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敦之亂

晉元帝司馬睿,在沒有成為皇帝前初鎮建康時,在江南一帶沒有什麽威望。王羲之的堂叔王導、堂伯王敦幫助司馬睿建立了威望。東晉建國之後,王家勢力日盛,晉元帝便有心削弱王家的勢力,於是故意提拔劉隗和刁協等一眾士族,以牽製王家。同時,晉元帝對王家的忌憚,也使得他逐漸疏遠了曾極力扶持過自己的王敦、王導。

丞相王導城府至深,深諳其中機宜,為官盡忠職守,為人低調寬厚,從不與他人交惡,同時還在政治上主張“寬惠、寬和”,以致劉隗、刁協等人專權用事。

王導的堂哥王敦卻截然不同,見晉元帝忌憚疏遠王家,便愈加獨斷專行起來,甚至開始不將皇帝放在眼裏,私自選置屬下州郡官員,更意圖在劉隗等人的身邊安插親信。

王敦的擅權行為讓晉元帝深感厭惡;與此同時,受晉元帝提攜的劉隗等人自然不喜歡見到王氏的獨大,在揣明聖意之後,也便紛紛“請求”晉元帝削弱王敦的勢力。王敦見情形逐漸不受自己的控製,便寫信勸劉隗與他修好,劉隗斷然拒絕。晉元帝也讓劉隗等以防備北方胡人為名領兵出征,以防備王敦。王敦見狀惱羞成怒,萌生了反叛之心。

公元321 年,名將祖逖病逝,王敦覺得滿朝上下已再無人可以在軍事上對他構成威脅了,於是調動兵馬,決意興兵逼宮,其黨羽也隨之響應。

公元322 年,王敦以誅殺劉隗為名舉兵向建康進發。

晉元帝見王敦先發製人,大為惱怒,決意要將他誅滅,於是親率六軍與王敦對抗,並下令:斬殺王敦的人可封為五千戶侯。

王敦做出這樣背叛朝廷的事來,對王導和整個王氏一族來說如同晴天霹靂。為了避免全族受誅,王導率領幾十名王氏子弟,日夜佇立在宮門前謝罪。晉元帝最終被王導的至誠之心感動,雖然劉隗等人再三奏請將王氏滿門抄斬以絕後患,但是晉元帝最終以王導及王氏一族能夠“大義滅親”為由,免其罪責。

且說王敦舉兵後,將軍隊開往長江下遊,攻擊晉元帝率兵駐守的建康的西方要塞——石頭城。王敦放任軍隊恣意掠奪,使得城內的官員和百姓四散奔逃。晉元帝見叛軍四麵擁入,便對王敦說:“王將軍曾為國家棟梁,如今還望以百姓為重,勿使黎民受苦。”說完,當場封王敦為丞相,晉爵武昌郡公,令他退守武昌。

同年,晉元帝憂憤成疾,最終病故,由太子司馬紹繼位,是為晉明帝。王敦得知新主即位,又再度威脅朝廷,圖謀篡位。晉明帝畏懼王敦,便封王敦為司徒;王敦又自封為揚州牧。晉明帝想以王羲之的嶽父郗鑒作為外援,牽製王敦。

雖然王敦野心勃勃,但畢竟歲月不饒人。當時,已近花甲之年的王敦身染重病,早已不複當年的驍勇。朝廷也趁著這個機會派兵討伐。王敦臥病在床,仍不死心,指派他的兄弟王含應戰。

在交戰之前,王導急忙修書一封派人給王含送去,信中句句提醒他念及國家與王氏一族的聲譽,慎思慎行。可是,信函還未送到,雙方便已開戰了。王含的軍隊大敗,王敦見大勢已去,憂急而死。

雖然王敦背叛了朝廷,但王導對東晉的功績是難以磨滅的,也正是因為有了王導的庇護,王氏一族才免於滅頂之災。

見自己的家族中竟出現了如此大的分裂,王羲之的心被深深刺痛了;經曆了這場幾欲惹來殺身之禍的動亂,他比以前更加成熟了。生於宦門,在普通平民眼裏意味著錦衣玉食、風光無限,但實際上,王羲之感受得最多的,卻是政治的無情和官場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