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蕩蕩的送親隊伍

貞觀十五年(641 年)春天的一天,文成公主一行,辭別了送行的大臣和王室夫人,辭別了在道旁依依惜別的百姓,帶著增進漢藏兩族人們情誼的崇高使命,浩浩****地離開了長安,取道青海,前往吐蕃。

文成公主在父親李道宗等人的護衛下,坐在了一輛緩緩向西行駛的香車上。她的侍女也陪同入吐蕃,侍候起居。

文成公主的送親隊伍十分盛大,前頭是五百名禁衛龍騎兵,後麵是由十僧十尼護持的釋迦牟尼金佛像。佛像後麵的兩輛馬車,裝滿了佛學經書、法器、舉辦佛事用的服飾等。

接下來的幾輛馬車,裝載的是正式的嫁妝,裏麵有金鞍玉轡、金玉書櫥、珠寶珍玩、各種金銀飾物,以及各種花紋圖案的錦緞墊帔,還有文成公主的日常衣物、衣料數十箱,以及唐太宗賜給鬆讚幹布和文成公主的大婚禮服各數套。

另有卜筮經典三百種,醫學論著四種,治病的醫方一百種,醫療器具六種,各種史書、詩文著述、營造技藝著述,以及數十袋作物種子、數十種農耕器具等。同行的還有營造工匠三百名。那些載著生活必需品的騾馬、駱駝也多達數百匹。

在送親的路上,唐朝沿途的地方官員都為送親隊伍掃清道路,並列隊在城門口迎送。前來觀看的老百姓也是人山人海。文成公主在車簾中看到了外麵的熱鬧情景,聽到了官員百姓們的歡呼聲和真誠的祝願, 深受感動。

文成公主的送親隊伍走了後,唐太宗又召見了吐蕃史節祿東讚。召見儀式是在明德殿進行的。皇帝對圓滿完成使命的祿東讚表示了讚賞,同時對這位中年蕃使的聰明才智和好學精神也極為欣賞。他對祿東讚說:“朕將文成公主賜婚給你們的讚普,為了兩國永遠和好下去,你已是不辱使命了。”

唐太宗還任命祿東讚為右衛大將軍,並想把琅琊公主的外甥女段氏許配給他。但是,祿東讚卻對唐太宗說:“我已經有了妻子,她是我的父母為我聘娶的,我不能把她拋下啊!何況,我們的讚普還沒有見到公主,我作為陪臣怎麽能夠先娶媳婦呢?”

聽了祿東讚這麽一說,唐太宗對他就更加稱讚了,並賜予了他很多財物。但是,祿東讚仍然沒有接受。

由唐朝著名畫家閻立本所作,真實地記錄了近一千 四百年前文成公主與吐蕃讚普鬆讚幹布聯姻的曆史事件的《步輦圖》,就描繪出了唐太宗便裝接見吐蕃使節祿東讚的情景:

《步輦圖》中的坐輦者為唐太宗。唐太宗身著紅色便裝,雍容大度,麵目和善,嘴唇微動,可能正在詢問吐蕃使者。

對麵三個站立者中間的一人為祿東讚,他頭頂小帽,身穿團花窄袖長袍,留著黑密的絡腮胡子,臉上布滿飽經風霜的皺紋,風塵仆仆中露出精幹,拱手肅立,顯得畢恭畢敬,看似正在回答唐太宗的詢問。

唐〕閻立本《步輦圖》

祿東讚前邊的穿紅袍、長髯者,可能是唐時的典禮官(即翻譯);其身後站立的,應該是他的隨從官(一種說法是三者中的前者為引班的禮官,後者為典禮官)。

唐太宗步輦的四周還分立著幾位嬌小玲瓏、曲眉豐頰的宮女,有抬輦的,有扶輦的,還有持扇和打傘的,姿態各異。

畫中人物的表情,衣飾和姿態,真實生動,其身份和個性特征,都逼真傳神,富有極強的寫實性,代表了初唐人物畫的最高繪畫水平。

暫時留在了長安的祿東讚心係故土,他征得唐王朝的允準,修書一封,命手下人日夜兼程,先行入蕃告訴鬆讚幹布文成公主即將前來的消息,讓他準備迎親。鬆讚幹布也親自率領大隊侍從,從拉薩趕往青海南部的柏海(古湖泊名,近黃河源,即今青海鄂陵湖和劄陵湖)迎接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入藏的行經道路是唐蕃(唐朝、吐蕃)古道。這條道路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開辟了,隻不過直到唐朝的時候才得以定型。根據考古學資料證明,被雪山封鎖的西藏高原,自古以來就不是一個完全孤立的地方,因為高原上的原始居民一直在努力開辟通向內地的道路。

居住河湟地區(黃河與湟水流域肥沃的三角地帶,位於青海省東部)的古羌人,為古代內地至西藏交通道路的開辟作出了不可低估的貢獻。

據《後漢書·西羌傳》載,舜帝曾將原居住在今湖南衡山附近的三苗部落集團中的一部,遷移到三危河關(今青海循化縣東積石關口外黃河沿岸)西南地區的賜支河(黃河彎曲處)沿岸。那些三苗部眾與原來的土著居民長期雜處,融合發展,漸漸形成了強大的羌人部落。羌人逐水草而居,以遊牧為生的生活方式使其活動範圍大為擴展。羌人活動範圍的擴大促進了道路的開辟,也大大帶動了道路間的相互聯係。

據《後漢書·西羌傳》記載,秦厲共公時,有個叫愛劍的戎人被秦人虜獲,充當奴隸。愛劍是位有誌之士,不甘為奴,於是他想盡辦法,尋找機會逃離秦國。後終於逃脫,輾轉來到三河——黃河、湟水、大通河(或大夏河)—— 之間,並將他從秦人之地學到的較為先進的農牧業生產技術傳授給這裏的羌人,使羌人的農牧業生產逐漸獲得發展,羌人人口也日益增多。自愛劍以後,羌人發展更快。後來愛劍的後裔們遠遷至西藏高原。這說明從秦漢以前、甚至於更早的時候起,河湟地區至西藏間,就已經存在著一條比較暢通的交通路線,它為後來唐蕃古道的形成和發展,以及內地、河湟、西藏等地各族人民的頻繁往來和密切聯係奠定了基礎。

隋煬帝也為這條道路的開辟作出了貢獻。581年,隋文帝楊堅取代北周,建立隋朝。他在全國範圍內推行了廢郡改州,以州統縣的政策,撤銷前朝在西北設置的樂都、西平郡,新置西都縣。後又改西都縣為湟水縣,隸屬鄯州。

隋煬帝大業三年(605 年),鄯州複改為西平郡,領縣為湟水、化隆。當時的湟水縣,轄境大致包括今天的湟源、湟中、西寧、大通、互助、平安、樂都等地。

當時,已經在青海建立政權的吐穀渾勢力較強,不僅阻礙了絲綢之路上正常的貿易活動,而且經常向中央王朝發動攻勢。為了炫耀武力,隋煬帝於大業五年(609 年)親自統兵,隨帶文武百官、妃嬪和各種服役人員等十萬餘人,從京城出發,車駕西巡。

隋煬帝在今天的甘肅永靖炳靈寺渡過黃河,進入青海,接著來到西平陳兵講武,操練兵馬。他又前往拔延山狩獵,後來又帶領軍隊經西寧至大通長寧堡,最後抵達金山。

金山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隋煬帝首先在此大宴群臣,然後進行了軍事布置。他命內史元壽南屯金山,兵部尚書段文振屯雪山,太仆卿楊義臣屯琵琶峽,將軍張壽西屯泥山,連營百裏,包圍了吐穀渾的重要據點覆袁川(今青海祁連)。

隋軍在覆袁川大敗吐穀渾,吐穀渾可汗伏允率數十騎逃走了。隨後,隋朝占據了吐穀渾故地。這一塊新開辟的疆土,包含了今青海大部,南疆和甘南川西北一帶地方,東西三千裏,南北千餘裏。隋煬帝在此設置了西海、河源、鄯善、且未四郡,並大力進行屯田。

後來,隋煬帝又出祁連山扁都口,前往河西走廊,並在那裏接見了高昌王及西域二十七國的使者,隨後返回長安。至此,隋煬帝的第一次西巡結束。

隋煬帝這次西巡,實現了他征服吐穀渾、疏通絲綢之路的心願。更重要的是,他的這次西巡活動,便利了後來大唐和吐蕃的溝通與交流,間接地為後來文成公主的入藏之行提供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