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割發代首

呂布跟陳登正談著,忽然來了個警報,說袁術派張勳為大將,聯合韓暹、楊奉,率領好幾萬人馬,分作七路向徐州打過來了。

呂布一下子著了慌。他隻有三千士兵、四百匹馬,就這一點人馬怎麽抵擋得住七路大軍呢?他衝著陳登瞪了一眼,說:“都是你父親教我闖的禍!快叫他來想辦法。不能退兵,你們也別想活啦!”

陳登還沒起身,陳珪自己先來了。他對呂布說:“我已經探聽明白了,袁術的兵馬都是烏合之眾。七路人馬,聽起來聲勢浩大,可是他們不是一條心,就像七垛爛稻草,怕什麽!韓暹、楊奉這兩個家夥隻貪圖財物,誰也不能給袁術賣命。把他們拉過來,一同反攻張勳,準能把他打敗。這件事,將軍別操心,交給登兒去辦就行了。”

語文活學活用

●烏合之眾

解釋:形容臨時湊合的毫無組織紀律的一群人。烏合指像烏鴉一樣聚集。近義詞:一盤散沙。

●聲勢浩大

解釋:聲威和氣勢非常盛大。

造句:這次比賽他們球隊聲勢浩大,誌在奪冠。

呂布依了陳珪的計策,派陳登去跟韓暹和楊奉聯絡,答應他們打敗了袁術,將來擄(lǔ)掠來的糧食和財物全歸他們所有。果然,他們同意了,願意作為內應。呂布這才帶著張遼他們出城迎敵。

徐州兵在離城十幾裏的地方下了寨。張勳知道呂布勇猛,自己不敢魯莽,也紮了營。他要等待會齊了各路人馬,準備同時進攻。張勳跟呂布的營寨相距才幾裏地,雙方守住營門,好像兩條惡狗對立著,正瞪著眼睛,齜(zī)牙,可還沒相撲哪。忽然喊聲大起,韓暹、楊奉兩路兵馬殺到。張勳還以為他們是來幫他進攻的,立刻出營加入戰鬥。

語文活學活用

●齜牙

解釋:將牙齒露在外麵的樣子。

組詞:齜牙咧嘴。

造句:他見自己的計謀得逞,就齜牙咧嘴地笑起來。

韓暹、楊奉、呂布三路夾攻,殺得張勳叫苦連天,慌忙逃跑,已經有十個將士掉了腦袋。敗兵逃到河邊,追兵又到,掉在水裏淹死的不知道有多少。呂布、韓暹、楊奉三路兵馬乘勝南下,水陸並進,沿路搶劫,一直到了鍾離。那邊有兵守著,他們就回到淮北。

語文活學活用

●叫苦連天

解釋:因痛苦、煩惱而不停地叫苦。

造句:假期作業太多,孩子們都叫苦連天。

近義詞:長籲短歎。

地理小課堂

●鍾離

古縣名,治所在今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東,東漢時期屬九江郡,離壽春即今壽縣二百多裏。

袁術聽到張勳他們打了敗仗,差不多全軍覆沒,就親自帶著五千人馬到了淮河南岸,跟呂布的軍隊僅僅隔著一條河。呂布叫士兵們提高嗓子把袁術連挖苦帶損地罵了一陣,氣得袁術頭暈眼花,一下子感到身子很不舒服。他忍住了氣,悶悶不樂地回去了。

韓暹和楊奉要想跟著呂布一塊兒到徐州去,呂布不好不答應,又不願意答應。他把沿路擄掠來的東西全都給了他們兩個人,叫他們留在徐州和揚州交界的地方防備著袁術,自己回去了。

韓暹、楊奉不能老靠著搶劫過日子,軍隊裏糧食又不夠了,他們跟呂布商量,打算到荊州去想辦法。呂布怕他們去幫助別人,沒依他們。為這個,他們埋(mán)怨著呂布,暗地裏跟劉備有了來往,準備聯合起來攻打呂布。

語文活學活用

●埋怨

解釋:因為事情不如意而對造成這種結果的人或事表示不滿。

造句:我把家裏的花養死了,媽媽埋怨了我一個暑假。

豫州州牧劉備正在沛城,聽到韓暹、楊奉在各地搶劫,怕他們對他不利。這會兒他們主動地要跟他聯合起來進攻呂布,他合計了一下,心中有了主意,就答應了他們的要求,歡迎他們進來。韓暹把軍隊紮在城外,叫楊奉先進城去。

劉備大擺酒席,給楊奉接風。酒食吃了一半,劉備把酒杯一摔,關羽和張飛當場把楊奉殺了。頭兒一死,手下幾十個士兵有投降的,有逃散的。韓暹還想逃回並州去,半道上也給人殺了。

以前李傕、郭汜、張濟、樊稠四個將軍借著替董卓報仇的名義,擾亂長安。樊稠首先被李傕殺了,張濟死在穰城,郭汜留在郿縣,也給自己手下的人暗殺了。韓暹、楊奉曾經把漢獻帝弄到安邑,又到了洛陽。那時候,胡才、李樂屯兵河東。李樂害病死了,胡才被冤家殺了。現在又死了楊奉和韓暹,這一幫人隻留下李傕一個人還在關西。曹操派寧輯將軍段煨去征討李傕。段煨殺了李傕,滅了他三族。到了這個時候,董卓一幫的人全給消滅了。曹操不再擔心西北軍來劫走漢獻帝了。

地理小課堂

●郿縣

古縣名,治所在今陝西省寶雞市眉縣東渭河北岸。

曆史追根究底

●冤家

仇人;泛指似恨實愛、給自己帶來苦惱而又舍不得的人,古代戲曲或民歌中多用來指情人。文中取義第一種。

●三族

說法不一:父族、母族、妻族;父族、子族、孫族;父母、兄弟、妻子;父昆弟、己昆弟、子昆弟。

曹操又探聽到袁術被呂布打敗,回到淮南,跟孫策又鬧翻了。原來袁術還把孫策當作他的屬下,派人到江東向他要兵要糧。孫策給他一封回信,狠狠地把他數落了一頓,說他自稱為帝,大逆不道,自己正準備聯合各路諸侯興兵問罪。曹操得到了這個信兒,馬上派使者帶著詔書到江東拜孫策為騎都尉,讓他繼承他父親的爵位為烏程侯,兼任會稽太守,囑咐他和吳郡太守共同去征討袁術。袁術那一頭不致威脅許都了。曹操讓呂布做了左將軍,還答應他將來升他的官職,徐州方麵也不致馬上造反。袁紹正跟公孫瓚打著,一時也騰不出工夫來。曹操這麽四麵八方都顧到了,才認為要征討張繡,報宛城之仇,這是時候了。

語文活學活用

●興兵問罪

解釋:發動軍隊聲討對方的罪惡,也指大家鬧意見,一起上門責問。

造句:他的行為太惡劣了,大家聯合起來對他興兵問罪。

公元198年,曹操再一次發兵去征伐張繡。那時候正是收割麥子的時節,曹操下了一道命令,說:“大小將士不得糟蹋麥子,踐踏麥子的,殺頭!”命令一下來,誰也不敢馬虎。軍官經過麥田都下了馬,一手牽馬,一手扶麥。曹操自己也很小心地拉住韁繩慢慢地走。冷不防麥田裏飛起了一隻斑鳩,正從曹操的坐騎麵前掠過。那匹馬突然一驚,躥到麥田裏,踩壞了一大片麥子。

曹操就召主簿來,問他:“應該定什麽罪?”主簿說:“明公一軍之主,怎麽能定罪呢?”曹操說:“我自己下了命令自己破壞,怎麽能叫別人心服?但是我既然做了大軍的統領,不能自殺。不能自殺,也得自罰。”他就拔出寶劍來把頭發割去一綹,作為人頭扔在地下。這叫作“割發代首”,也是執行命令的一種變通辦法。大軍繼續向穰城進發。

讀史學古文

●出自《曹瞞傳》

太祖曰:“製法而自犯之,何以帥下?然孤為軍帥,不可自殺,請自刑。”因援劍割發以置地。

穰城由張繡自己守著。他一麵守住城,不跟曹兵交戰,一麵火速向劉表求救。劉表發兵守住安眾,截住曹操的後路。曹操一探聽到劉表出兵,就準備分兵兩路,一路圍攻穰城,一路襲擊劉表的援兵。

地理小課堂

●安眾

古縣名,治所在今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東南。

這時忽然接到荀彧的密報,說袁紹的謀士田豐又勸袁紹趁著曹兵在外作戰,立刻發兵去偷襲許都。曹操為了防備萬一,隻好離開穰城。可是他不能就這麽白來一趟,一定要在退兵的時候打個勝仗。他知道前麵安眾地方有劉表的軍隊擋住去路,後麵張繡的軍隊準追上來,就準備在這兒打一仗。他連夜把大部分的人馬埋伏妥當,叫一部分的人馬假裝逃跑的樣子,自己帶著精兵斷後。

語文活學活用

●萬一

解釋:表示假設,一般指事情發生的概率較小,但很重要。

造句:萬一事情敗露,你我都沒有好果子吃。

●斷後

解釋:沒有子孫延續血脈;在軍隊撤退時留在後麵掩護。

造句:你們先走,我留下來斷後。近義詞:掩護、壓隊。

張繡一見曹操退兵,就要追趕。賈詡攔住他,說:“不能追!追上去準吃虧。”張繡眼看著曹兵紛紛逃跑,連隊伍都亂了,他怎麽肯錯過機會?他不聽賈詡的勸告,率領軍隊一直追到安眾。

劉表的軍隊一見張繡打了勝仗,也出來一塊兒去追敵人。沒想到一轉過山腰,到了山溝地區,曹操的伏兵突然起來,左右夾攻,殺得張繡和劉表的軍隊死傷無數,大敗而回。

張繡帶著殘兵敗將回到城裏,喘了口氣,向賈詡賠不是。賈詡對他說:“別說這些了,趕快整頓隊伍,再追上去,準能打個勝仗。”張繡垂頭喪氣地說:“我沒聽先生的話,以致大敗而回,怎麽這會兒倒叫我再追上去呢?”賈詡說:“用兵變化無窮,這回追上去跟上回不同,一定能打勝仗。”

語文活學活用

●垂頭喪氣

解釋:形容情緒低落,失望、懊喪的樣子。

造句:不要垂頭喪氣的,一時的失敗不算什麽。

張繡重整隊伍,立刻又追上去。果然,曹兵不敢回頭抵抗,他們一邊逃跑,一邊把輜重都扔了。張繡看著曹兵逃遠了,就收拾了沿路的許多輜重,得勝回來。他問賈詡,說:“上回我率領精兵去追趕,您說一定失敗,這回我帶著一隊敗兵去追趕,您說一定得勝。前後兩次都應了您的話,這是怎麽回事?請先生指教。”

賈詡說:“其實,說來也很簡單。將軍善於用兵,究竟還不是曹公的對手。曹公並沒打敗仗,他為什麽突然退兵呢?他自己這樣退兵,必然有布置,他必然親自斷後,指揮作戰。我們冒冒失失地追上去,正上了他的圈套,因此,非敗不可。曹公沒打敗仗,突然退兵,國內必有變故。他布置了埋伏,打了勝仗,殺得我軍大敗而回,他自己巴不得早點趕回許都去,留下幾個將軍斷後就是了。將士們認為已經打了勝仗,萬事大吉,做夢也不會想到我們會再追上去。再說,曹操一走,別的將軍雖說勇猛,究竟不是將軍的對手,因此,敗兵也能打個勝仗。”張繡聽了,十分欽佩。

讀史學古文

●出自《三國誌·魏書·賈詡傳》

詡曰:“將軍雖善用兵,非曹公敵也。軍雖新退,曹公必自斷後……”

語文活學活用

●冒冒失失

解釋:魯莽;輕率。

造句:做事這麽冒冒失失的,很容易出錯。

反義詞:謹慎。

曹操回到許都,派人去探聽袁紹發兵的情況,才知道他沒有聽從田豐的話,並沒發兵來。曹操放了心。哪兒知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劉備那邊派使者來討救兵,說呂布派中郎將高順和北地太守張遼進攻沛城。曹操早就知道呂布反複無常,可沒料到他這麽快就叛變了。他派夏侯惇帶領幾千兵馬去援助劉備。

語文活學活用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解釋:俗語,比喻事情進行波折很多,一個問題還沒有解決,另一個問題又發生了。

造句:他這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曹兵到了沛城,還沒紮營,高順率領著七百名衝鋒隊突然衝殺過來。夏侯惇匆匆應戰,打了敗仗。他正想回身,左眼中了一箭,隻好忍痛逃回。

高順回頭再攻沛城,剛巧劉備、關羽和張飛出城去接應夏侯惇。夏侯惇已經受了傷跑回去了,劉備就跟高順交戰。正在緊要關頭,張遼的一隊兵馬把關羽和張飛衝散了。劉備一個人支撐不了,帶著幾個親隨往梁地逃去。

曆史追根究底

●親隨

親信隨從。一般指跟隨在主人身邊聽從差遣的仆役。

地理小課堂

●梁地

古縣名,治所在今河南省汝州市西南。

沛城隻留著孫乾、麋竺等幾個人,沒法守。高順攻破沛城,孫乾他們乘亂逃出城去,連劉備的家小也顧不得了。她們做了俘虜,被押走了。

曹兵打敗仗的消息傳到許都,曹操召回夏侯惇,給他醫傷調養,自己準備率領大軍去征討呂布。

典故大講堂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

曹操嚴令禁止官兵踩踏麥田,如有違反,殺頭處置,可他自己的馬踩踏了麥田,為什麽最終僅僅“割發代首”,就能讓眾人心服口服呢?

我國古代十三經之一的《孝經》第一篇《開宗明義章》就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意思是說,身上的一切,包括頭發和皮膚,都是父母給的,不能有絲毫的損傷,也就是說愛護自己的身體要如同尊敬自己的父母一般。可見,在古代割發是如同傷害父母一般的行為,是大不孝之罪。

古時有一種刑罰叫髡(kūn)刑,是說將人的頭發全部或部分剃掉。古時無論男女都是長發,短發是奴隸的象征。因此,剃掉頭發示眾是一種恥辱的象征。受這種懲罰,雖然身體上不會有任何疼痛,但折磨的是人的內心,對於當時一些講氣節的人來說,還不如殺頭來得痛快。

曹操位高權重卻甘願“割發代首”,用如同羞辱自己一般的行為,告訴眾將士什麽是“軍令如山”。眾將士震驚之下,自此更加不敢違抗軍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