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仍須努力

孫中山到北京後,病情迅速惡化,盡管醫生一再叮囑他不要會客,應靜心修養,但是,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他在病榻上仍然堅持工作,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

1925 年1 月26 日,孫中山住進了協和醫院,接受外科手術。

手術後發現,孫中山得了肝癌。

2 月18 日,孫中山離開協和醫院,住進鐵獅子胡同5 號。

他接受宋慶齡、孫科和同誌們的建議,改用中醫治療,也不見有什麽起色。人們輪著班看護他,宋慶齡更是不分晝夜地守在他床邊。

當時,很多同誌都來看望他,來的人越多,孫中山心裏越不安。他總是說:“你們都到北京來幹什麽?太興師動眾了。”

自孫中山病情轉劇後,馮玉祥更加惦念,曾於2 月27 日派其夫人李德全持他的親筆函來京問候孫中山。

3 月11 日上午,大家感覺孫先生的病勢逐漸危殆,就把事先由汪精衛寫好的遺囑拿到孫先生麵前。當時宋慶齡、何香凝、孫科、汪精衛等全環繞在病榻周圍,請孫先生簽字。

汪精衛從懷中拿出遺囑草稿,孫中山女婿戴恩賽摘下自來水筆遞給宋子文,宋子文傳給宋慶齡,宋慶齡送到孫中山右手上。孫中山的右手抖動得很厲害,宋慶齡就托著他的右手腕,逐一簽了字。留給國民黨同誌的遺囑是這樣的:餘致力於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積四十年之經驗,深知欲達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

現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誌,務須依照餘所著《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繼續努力,以求貫徹。最近主張召開國民會議及廢除不平等條約,尤須於最短期間,促其實現。是所至囑!

還有一封《致蘇聯遺書》,其中寫道:親愛的同誌!當此與你們訣別之際,我願表示我熱烈的希望,希望不久即將破曉,此時蘇聯以良友及盟國歡迎強盛獨立之中國,兩國在爭取世界被壓迫民族自由之大戰中,攜手並進以取得勝利。

留給他家人的遺囑是這樣的:

餘因盡瘁國事,不治家產。其所遺之書籍、衣物、住宅,一切均付吾妻宋慶齡,以為紀念。餘之兒女,已長成,能自立,望各自愛,以繼餘誌。此囑!

簽署完這三份文件之後,孫中山已經不能連續說出四五個字了,侍奉在旁的人員聽到的是他反複用微弱的聲音呼出的“和平”“奮鬥”“救中國”幾句話。

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孫中山想到的仍然是畢生為之奮鬥的事業:建設一個和平、民主、富強、統一的新中國。

1925 年3 月12 日,這位偉大革命家,這位為民族獨立、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奮鬥了一生的偉人,在北京病逝,享年五十九歲。

這樣一位偉人,在這樣的年紀,在他革命事業還未取得成功的時候,就告別了人世,對於苦難深重的中國來說,損失是無法彌補的。

在孫中山逝世後,段祺瑞曾經以執政府名義派代表到鐵獅子胡同5 號去吊唁,並由內務部議決用國葬。全國各機關下半旗誌哀三天。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在北京的委員們拒絕了臨時執政府的國葬,決定采用普通國民的葬儀以示平等。

在廣州,也成立了大元帥哀典籌備委員會,由胡漢民、譚延闓等九人為籌備委員。3 月15 日,在廣州第一公園舉行了追悼會,參加追悼會的有好幾萬人。

在北京,3 月19 日上午,孫中山的靈柩開始移往中央公園(即現在的中山公園)。起靈時不用杠夫,而由孫中山的親屬和國民黨軍政要員輪班抬送。

宋慶齡身穿黑衣,麵罩黑紗,走在隊伍的最前麵。一路上,有工人、學生、士兵十多萬人護靈致哀,“打倒軍閥”“打倒帝國主義”“中山主義萬歲”“國民革命萬歲”的口號聲震天動地。

正午的時候,送殯的隊伍到達中央公園,孫中山的靈柩安放在社稷壇大殿正中,上麵掛著孫中山的遺像和“有誌竟成”的橫匾,兩旁掛著“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仍須努力”的對聯,棺上覆蓋著青天白日旗。

中國共產黨中央發來唁電並發表《告中國民眾》書。斯大林以俄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名義也來電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