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遊東南

開始遊曆

19 歲以前的司馬遷嚐到了國家對外作戰初獲勝利的興奮和喜悅,也有機會向當世的鴻儒學習討教。在這種外部環境的熏陶和培養下,成年的司馬遷已經擁有了大國臣民的胸懷。這時的他純粹是個盛世驕子,個性浪漫,這使得他對祖國的大好山河深為向往。

20 歲時,司馬遷展開了一次走遍半個中國的遊曆旅程。這次壯遊的動機我們不清楚,他是單獨一個人,還是成群結隊,也沒有記錄可查。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這次遊曆對他日後完成《史記》有相當大的幫助,這個問題後麵我們會說到。還有史學家稱,司馬遷的這次壯遊是奉了他父親的指示,到東、南各地搜集史料。

關於這次遊曆的經過,《史記·太史公自序》中隻用了51 個字來描寫,《漢書·司馬遷傳》中則更少,隻有49個字的簡單敘述。不過,《史記》的其他卷帙裏,常會提到這次遊曆的所見所聞,我們重新加以歸納整理,大概可以連成一係列的畫麵,同時也可以看到一些司馬遷的思想痕跡:

二十而南遊江、淮,上會稽,探禹穴,窺九嶷,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講業齊、魯之都,觀孔子之遺風,鄉射鄒、嶧;厄困鄱、薛、彭城,過梁、楚以歸。

這些簡短的敘述,隻記述了司馬遷遊曆的路線,大體是從長安到東南江淮、浙江一帶,而後到湖南,再到山東,最後經河南回到陝西。

先說說司馬遷遊曆的第一站—— 江淮,是現在江蘇省和安徽省北部一帶。司馬遷來到淮陰侯韓信的故鄉,其故城在今江蘇淮陰區南。司馬遷在那裏訪問了當地人,向他們詢問韓信早年貧困時的情況。《史記·淮陰侯列傳》的素材大約在這次旅行中采集到不少。司馬遷到淮陰時,淮陰人曾告訴他:

早年韓信還是個貧民時,就很與眾不同。韓信的母親死的時候,他窮得沒法安葬母親,借到一些錢之後,韓信把母親的墳墓築得高高的,且占地麵積很大,大到墓旁足夠建造供很多人家住的房子。

司馬遷聽了這件事,特地去參觀韓信母親的墓地,果然如眾人所說,十分雄偉龐大,於是他寫道:“餘視其母塚,良然!”

司馬遷一向同情悲情式的英雄,在這篇列傳裏,以蕭何追趕韓信並向劉邦大力推薦韓信為開頭,突出了韓信個人的才華和在當時的地位,然後描寫了幾次戰役,很生動地顯現出韓信的軍事天才,後來用“狡兔死,走狗烹”一類的諺語指出了韓信最後悲慘的下場。末了,“太史公曰”

中充滿同情而無可奈何地說:

假如韓信能學學老莊之道,不要說自己功勞大,不要誇自己才能高,那麽他對漢朝的功勞幾乎可以比得上周公、召公、太公那些人了,他一定會受到後世的供奉。

在這篇列傳的結尾,司馬遷寫了這樣一句話:而天下已集,乃謀叛逆,夷滅宗族,不亦宜乎?

這句話究竟是什麽意思,曾引起很多爭論。其中有一種觀點認為這句話的意思是:

既然天下已經要一統了,韓信為什麽還要在這種不是造反的時候造反呢?他造反失敗後被誅滅三族,這又豈是有心肝的人做得出來的?

一方麵是說韓信不該造反,另一方麵暗指高祖和呂後心腸狠毒,對這樣一位開國功臣竟然施以如此殘酷的刑罰。

還有一種說法好像也有些道理,說“天下已集,乃謀叛逆”中的“乃”字是“方才”的意思。整句話的意思是說:天下都已經要一統了,韓信才想起來造反(很明顯不是時機嘛),因此被誅滅三族,難道不是應該的嗎?

後一種說法可以在這篇列傳中找到一處呼應,即司馬遷用了大約十分之一的篇幅寫齊人蒯通為韓信看相的事,蒯通說:

相君之麵,不過封侯,又危不安。相君之背,貴乃不可言。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

您跟著劉邦不過是封侯,而且富貴可能不會長久;您要是背叛劉邦,那就富貴不可言了。

這可能是項羽一方為了拉攏韓信而用的計策,因為當時韓信實力強大,戰功赫赫,完全有能力與劉邦、項羽三分天下。可是韓信猶豫不忍,又自恃功高,認為劉邦一定不會對他怎麽樣。蒯通眼看勸不動他,隻好裝瘋而去。最後,韓信被呂後下令斬首時還說:“吾悔不用蒯通之計。”

由這段敘述可見,把“乃謀叛逆”解釋為“到這個時候才想起來造反”似乎有些前後呼應的意思。這麽說來,司馬遷應該是比較同情韓信的,韓信的能力簡直可以取劉邦而代之,最後卻落得這樣的結局。當日在劉邦麵前拚命推薦韓信的是蕭何,後來參與誘殺韓信計劃的也是蕭何,司馬遷還不忘寫上一筆:

呂後欲召,恐其黨不就,乃與蕭相國謀……遊曆的第一站在感慨和歎息中漸漸遠去。司馬遷繼續往南走,到了現在浙江紹興東南方的會稽山。在到會稽山之前,他還參觀了戰國時四大公子之一—— 楚國春申君的故城宮室。

春申君所在的年代,楚國的疆域已經擴展到了沿海江浙一帶。傳說黃浦江就是春申君開鑿的,現在上海附近就是他的封邑,上海北門外還有春申君祠,表達了人們對他的紀念。照司馬遷的遊曆路線來看,他參觀的春申君故城宮室大概就在現在的上海一帶。他讚歎地記道:“盛矣哉!”

在會稽山,他曾去探“禹穴”,這是一個山洞,傳說大禹治水時曾在這裏休息過。會稽山正是傳說中大禹會天下諸侯之地,山上還有禹王廟,山下則有大禹的陵墓。除了大禹在此會諸侯以外,他的後代越王勾踐也曾在這裏生聚教訓,臥薪嚐膽。司馬遷的《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可能也是以在這裏聽到的流傳中的故事做材料的。

會稽山北麵的太湖一帶就是當年吳王夫差的故地,司馬遷可能也前去探訪過。他回到長安後,把這些材料編織成了春秋末年吳越相爭的熱鬧場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