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年五十八歲
公元361 年,王羲之去世,享年五十八歲。王羲之死後,朝廷感念他一生憂於國事,追封他為“金紫光祿大夫”,但是,他的子孫遵奉他“永不做官”的遺命,堅決推辭不受。
王羲之的一生際遇極為坎坷:出身於豪強大族,卻一直很不得意;有治事的才幹,卻無法一展抱負;有遠大的政治眼光,卻無人賞識;有“以天下為己任”的胸懷,卻為人所猜忌,結果隻留下一個“書聖”之名。
事實上,王羲之在政治見解、治世才能上絲毫不遜於謝安等人,但這些卻極少為後人所知,被他在書法藝術上的成就掩蓋了。人們低估了王羲之的才能,也低估了他對東晉王朝的貢獻。
王羲之共有七個兒子、一個女兒。他的七個兒子中有五個在史書上留下了名字,而其中又以王徽之、王獻之兩兄弟最為出名。王獻之幼年隨父親王羲之學習書法,但不為父親的成就所束縛,敢於創新,以行書和草書聞名後世,在書法史上被譽為“小聖”,與其父並稱“二王”。
王羲之臨死時,把子女叫到床前吩咐道:“孩兒啊!為父一生落魄,沒有什麽東西可以留給你們,但是,這幅《蘭亭集序》是我一生作品中的精華,凝聚了我的心血,看到它,你們會想起我這個做父親的。希望你們能永遠地保存它,把它當作我們王家的傳家之寶,千萬不能讓它落到旁人的手中,否則我死不瞑目,你們要千萬牢記。”
兒女們早已淚流滿麵,異口同聲地回答說:“父親,你安心地去吧,孩兒們一定會好好地保存它,絕不會讓它受到絲毫的損壞,更不會讓它落到外人的手中。”
王羲之聽了子女們的承諾,含笑而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