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蒙難

1896 年10 月11 日是個星期天,10 時30 分,孫中山自葛蘭旅店出來,準備和康德黎夫婦一同去教堂做禮拜,路上忽然遇到一個廣東同鄉用粵語和他交談。這個人顯得很進步的樣子,孫中山和他相談融洽。這時,又過來一個中國人,他們兩個人和孫中山一起走,並且請孫中山去寓所喝點茶坐坐,好敘一下鄉誼。於是,他們帶著孫中山走到一個住所前,剛一進門,大門就被關上了。看見大廳裏坐的人是穿著清朝服飾的官吏,孫中山頓時明白是被騙進了清政府駐英使館。就這樣,孫中山被誘捕了。

把孫中山囚禁起來之後,清使館高興得不得了,一麵向國內的總理衙門發電報報告喜訊,一麵又花七千英鎊的高價租了一艘輪船,又特地趕造了一個大木籠,計劃著要把孫中山運送回國。可以說,孫中山一進清政府的使館就凶多吉少。一旦回國,孫中山必死無疑。

就這樣,孫中山被幽禁在使館三樓的一個小屋裏,上裝有鐵柵,門外有人看守,和外界完全失去了聯係。

被囚禁的孫中山當然知道自己的危險處境,他必須想方設法和外麵取得聯係,要讓英國的新聞界,尤其是要讓自己的老師康德黎博士知道自己已經被清使館秘密囚禁。

第二天一早,英國仆人柯爾進來生火爐,送洗臉水。孫中山想,不能放過任何一點逃生的機會,於是便設法取得他的幫助。

經過幾天觀察,柯爾覺得孫中山並不像清朝官吏所說的是什麽瘋子,而是頭腦很清醒。於是,他問孫中山:“你究竟是什麽人?”

“我是個好人,我不是瘋子。我是中國的國事犯,被迫在海外流亡。”

“什麽是國事犯?”

孫中山知道英國人信奉基督教,就對柯爾說:“我是中國的基督徒,想謀求改革中國。中國皇帝仇恨基督教,要加害於我。

像我這種情況,英國人民知道了,都會同情的。”

柯爾顯然有些同情孫中山,但仍有點懷疑,又問:“不知道英國政府會不會援助?”

“我想會的,要不,清使館完全可以讓英國政府抓住我交給他們,他們何必悄悄把我騙來囚禁在這裏,顯然是害怕外人知道。”

柯爾猶豫著是否該幫這位中國人,他將事情告訴了使館的女管家霍維夫人。霍維夫人得知此事後,心有不忍,打算暗中幫忙。

孫中山一連幾天沒有出現,使康德黎心中很是不安。一天晚上24 時,康德黎正準備就寢,忽然門鈴聲驟然響起。他急忙披上大衣去開門,卻沒有看到人,隻是在門底下發現了一封信。

信中寫道:

君有友自前星期來,被禁清使館中,使館即擬將其押解回華,處以死刑。君友遭此,情實可憐,如不急起營救,必將罹難。其雖不敢自具真名,然所言均屬實情。君友之名,某知其為林行仙。

林行仙是孫中山的他名。康德黎一看,知道孫中山被捕,大驚失色。他往馬路上望去,透過靜靜飄落的雪花,隻看見一個步履蹣跚的老婦人的背影,她正是霍維太太。

康德黎得知孫中山被囚禁的消息之後,立即展開營救工作。他首先向警察當局報案,請他們出麵幹預。但是警察說,這件事涉及外國使館,他們管不了。

康德黎又找到一個朋友,希望他通過稅務司向中國公使說明,私捕人犯必引起國際幹涉,應該放人。但是,朋友對此策不以為然,拒絕幫忙。

於是,康德黎又找來孫中山的另外一位老師—— 孟生博士——商量。

後半夜2 時,康德黎忽然又聽見有人敲門,原來是柯爾送來了孫中山的親筆信。信中寫道:“我於星期日被綁架到清使館裏麵,將要被偷運到中國去受死刑,請即速救我。清使館已雇好一船,載我回中國去。我沿途將被封鎖起來,不能與任何人通消息。唉!我的大難到了!”信上還要求“照應這個送信的人”。

有了孫中山的準確消息,事不宜遲,康德黎、孟生兩位博士決定連夜分頭行動,孟生去清使館,康德黎去報館,康德黎夫人在家守電話,天亮後負責去葛蘭旅館取回孫中山的行李,無論如何一定要把孫中山救出虎口。

康德黎到著名的《泰晤士報》報館去,希望他們報道孫中山被綁架之事。但是,由於前幾年該報曾經刊發了一封信,後來法庭判決這是一封假信,結果該報被判毀人名譽,賠了一大筆錢。

這時,出於謹慎考慮,他們不敢報道這件未經證實的事情。

孟生博士則直接去了清使館,通知使館綁架事件已經泄露,使其有所顧忌,不敢貿然將孫中山押送回國或者移送別處。

為了防止清使館偷偷摸摸將孫中山押送出境,兩位博士又連夜雇用私人偵探,密切監視清使館的一舉一動。為了萬無一失,他們還特地派了自己的一個學生和偵探一起工作。

10 月19 日一早,康德黎連夜將事情的始末寫成信函,上交給外交部和警方各部門。信函內容包括:自己與孫中山如何相識,孫中山何時來的英國、何時被清使館誘捕,自己和孟生博士營救孫中山的情況。

這時警方也向格來輪船公司調查,確認了清使館用七千英鎊雇用了一艘輪船,準備將孫中山解運回國,才相信事情屬實。

於是,英國外交部的特派員、倫敦警察署的喬福斯探長正式接管此案。

10 月22 日黃昏,《地球報》加印特刊,搶先報道了清使館非法捕人的消息。於是,倫敦各報紛紛報道,清使館、康德黎的住處、葛蘭旅館,擠滿了蜂擁而至的各路記者。

在這種情況下,英國政府決心進行幹預,派代表向清使館進行交涉,英國首相兼外交部長索爾茲伯裏侯爵向清使館遞交了備忘錄,要求清使館按照國際公法、國際慣例迅速釋放私捕的人犯。

10 月23 日,喬福斯探長、康德黎一起來到清使館。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清朝公使不得不釋放孫中山。

當天16 時30 分,兩個看守人員打開了幽禁孫中山房間的門,讓他穿好衣服戴上帽子。孫中山整理好衣服就隨看守走下樓去。

當看到等候在門外的康德黎時,孫中山一下子心頭舒展。

除了康德黎外,還有英國外交部派的人和喬福斯探長等。這時,清朝公使當著眾人的麵,把從孫中山身上搜走的東西一一歸還,並擺出姿態說:“我現在把他交給你們,主要是為了本使館的特別主權、外交權利不受損。”隨即轉過身來對孫中山說:“你現在自由了!”

這一天,清使館成了人們注視的焦點。孫中山剛出門,記者紛紛擁上來,要求他發表談話。

喬福斯探長見此情景,特意安排孫中山乘坐四輪馬車由使館後門離開,直奔警署。有記者竟然攀爬馬車,要求采訪。

孫中山與康德黎一路被一批記者乘車尾隨。為了滿足記者們的急切願望,孫中山在某酒店接受了采訪。這是孫中山首次向全世界公開發表言論。

此後的兩個禮拜,孫中山、康德黎一直忙於應對絡繹不絕的記者,“幾乎舌敝唇焦”。輿論的強大支持,讓孫中山終生對西方的新聞體製充滿熱情。

孫中山重新獲得了自由。從此以後,幾乎全世界都知道中國有個孫中山,是和清朝政府勢不兩立的革命領袖。

孫中山把這段帶有傳奇色彩的經曆用英文寫成書,叫《倫敦蒙難記》,由布裏斯特爾出版社出版,更使他名噪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