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維爾沙漠的驛站

穿過馬什哈德、圖斯和內沙布爾這三座城市,絲綢之路的這條線路繼續向西,經過如今伊朗的拉紮維呼羅珊省和塞姆南省,一直走到在18世紀始建,後逐漸發展起來的今日的首都德黑蘭,以及那座名為聖城的庫姆(25)。這是一片生存條件惡劣的地區:北部的厄爾布爾士山脈擋住了來自裏海的氣流;南部是一望無際的卡維爾鹽漠和盧特荒漠。這極度鹽化的大片沙漠加上極其惡劣的道路條件就是昔日絲綢之路上的駝鈴運輸隊所麵臨的境遇。從馬什哈德到德黑蘭的距離大約900千米,到庫姆還有60多千米。對於當年絲綢之路上的商運駝隊和馬隊來說,穿越這段非常貧瘠缺水的不毛之地至少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如今,一條柏油公路穿越了這片地區。此外,中國人還要在這裏修建高速鐵路線,它將在大約三年內完工,從而使這兩座城市連接起來。

穿越這片波斯大沙漠所需要的力氣和時間之所以在當年有可能,那是因為在那些綠洲或者有水源的地方通常都設有相應的駝隊驛站。這些驛站至少能夠提供一個休息點,並且讓駝隊添加飲用水。至於路途中人、畜所需要的食物,則需要駝隊自己攜帶,這當然屬於所托運的貨物之外的載重了。

“駝隊驛站”這個詞出自波斯語,意為:一個通常為四方形的建築物群體。這個建築群由四麵牆壁頭尾相接地圍起來,而且隻有一道大門可以進入。從大的內院進入單獨的高房子,在這些房間中,旅行的商人不僅可以寄放自己的貨物,也可以拴上自己的駱駝和馬匹。此外,在這些房間的上麵一層既為這些來來往往的客商設有通鋪,也準備著單間;那些趕駱駝、牽騾馬的則和他們的牲畜待在一起過夜。這裏有一個餐廳和其他一些房間。這些駝隊驛站也常常像那些城鎮中的貿易集散地一樣,提供貨物分裝服務。也就是說,驛站不單單是作為路途中的休息站。當然,對於從馬什哈德到庫姆這一段路途上的驛站來說,由於路途太過於艱難,所以這一帶的驛站不需要這種功能。這種把驛站圍起來的高牆對外具有要塞的功能,以便驛站在司空見慣的搶劫、土匪襲擾情況下得以長期生存和自保。所以這些圍牆通常用石頭砌成,並且帶有加了鐵皮的大門。四角的角樓也有防衛和反擊的功能。驛站之間的間隔距離通常在30~40千米,也就是駱駝一天的腳力所能及的距離。由此就形成了一個交通網絡,作為休息點的這些驛站在其中如同珍珠鑲嵌在項鏈上一般。在穆斯林占統治地位的時代,每個驛站都有一座小型清真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