去求功名。我想孔明也不見得願意下山。”他站起來,拱了拱手,說聲“再見”,就走了。

曆史追根究底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天下局勢總是不斷地分裂後統一,統一後又注定走向分裂。《三國演義》開篇第一句就是“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語文活學活用

●可嘉

解釋:值得稱讚。嘉:誇獎、讚許。

拓展:精神可嘉、勇氣可嘉。

造句:看著同學被打,他仗義出手救助,勇氣可嘉。

張飛氣呼呼地說:“真倒黴!孔明沒見到,倒碰上了這麽一個沒出息的書呆子,費了這麽多工夫!”關羽也冷冷地說:“孔明跟這種人做朋友,我看也不過如此。”劉備跟他們一麵走,一麵安慰他們,說:“孔明跟他不一樣。我相信水鏡先生和徐元直的話是可靠的。”

過了幾天,劉備派人去探聽,說是諸葛先生正在家裏。劉備還是請徐庶和趙雲守在城裏,自己帶著關、張二人再一次往隆中去。那天正飛著雪花,可是雪不大,天氣也不太冷。他們一路走去,一路欣賞風景,百忙中難得有這個機會。到了隆中,離孔明的茅廬隻有五六裏地了,碰上了兩個士人,一老一少,正在那裏欣賞雪景。劉備下了馬,向他們作揖,彼此通了姓名,才知道都是孔明的朋友。那個年長的是潁川人石廣元,那個年輕的是汝南人孟公威。他們剛從孔明家裏回來,說是邀他去踏雪尋梅的,哪兒知道孔明架子大,說什麽有心事,不去。

劉備對他們說:“久聞二公大名,難得相見。我們正是去拜訪諸葛先生的,請一同去吧。”石廣元搖搖頭,說:“老朽是‘今日有酒今日醉’的無用廢物,國家大事從不過問。請將軍自便吧。”孟公威也拱了拱手,走了。劉備、關羽、張飛上了馬,一直到了莊上,正碰到上次見過的那個小哥在院子裏掃雪。劉備下去問他:“先生在家嗎?”他說:“在,正在看書哪!”

曆史追根究底

●敝、老朽

古人常用的自謙之詞。敝:表示自謙的詞,用來形容與自己相關的事物,如敝人、敝處等。老朽:衰老,陳腐;老年男子自謙之詞。

語文活學活用

●今日有酒今日醉

解釋:形容享受當下,沒有長遠的打算。也作“今朝有酒今朝醉”。

造句:“今日有酒今日醉”是一種消極的人生態度。

雪停了,天反倒冷了些,外麵沒有休息的屋子,他們三個人拴了馬,都進去了。劉備瞧見一位年輕的讀書人,就向他行禮,說:“上次來拜訪,先生不在,今天冒雪而來……”那少年說:“將軍就是劉豫州了?我是孔明的兄弟諸葛均。”劉備很高興地說:“哦,原來是弟兄兩位。今天令兄在家嗎?”諸葛均說:“請坐,請坐,大家請坐。我們弟兄三個,長兄諸葛瑾,在江東,孔明是二家兄。他送走了兩位朋友,說有要緊的事出門去了。一兩天,三五天,不一定能回來。真對不起。”

曆史追根究底

●劉豫州

指劉備。劉備被呂布打敗之後,去往中原投奔曹操。曹操想拉劉備當個幫手,就表薦劉備出任豫州牧。但劉備並沒有掌管豫州的實權。

●家兄

謙辭,在他人麵前指代自己的哥哥。同樣用法的還有“家父”“家母”等。

劉備皺著眉頭,說:“我怎麽這麽不湊巧,兩次都沒見到他!”張飛說:“走吧!人家不在,待著幹嗎?”關羽說:“怕再下雪,還是留幾句話,咱們先回去吧。”劉備就跟諸葛均說了一番仰慕諸葛亮的話。諸葛均說:“待家兄回來,我告訴他回拜將軍吧。”劉備擺擺手,說:“不,不,不敢驚動令兄,過幾天,我們再來拜訪。”

劉備回到新野之後,過了五六天,又要去訪問諸葛亮。關羽和張飛都不同意他去。張飛首先說:“咱們已經去了兩次,要是他懂道理,就該來回拜。”關羽說:“上兩次碰到了諸葛先生的朋友,聽他們說的話,不是把國家大事推給命運,就是自己醉生夢死,不圖上進。您又不想隱居,跟這種隱士打什麽交道?”

語文活學活用

●醉生夢死

解釋:像喝醉了酒和在睡夢中那樣糊裏糊塗地活著,形容生活目的不明確,糊裏糊塗。

造句:自從沒了家,他天天醉生夢死。

劉備可不同意他們的看法。他說:“你們不要看錯了,孔明先生不是隱士。他把自己比作管仲、樂毅,這說明他是有誌向要做一番事業的,隻是沒碰見齊桓公、燕昭王就是了。可是我算什麽呢?沒有勢力,沒有地位,我憑什麽要求他來幫助我呢?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拜訪孔明先生,要是他能看在我這一片誠意上,肯跟我們在一起,那就是我的造化了。如果你們還不明白我的心思,那麽,這一次我就獨自去吧!”他們這才說:“還是一同去吧!”

三個人連手下的人都不帶,再一次到了隆中諸葛亮的院子裏。諸葛亮親自出來迎接。劉備叫關羽和張飛等在外麵,自己跟著他進去。諸葛亮很抱歉地說:“蒙將軍不棄,屢次下顧,真叫我過意不去。我自己知道年幼學淺,太不懂事,慚愧得很!”

曆史追根究底

●不棄

不拋棄,不嫌棄。常作為自謙的用語。

●下顧

謙辭,指對方降低身份來拜訪自己,是對客人的來訪表示尊敬。

劉備四周一看,沒有別的人,就坦率地說:“漢室衰落,奸臣霸占朝政,主上受著欺壓已經好久了。我知道自己無才無德,沒有力量,可是我還想為天下申明大義,隻恨自己想不出辦法來,以致這幾年來東奔西跑,直到今天,毫無成就,可是又不肯從此罷休,因此,特地來拜見先生,請先生指教我該怎麽辦。”

諸葛亮一見劉備這麽實心實意地把自己的心事全說了出來,初次見麵就夠朋友,正像從前燕昭王見樂毅把自己的心事全說了出來一樣,諸葛亮也就把心裏的話老老實實地告訴了他。

曆史追根究底

●燕昭王見樂毅

戰國時燕國國君燕昭王為了興燕破齊,命人築起黃金台招攬賢才。樂毅代表魏國出使燕國時,被燕昭王禮賢下士之舉感動,留在燕國輔佐他。

他說:“自從董卓作亂以來,群雄並起,搶奪地盤,占據州郡的人,數也數不清楚。曹操比起袁紹來,名望小,人馬不多,可是他居然兼並了袁紹。這不但依靠時機,也在於人謀。現在曹操已經擁有一百萬人馬,挾著天子號令諸侯,實在沒法跟他針鋒相對地鬥爭了。

“孫權占據著江東,已經三輩了,地勢險要,人民附和,有才能的人願意替他出力,根基已經鞏固,現在隻能跟他交好,作為外援,可不能輕易動搖他了。

語文活學活用

●人謀

解釋:人的謀劃,人為的努力(一般與先天優勢、時機對比)。

造句:要想取得成功,不能隻靠天時、地利,也要注重人謀。

讀史學古文

●出自《三國誌·蜀書·諸葛亮傳》

“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曆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再說到我們這兒,荊州這一地區,北邊直通漢沔(miǎn),南邊可以盡量利用南海的利益,東邊連接吳會(kuài),西邊通到巴蜀。這一大片地區從古以來就稱為用武之地。可是這塊土地的主人守不住這塊土地。這是上天留給將軍的,不知道將軍有沒有這個意思。

地理小課堂

●漢沔

古水名。據《水經注》,其北源出自今陝西省漢中市留壩縣西,稱為沔,又名沮水,西源出自今寧強縣北,稱為漢,兩者合流後稱沔水或漢水。

●吳會

東漢時分會稽郡為吳、會稽兩郡,合稱“吳會”,治所分別在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山陰縣(今浙江省紹興市)。

●巴蜀

秦漢時期設置巴、蜀二郡,二郡都在今四川省。後來,“巴蜀”被用作四川的別稱。

“還有益州,那也是個險要的地方,幾千裏都是肥沃的土地,一向稱為天府之國。高祖曾經拿這個地方作為根據,建立了漢帝國。可是劉璋懦弱無能,不能統治益州。那個占據益州北部的張魯,不知道安撫百姓、救濟窮人。那兩個頭兒這個樣子,怎麽不叫人失望呢?凡是有見識有才能的人都希望能得到一位英明的君王去領導他們。

“將軍既然是皇室,素來注重信義,四海聞名,求賢若渴,怎麽能不叫人欽佩呢?要是將軍能占領荊州和益州,憑著地形,保衛疆土,西邊跟戎族和好,南邊安撫夷越,對外跟孫權結交,對內整頓政治,一旦天下發生變動,就吩咐一個上將帶領荊州的軍隊進攻宛城和洛陽,將軍自己率領益州的大軍從秦川出發,直取中原,老百姓誰不會拿著吃的喝的來迎接將軍?能夠這樣,霸主的事業可以成功,漢室可以再興起來了。”

劉備聽著,打心眼裏欽佩諸葛亮,他心裏還真奇怪:一個年輕輕的讀書人怎麽能把天下大勢看得這麽清楚?他願意拜諸葛亮為老師,說:“先生的話句句開導了我。為了漢皇室,為了老百姓,請先生今天就下山吧!”諸葛孔明認為他得到了一個知己,他對劉備的情義大大超過了對崔州平他們。這幾年來,他是多麽寂寞和孤獨哇!他見到了劉備,不再感到寂寞和孤獨了,就很爽直地說:“承蒙將軍不棄,我願意盡心效勞!”

劉備叫關羽和張飛進去拜見孔明,奉上禮物。孔明也不推辭,叫兄弟諸葛均和妻子黃氏出來拜見他們。黃氏是沔南的名士黃承彥的女兒,長得很不好看,黃頭發、黑臉膛,好像粗裏粗氣,可是有才有德,誌向很高,非諸葛孔明不嫁。諸葛孔明也決定非黃氏不娶。結婚以後,夫妻恩愛。黃氏才學高,脾氣好,在孔明的眼裏,她就是個大美人。這會兒孔明囑咐他兄弟在家照顧嫂嫂,自己跟著劉備他們走了。他下山的時候才二十七歲。

地理小課堂

●秦川

古地區名,泛指今陝西、甘肅秦嶺以北平原地帶,因春秋戰國時期這一地區屬於秦國而得名。川指平川。

他們到了新野,當時由徐庶和趙雲迎接進去。徐庶和孔明原來是朋友,大家能在一起,格外稱(chèn)心。劉備把孔明當作老師看待,越來越親密。關羽和張飛背地裏咬著耳朵,有些不高興了。劉備向他們解釋,說:“我得到孔明正如魚得水,請你們不要議論。”關羽和張飛總算沒話說了。

語文活學活用

●稱心

解釋:符合心意。

造句:挑了半天終於選到了稱心如意的衣服。

近義詞:順心。

●如魚得水

解釋:比喻人遇到了非常適合自己的環境。

造句:自從換了公司,他如魚得水。

近義詞:如虎添翼。

轉過了年,就是建安十三年,孔明對劉備說:“曹操在玄武湖操練水軍,必然要來侵犯江南,不如先派人過江去探聽探聽。”劉備就派人往江東去探聽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