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寧王叛亂
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 年),寧王朱宸濠發動叛亂。朱宸濠是明太祖朱元璋五世孫,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 年)襲封寧王。他平日非常驕橫,隨意幽禁、驅逐、屠殺地方文武官員和無罪百姓,強奪官民田產,並劫掠商賈,窩藏盜賊。
朱宸濠早有異心,他曾賄賂太監劉瑾及佞臣錢寧等,令其恢複已經裁撤的護衛製度以便他造反。他自稱皇帝,把自己的命令稱聖旨,並把一些江洋大盜招入府中以擴充勢力。
朱宸濠的謀反跡象暴露無遺,然而官員懼怕寧王的權勢均不敢聲張。隻有江西兵備憲副胡世寧明知揭露這件事將會危及身家性命,依然冒死向明武宗上疏,把寧王朱宸濠的劣績一一列舉,並指出寧王謀反的跡象已經非常明顯,希望朝廷早做防備。
寧王朱宸濠大怒,決心置胡世寧於死地。他買通了朝中的右都禦史李士實、左都禦史石珓。於是,這二人上疏誣蔑胡世寧輕率狂妄,應當治罪。朱宸濠也奏報胡世寧離間皇親之間的關係,妖言誹謗。
昏庸的皇帝輕信了這些誣蔑,將胡世寧打入大獄。胡世寧在獄中受盡折磨,仍然三次上書,進一步揭露寧王朱宸濠的逆行。朱宸濠非常驚慌,於是重金賄賂、脅迫相關官員盡快把胡世寧定成死罪。幸虧有諫臣程啟充仗義執言,胡世寧才免於一死,被發配到了遼東。
朱宸濠一方麵剪除異己,另一方麵四處拉攏文武官員和文人名士,王陽明正是被朱宸濠列為收買對象。朱宸濠宴請王陽明。在席間,朱宸濠的謀士李士實首先挑起話題,以“湯”“武”
來隱語“革命”。王陽明認為朱宸濠缺乏伊尹、呂尚這樣的謀士大臣。朱宸濠按捺不住,坦言隻要敢於“革命”,就一定會有伊尹、呂尚的輔佐。王陽明則反詰,如果真有伊尹、呂尚的輔佐,害怕什麽伯夷、叔齊呢?
王陽明在獲知朱宸濠將來定會謀逆之後,並未向皇帝立即匯報,而是派遣弟子冀元亨前去勸說,希望寧王放棄叛亂的圖謀。在勸說無效的情況下,冀元亨便成為王陽明安排在寧王身邊的臥底。
當冀元亨確定寧王要叛亂的時候,他便通知王陽明。不過,為了防止寧王疑心,冀元亨並未回到王陽明身邊,而是回到了家鄉常德。正是由於冀元亨的秘密通知,王陽明才能提前安排平叛的準備工作。
右副都禦史孫燧巡撫江西時,朱宸濠叛逆的情況已經大為顯露。南昌人議論紛紛,說朱宸濠很快就會得到天子之位。孫燧對朱宸濠陳說大義,但是朱宸濠不知悔改。孫燧知道向朝廷投訴沒有什麽作用,於是假托要抵禦賊寇,預先做好了應付朱宸濠叛逆的準備。朱宸濠發現孫燧正在謀劃對付自己,就派人賄賂朝中大臣,企圖趕走孫燧,並送給孫燧棗梨薑芥,以此威脅他“離開疆界”。孫燧隻好隱忍以待。
朱宸濠企圖把自己的兒子作為明武宗的嗣子,以便奪取皇位。太監張忠、禦史蕭淮等人先後向武宗皇帝告發朱宸濠之罪行。這時的武宗皇帝有些相信朱宸濠有意造反的事情,便下旨收回了寧王的護衛,並命令他歸還強奪的田地。
朱宸濠接到皇帝的命令後,便決意造反。正德十四年(1519年)六月十三日是朱宸濠的生日,他決定宴請鎮巡的所有官員第二天,孫燧及其主要屬官進入朱宸濠的家,立即被朱宸濠埋伏的士兵抓捕殺害了。
朱宸濠自稱皇帝,年號順德,以退休的都禦史李士實、舉人劉養正為左右丞相,以參政王綸為兵部尚書,聚集號稱“十萬大軍”的兵丁,發布檄文,聲討朝廷。並命令其將領閔廿四等攻占九江、南康等地。
七月初一,朱宸濠留宜春王朱拱樤、內官萬銳等人鎮守南昌城。他自率十萬水師,千艘戰船出鄱陽湖,順江東而下,攻打安慶,指向南京,準備攻下南京並奪取帝位。
消息傳到北京後,朝中大臣震驚不已,隻有王瓊十分自信地說:“王伯安在江西,肯定會擒獲叛賊。”
當時,王陽明正奉朝廷之命前往福建平定三衛官兵叛亂行至江西吉安與南昌之間的豐城時,忽然得到朱宸濠起兵謀反的消息。他立即趕往吉安,募集義兵,發出檄文,出兵征討。
寧王朱宸濠十年密謀叛亂,勢力很大。王陽明手上沒兵雙方力量懸殊。聽聞當前情勢危急,鄉人都紛紛勸說已經在家隱居的王華趕快離城避難。
王華說:“吾兒能夠棄家殺賊,吾乃獨先去以為民望乎?祖宗德澤在天下,必不使殘賊覆亂宗國,行見其敗也。”意思就是說,我的兒子放棄家庭為國殺賊,我怎麽能先行離開呢?大明祖宗的德行遍布天下,敵寇絕不能顛覆國家政權,他們的叛亂一定會失敗的。這位偉大的父親堅信兒子必能平定叛亂的決心,無疑成為王陽明戰勝對手的強大精神動力。
麵對嚴峻的形勢,王陽明分析說:“倘若寧王大軍直奔北京,那麽社稷就危險了;若寧王攻擊南京,那麽江南一帶都將受其害;如果他守著江西,那麽平亂就方便了。”
王陽明平定盜賊後兵符已經上交兵部,手中無兵,他便在袁州聚集各府縣士兵,征調軍糧,製造兵械船隻。王陽明運用疑兵之計,他四處張貼告示,稱官府早有準備,已經發動各路大軍攻打南昌。他還用反間計,假造寧王手下為官府內應的書信。
王陽明假裝傳召各地準備到江西征討,在南昌到處張貼假檄迷惑朱宸濠,聲稱朝廷派了邊兵和京兵共八萬人,會同自己在南贛的部隊以及湖廣、兩廣的部隊,號稱“十六萬大軍”,準備進攻寧王的老巢南昌。
為了爭取時間集結軍隊,王陽明偽造了答複朱宸濠手下重臣李士實和劉養正投誠的書信,又偽造了朱宸濠手下指揮官們的投降密狀。然後讓人去與朱宸濠的朋友相談,在會談結束後故意把這些公文遺落。這些偽造的公文自然統統到了朱宸濠手裏。
有地方官員對王陽明的這些計謀不以為然,就問王陽明說:“這有用嗎?”
王陽明不答反問:“先不說是否有用,隻說朱宸濠疑不疑?”
有官員不假思索地回答:“肯定會疑。”
王陽明笑道:“他一疑,事就成了。”
事情果然如王陽明所料。此時的李士實、劉養正二人正在勸朱宸濠進兵南京,而朱宸濠大疑,猶豫不定。這為王陽明籌集兵馬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十多天之後,寧王發覺上當了,探知朝廷根本沒有派那麽多的兵。他便僅留萬餘兵馬駐守南昌,自己率六萬主力軍隊沿江東下,攻下九江、南康兩城,逼近安慶,窺伺南京。
對此,王陽明采取了“圍魏救趙”的戰術。當時有人建議王陽明前往救安慶。他不肯,並分析說:“如果救安慶,與寧王主力相持江上,而南康和九江的敵人就會乘虛攻我們後背,我們將腹背受敵。而我們直搗南昌,南昌守備空虛,我們的軍隊銳氣正足,必可一舉而下。寧王必定回救,到時我們迎頭痛擊,肯定會取勝。”
於是,王陽明安排少數兵馬在安慶與寧王的部隊周旋。自己則率領倉促組建的八萬平叛軍,直搗寧王的老巢南昌,並很快攻下城池,迫使朱宸濠回援。
寧王聽說王陽明率兵攻打南昌,立即率軍回救。當寧王的船隊到達鄱陽湖時,遇到了在此攔截的王陽明船隊。王陽明故意隻派幾艘戰船迎戰,邊戰邊退,引誘叛軍進入埋伏圈。隨後下令伏兵四處出擊,首戰斬獲叛軍兩千餘人,落水而死的達上萬人。
第二天,寧王親自率軍大舉進攻。因風向不利於官兵,王陽明命令戰船撤退。突然,他所在的指揮船升起了一塊白布上寫“寧王已擒,我軍毋得縱殺!”叛軍不明真假,驚疑不定,一時陣腳大亂。官兵乘勢反攻,叛軍大敗。
第三天,寧王決定將剩餘的戰船連為一體,結成方陣後再戰。王陽明據此定下火攻的戰術。
第四天,一支支火箭射向叛軍戰船,叛軍亂作一團,寧王被生擒。這場曆時三十五天的叛亂宣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