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同盟不同心
董卓派中郎將徐榮帶著校尉李傕(jué)、郭汜(sì)、張濟和幾萬兵馬巡邏潁川、汝南一帶。徐榮到了梁縣,碰上了長沙太守孫堅的兵馬。孫堅原來跟南陽太守袁術合在一起,打算去征討董卓,近來又跟潁川太守李旻(mín)交上了朋友。他們兩個人都是打仗的能手,一見到徐榮,就打起來了。
孫堅跟徐榮剛一交手,差點摔跟鬥,找個空子就往回跑。徐榮不肯放鬆,緊緊地追著。正好李旻斜插進去,截住了徐榮,讓孫堅快走。沒想到他自己突然騰了空,被徐榮逮過馬去。孫堅打了敗仗,一時不敢再出去。徐榮把俘虜送去給董卓。董卓就把李旻下了油鍋,處死了。他又獨出心裁,把逮來的士兵挑了幾個頭兒,用布帛裹著身子,灌了油,塗上膏,倒立著慢慢地燒死。
語文活學活用
●摔跟鬥
解釋:身體失去平衡而摔倒;多比喻受挫折或犯錯誤。也作摔跟頭。
造句:他在這次比賽中摔跟鬥了。
●獨出心裁
解釋:原指詩文的構思有獨到的地方,後來指想出的辦法與眾不同。
造句:獨出心裁的創意十分難得。
近義詞:別出心裁。
董卓又收到探子報告,說河內太守王匡向河陽津進兵,準備奪取洛陽。董卓還真能耍花樣,他假意發大軍正麵去應戰,暗地裏派呂布帶領一萬精兵偷偷地繞到王匡背後,前後夾攻,把王匡的兵馬打得落花流水。
曆史追根究底
●探子
軍隊中的偵察人員,負責打探敵情、傳遞情報,在古代戰爭中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後來演化為現代的偵察兵。
王匡帶著少數的殘兵敗將逃回河內,向盟主袁紹報告打敗仗的情況,還加枝添葉地說董卓的兵馬怎麽強大。袁紹因為董卓殺了他叔父袁隗和袁術的哥哥袁基,還把這兩家滅了門,他當然要報這個仇。可是再一思量,做大事的人大多是顧不了家的,再說董卓的軍隊這麽厲害,打得王匡差不多全軍覆沒,袁紹覺得自己無能為力,怎麽敢出去跟董卓拚呢?他得先培養實力,這一點點兵馬是萬萬不能受到損失的。
語文活學活用
●加枝添葉
解釋:在敘述事情時,加上原本沒有的內容。
造句:擺事實講道理,不要加枝添葉。
近義詞:添枝加葉、添油加醋。
奮武將軍曹操哪兒知道袁紹的心思,他一再請求盟主發兵去征討董卓。袁紹始終按兵不動。曹操向大夥兒宣告,說:“舉義兵,除暴亂,名正言順。現在各路兵馬都到了,就該出去作戰。諸位還有什麽決定不下的呢?逆賊董卓燒毀了宮殿,劫走了天子,強迫人民搬家,海內震動,人心惶惶。這正是天怒人怨,消滅逆賊的時候。隻要大家同心協力,打一仗就可以平定天下。請別錯過這個時機呀!”他這麽說著,要求各路將領去打董卓。他把嗓子都講啞了,可是人家就沒像他這麽熱心。他們隻怕自己像王匡和孫堅那樣挨打,像李旻那樣慘死。再說各人有各人的心思,打了董卓,搶到的地盤算是誰的呢?盟主不發動,急什麽呢?
語文活學活用
●惶惶
解釋:恐懼不安。
造句:曾經有傳言世界末日要到了,搞得人心惶惶,最後事實打破了謠言。
近義詞:惶惑。
曹操眼看著這些人剛訂了盟約,同盟不同心,心裏頭直生氣。他就獨自帶著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李典、樂進他們往西去打董卓。陳留孝廉衛茲願意一塊兒去。曹操和衛茲雖然有了一些兵馬,可是他們自己沒有地盤,在給(jǐ)養方麵還得依靠陳留太守張邈的幫助。因此,他們要去進攻董卓,在道義上還得向張邈請示一下。張邈同意了,還撥給他們幾千人馬。曹操自己打頭陣,請衛茲在後隊接應,勇氣百倍地從酸棗出發直到成皋,再從成皋去奪取滎(xíng)陽,一路上好像小船跑順風那麽稱心。
語文活學活用
●給養
解釋:食物、燃料一類的物資。
造句:地震發生後,政府發放了能堅持十天的給養。
近義詞:補給。
曹操的兵馬到了汴(biàn)水,也碰上了董卓的大將徐榮。原來董卓一聽到曹操向成皋進兵,馬上把徐榮的大軍調到汴水,候在那兒。曹操的兵馬少,再說沒防到徐榮早已布置了陣勢,他們處在很不利的地位。幸虧曹操手下的人有點能耐,打了一整天,才垮了下來。軍隊一垮,分頭亂竄,死傷的人數就更多了。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他們幾個人拚著命保護曹操向滎陽退去。
天快黑了,董卓的軍隊還緊緊地追趕著曹操。曹操隻希望他的馬能比別人的跑得快。正在逃跑的時候,忽然聽到後麵弓弦響,他慌忙躲開,肩膀上已經中了箭。他還沒往後看,又來了一箭,射中了馬屁股。那匹馬往前一跪,倒了,把曹操顛到地下。後麵幾個士兵搶著來割曹操的腦袋。
正在這個節骨眼,曹洪趕到。他殺散了敵兵,跳下馬來,扶起曹操,替他拔出了箭,敷上隨身帶著的刀傷藥,請他上馬。曹操說:“兄弟,你沒有馬怎麽行呢?”曹洪說:“天下可以沒有我,可是少不了您。”曹操還想推讓,後麵喊聲又近了。他隻好騎上曹洪的馬趕緊跑了,曹洪跨開大步,賽跑似的跟著他。兩個人又跑了幾裏地,天已經黑了,忽然瞧見前麵一溜兒全是火把,一大隊兵馬攔住去路。曹操和曹洪這一下驚得差點癱了。他們跑又跑不了,隻好豁出性命拚吧,可是再一看,慚愧,原來是衛茲的軍隊,他們才放了心。可是衛茲自己已經陣亡了,兵馬又不多,怎麽也不能對付徐榮。他們不敢停留,連夜趕路,離開了滎陽。徐榮雖然打敗了曹操,可是心想曹操隻有這麽點兵馬都能跟他打上一整天,酸棗有十多萬人馬,絕不能小看,因此也就收兵回去了。
地理小課堂
●汴水
古河流名,據《漢書·地理誌》,汴水指的是河南省滎(xíng)陽西南索河,《後漢書》移指汴水所入滎陽一帶從黃河分出的狼湯渠(古鴻溝)。
語文活學活用
●節骨眼
解釋:比喻關鍵時刻或重要環節。
造句:在這個節骨眼,他失誤了一次,錯過了獎杯。
近義詞:關鍵時刻。
讀史學古文
●出自《三國誌·魏書·曹洪傳》
太祖失馬,賊追甚急。(曹)洪下,以馬授太祖,太祖辭讓,洪曰:“天下可無洪,不可無君。”
語文活學活用
●陣亡
解釋:在作戰中犧牲。
造句:由於沒有時間打掃戰場,這支遠征軍無法確定陣亡士兵的名單。
近義詞:殉難、犧牲。
曹操他們回到酸棗,隻剩了五六百人,幸虧幾個將軍都沒傷亡。曹操看看自己的兵馬這麽少,又估計張邈、劉岱、橋瑁、袁遺他們駐紮在酸棗的兵馬有十多萬。這十多萬人難道還不能去打董卓嗎?可是他們不但按兵不動,而且每天喝酒請客,好像是來玩兒似的,壓根兒就沒有真心征討董卓的意思。
曹操再把他作戰的計劃詳細說給他們聽。末了,他說:“諸公老在這兒待著,難道要等董卓自己下台嗎?我怕天下人會笑話我們的。”
讀史學古文
●出自《三國誌·魏書·武帝紀》
太祖到酸棗,諸軍兵十餘萬,日置酒高會,不圖進取。太祖責讓之,因為謀曰:“今兵以義動,持疑而不進,失天下之望,竊為諸君恥之!”
張邈認為關東軍都是臨時湊起來的,沒有作戰的經驗,論實力,遠抵不上董卓的西北軍。他隻是微微一笑,對曹操說:“孟德剛受了點委屈,總得休養一下。你治好了肩上的箭傷再說吧!”曹操氣得要命,決定自己再去招兵,就帶著夏侯惇他們離開酸棗,到了揚州。他見了揚州刺史陳溫和丹陽太守周昕(xīn),向他們說了不少征討董卓的話。他們不好意思拒絕,僅僅給他四千士兵。曹操就帶著這四千士兵走了。沒想到這些人不願意跟著他打仗,到了龍亢,發生了叛亂。曹操跟夏侯惇他們殺散了叛兵,保全了自己,可是也不能把他們鎮壓下去。沒參加叛變的隻有五百來人,曹操又沿路招募了五百來人,再加上曹操、曹洪他們的佃(diàn)客武裝起來當了家兵,就這麽湊成一支幾千人的隊伍。這次他不再到酸棗去依靠張邈,他幹脆渡過黃河,趕到河內,跟盟主袁紹駐紮在一起。
地理小課堂
●丹陽
古郡名,在今安徽省宣城市。
語文活學活用
●佃
解釋:本義是舊時農民向地主租種土地,引申為租種田地。
組詞:佃戶、佃農。
造句:佃戶每年都要交租子。
●武裝
解釋:軍事裝備;用武器來裝備;用武器裝備起來的隊伍。文中取義第二種。
造句:農民們武裝起來,反抗暴政。
曹操到了河內,才知道酸棗那邊出了事啦。原來兗州刺史劉岱成心要兼並東郡太守橋瑁的軍隊。他派人去向橋瑁借糧。橋瑁說:“自己的糧草還不夠,哪兒能借給別人呢?”劉岱趁著橋瑁沒做準備的時候,帶著兵馬突然衝進橋瑁的軍營,把首先發出通告征討董卓的橋瑁殺了,還把東郡的兵馬接收過去,另派自己人去做東郡太守。劉岱殺了橋瑁,勢力就比以前大了。盟主袁紹管不了這些事,再說他自己還想把劉岱當老師,學一學他這一招哪。
曹操知道了橋瑁被殺的事,不由得歎息著說:“董卓還沒打,自己人先殺了自己人。同盟不同心,怎麽能成大事呢?”他又聽說南陽太守袁術跟長沙太守孫堅聯合起來,轟走了豫州刺史孔伷,讓孫堅做了豫州刺史;名士劉表占據了江南,做了荊州刺史。原來興義兵,除強暴,現在各人占據地盤,還互相攻打。天下這麽亂糟糟的,自己又隻有這麽一點點人馬,能幹什麽呢?還不如回家去,春天夏天讀讀書,秋天冬天打打獵,好得多哪。
轉過了年,就是初平二年,袁紹和冀州刺史韓馥打算立幽州州牧劉虞為帝。他們認為董卓劫走了十一歲的漢獻帝,生死不明,劉虞是宗室中最有威望的人,讓他做皇帝,那可要比漢獻帝強得多。你看,從劉虞到了幽州以後,就注重耕種;在上穀開了市場,讓胡人跟漢人做買賣;他發展了漁陽的鹽鐵生產。人民的生活都有所改善,連青州、徐州的人也有不少跑到幽州去歸附劉虞的,要是他做了皇帝,那麽董卓劫走的那個小皇帝就不起作用,董卓也就失了勢了。袁紹特意問曹操,看他有什麽意見。
曆史追根究底
●初平二年
即公元191年。初平(公元190—193年)是東漢皇帝漢獻帝劉協的第二個年號,之前為永漢。漢朝使用這個年號時間共四年。
●鹽鐵生產
鹽與鐵自古以來都是民眾生產、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漢代朝廷對鹽鐵的生產買賣加以管理,壟斷鹽鐵的生產和銷售,實行鹽鐵專賣。
曹操可有他的主張。他說:“我們一起兵,各地豪傑紛紛響應,就因為我們是義兵。現在皇上年輕,沒有力量,受著奸臣的壓製,他可並沒有像昌邑王那樣的罪惡,憑什麽廢了他呢?要是廢了他,另立別人,別人也可以同樣再立別人,天下怎麽能安定呢?諸君向北(劉虞在北方),我是寧可向西忠於現在的皇上的。”
曆史追根究底
●昌邑王
漢武帝的孫子,就是前文提到的、被霍光廢去的皇帝劉賀。他死後的墓地即海昏侯墓,具有重要考古價值。
袁紹同時還寫信給南陽太守袁術,向他征求意見。袁術自己打算做皇帝,要是大臣們立個年長有能耐的人做皇帝,反倒對他不利,他就冠冕堂皇地拒絕了。
語文活學活用
●冠冕堂皇
解釋:形容表麵上莊嚴或正大的樣子。
造句:那人說話有些冠冕堂皇。
曹操和袁術雖然用心不同,可是他們都拒絕了袁紹的主張。袁紹和韓馥又商量了一下,認為不能為了他們兩個人的反對誤了大事。他們就照原來的計劃,派使者到幽州,尊劉虞為帝。不料劉虞很嚴肅地拒絕了,還把使者和袁紹狠狠地批評了一頓。他說:“現在天下不安,皇上受苦,我受了朝廷厚恩,沒能夠替國家擦去恥辱,自己已經夠害臊了。諸君占據著州郡,就該同心協力輔助王室,怎麽反倒謀起反來了?你們要把我拖到臭水坑裏去嗎?”
讀史學古文
●出自《後漢書·劉虞列傳》
虞見岐等,厲色叱之曰:“今天下崩亂,主上蒙塵。吾被重恩,未能清雪國恥。諸君各據州郡,宜共勠力,盡心王室,而反造逆謀,以相垢誤邪!”
袁紹他們第二次又派使者去請劉虞,劉虞還是堅決拒絕了。他說:“你們是不是成心要逼我逃到國外去?”這一來,大夥兒才不再多囉唆。可是他們始終不向董卓進兵。趕到帶來的糧食吃完了,他們好像已經完成了任務,一個接著一個地回去了。
讀史學古文
●出自《後漢書·劉虞列傳》
馥等又請虞領尚書事,承製封拜,複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