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不離自性,即是福田

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

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001

佛是“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一個人,經過了八萬四千劫的修行而成佛作祖。“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人講的話不是一般的話。

002

有的人認為佛教是迷信,這話是錯誤的。曾經有個居士講,佛教不是迷信,佛教是智信,智慧的“智”。孫中山先生講:“研究佛學可以補科學之偏。”就是說,研究佛學可以補科學之不足。為什麽呢?因為佛學是很深廣、很普遍的,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應用,佛學是萬用的。

003

佛法不分高低,對任何人都是一樣的、平等的,沒有厚此薄彼之分。隻要能發心出家,隻要能用心辦道,任何人都有開悟、解脫的可能。

004

佛是智慧具足、福德具足。我們學佛就是要增福開慧,所以我祝願大家培福報、長智慧,早日成佛。

005

成佛要福德具足、智慧具足,要知道,我們每一個人的福德都在眾生之中。如果沒有眾生,一切菩薩都不能成佛,所以我們要結眾生緣。結眾生緣做什麽?培福修慧!

006

俗話說,鳥有雙翼,始能高飛;車有兩輪,方能疾馳;人有二足,才能步行。所以,學佛修行者必須福慧雙修,方能悲智具足。

007

我們的智慧是修來的,希望大家為了利益眾生、教化眾生,好好發心、好好修,多修多得,少修少得,不修就沒得……

008

個人的福德因緣,不是憑空想到的,也不是天生的,而是自己過去多生多劫以來,慢慢培植起來的。有了福德因緣做基礎,修行容易成功;沒有福德因緣,想成功是不可能的。

009

佛性人人本具,但是,我們現在還是要用功修行,不修行即不能見自本性。

010

要想找到自己,一定要放下,無論是財色名利,還是色身心念,統統都要放下。

011

我們出家修行、用功辦道,是要把貢高我慢這些壞思想、壞習氣統統去掉。這些不去掉,你想要在佛法中討個受用,是不可能的。

012

開悟不分男女,關鍵看你有沒有善根,有沒有發心,有沒有用功,有沒有遠大的誌向。世間的事都是人為的,出世間的事還是人為的。

013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不要以為蟲子小,我們就可以任意處置它們,它們的佛性跟我們是相同的,隻是由於它們過去造的業跟我們不同,才落得蟲子身。我們今生若不好好修行,造了惡業,將來也會變成蟲子的。

014

發道心要你自己發,得到的好處是你的,不是我的。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生死各人了,誰也不能代替你。

015

從世間願的角度看,長壽是過去生行善積德所造善業的果,屬於人天福報。可是如果天福享盡,五百歲、一千歲過完還是要墮入輪回,有可能再世為人,也有可能不知道墮入六道哪裏去了。

016

每一個智慧都是一份因緣:這些道理本就在那兒,那是“因”;而你發現它的過程,就是一種“緣”;因緣結合,就產生了能改變你生活的“果”。

017

對誠心向佛的人來講,金錢隻是世俗的身外物,而佛緣是無窮無盡的。

018

未成佛時,要先結人緣,廣結善緣,隨眾隨緣,為教為眾。眼裏要有大眾的影子,耳裏要有大眾的聲音,心裏要有大眾的功德,身上要有大眾的恩惠。

019

佛家講“心即是佛”,自己的心就是佛。成佛是求自己的心,向內去求;而不是去求他人的心,不是向外去求。向外求是心外求法,即是外道知見,實際上什麽也求不到。

020

不潛心入禪,以佛心為心,怎能發慈悲心?不苦修行,磨煉自己,難忍能忍,怎能入道?自己不能入道,不發菩提心,又怎能發願度人?

021

從無量劫以來,我們一直在造業,一直在打妄想。現在要回光返照,找到自己的本來麵目,大家想一想,這會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嗎?用功的人,如果沒有一顆慚愧心,沒有一顆懇切心,不能夠念念都把心用在功夫上,要開悟談何容易?!

022

我們用功的人,光在靜中用功是不夠的,還要在動中用功。要在動中一切處有功夫,才算得有一點功夫。靜中有功夫,動中有功夫,還是不夠,還要在睡夢中有功夫。

023

用功時有一點要記住,即切切不能有執著。宗門下向來是佛來佛斬、魔來魔斬,一切都要斬得幹幹淨淨,什麽也不可得,哪怕有一絲一毫的掛念也不行。

024

佛說八萬四千法門,都是為了利益眾生、成就眾生,使眾生離苦得樂。不論用哪一法門,都是為了降伏其心。降伏什麽心呢?就是降伏我們塵勞、煩惱、無明、貢高、嫉妒、人我、是非……這一切一切的心。為什麽要降伏這些心呢?因為這些心都是我們生死的根本。

025

對我們用功的人來講,有心去想,就成了妄想,就成了障道因緣。因此,我希望大家在用功的時候放下一切,既不去想生死,也不去想成佛,隻管認真用功,到了時候,水到渠成,自自然然就會成功。

026

功夫用好,利益眾生,弘揚佛法,就有了本錢。自己功夫不到家,又怎麽去度眾生?所以,想成佛的人,一定要把功夫用好。功夫沒有用好,弘法利生就成了一句假話。

027

念佛,不可生私心,要心懷眾生,眾生就是我們成佛的菩提華果。

028

有佛無妄想,有妄想無佛。要有佛無妄想,才能打成片。要堅信,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一切大願,一切大行,終能成就,一定能生西方極樂世界。

029

信佛的人要以佛心為心,無驕慢心,而有謙下心、服務他人的心,如大地運載一切、供給一切而無厭足的心,忍一切苦而無懈怠的心,對一切貧苦眾生施與善根的心。無論順逆,無論任何時候,都要增進信仰,如山而不動搖,祈求更深入於成佛之道。

030

諸佛菩薩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胸懷救度一切眾生。我出家八十年來始終以“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悲願行化於世間,並把這句話親自題寫成條幅懸掛在方丈室。

031

佛教寺院本身就是一個慈善機構,因為任何一個人隻要踏進寺院,見了佛陀的慈悲莊嚴,都能生起善念,而達到教化、救濟心靈的作用。佛陀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慈善家,佛典中慈悲助人、護生救苦的思想與事例比比皆是。

032

溈山禪師講:“老僧打一坐,能消萬擔糧。”所以,大家不要認為開悟是個小事情,這是個生死大事情。開悟了就生,沒有開悟就死。

033

“不怕念起,但怕覺遲。”我們的念頭起,那沒關係,它起就讓它起,但是我們要念起即覺,這個念頭一起來,馬上去覺照,馬上把功夫提起來。

034

人在社會上是不平等的,眾生也不平等,這都是眾生業力造成的。業力,就是所做事的因緣果報的力量。我們做一件善事,就種了善因,將來在果地裏就得善報;若是做了惡事,果報也是不可思議的苦。不管是善業還是惡業,眾生都隨著這個業流轉,有不同的身。身是殼子,是房子,但主人是一樣的,那就是佛性。

035

古人重道輕身,今天我們也要做到。道是永存的,色身易滅。快放下,用功吧!世事無常,時不待人,大家還是快點念佛。

036

世上的人整天為名為利忙,為“我”而忙。若無“我”,就能放得下。因有“我”,就隨業而轉,為“我”則離岸更遠。大家都吃了“我”的虧。大家要注意因果,為名為利、為“我”不擇手段,造業深重,受苦無窮。若無我,則無種種之苦。

037

我們的金銀財寶都不能帶走。既是不能帶走,我們每個人能帶什麽走呢?我們的福德可以帶走,我們的正業可以帶走,其他的都不能帶走。

038

眾生平等,大家都是未來的佛,所以我不敢輕慢你們,你們也不要自己輕慢自己,要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人身難得,明師難求,特別是善知識更不易碰到,要善待每一個人。不僅是身邊的人,與你沒有關係的人也要尊重,用你們的緣去結下更多的緣。就像回向,你回向越多,發心越大,得到的也越多,發心也會更快實現。

039

不管什麽人,有利益的事一定要好好地認真去做;沒有利益的事,把它拋到九霄雲外。凡是有利益的,你就應該去學、去做、去行。行才能成,不行就不能成!

040

在生活中,我自己沒有那麽多“私家小智慧”,或許和大家想的不一樣,我也沒有什麽特別的養身之道。在我看來,養身不如養心。我每天早上四點起床,然後打坐誦經三個小時,由此開始一天的規律生活。我吃得也很簡單,一小碗白粥、一小碗炒素麵,再加拍黃瓜、油菜心、黃豆粒等清淡素菜。如此日複一日,也不覺得疲累、單調。

041

失眠和嗜睡是很多現代人都麵臨的困擾,這很多時候都是心累導致的。躺在**的時候,想東想西,心裏放著很多包袱,這樣怎麽睡得好呢?與其借助很多外在的方法,不如讓心靜下來,把心中的繁複雜念拋開,這樣,好的睡眠就自然而來了。

042

在平時的生活裏,我們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自己家的東西是最好的,什麽事都要貼一個“我”的標簽,天天都圍著“我”打轉,片刻都不願意放鬆。於是讓自己的思維越來越狹隘,於是關閉了與外界溝通的渠道,產生了一些不必要的恩怨和煩惱,也讓我們在遇到很多難題時無法解決。

043

幫助別人,其實也就是成就自己。因為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會讓自己的心量一點點變大,智慧也一點點變大。我們在幫助別人的時候,會想方設法地運用智慧,給自己培植的福報也越來越多。如果用現代人能理解的比喻,那就像給自己的銀行存錢一樣,存得多,你擁有的也多。

044

培福要心量大,要有大心,不能限於小家,要心想天下,心懷無量眾生。

045

學佛、念佛,最緊要的是信、願、行。為什麽要信呢?信是一切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要信,還要有大願力,日日行終究可以到。

046

參禪就好比往家走,你今天也走,明天也走,一天到晚不停地走,總有一天會到家的。像過去那些一聞就開悟的祖師,那是因為他原本已經走到了家,或隻差很少一點兒,轉過身來再走一步就到家了。所以,我們現在不論是已經走了十裏、二十裏、一百裏……都要打起精神來,努力前行。

047

一輩子老老實實做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