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學醫救國

孫中山在拔萃書院、中央書院念書的這幾年,學費仍由他哥哥供給。和許多青年人一樣,那時的孫中山對自己將來的職業和發展方向也曾有過種種的設想。

孫中山讀書的時候,家庭條件相對比較寬鬆,上學的費用是不用發愁的。

父母對於他的人生道路選擇也沒有僵硬的規定,而是給了他較大的自主選擇權。在他們看來,隻要是走正道,孫中山學什麽都可以。

大哥孫眉雖然對於孫中山的人生道路選擇有過一些幹預,比如希望他經商,但是孫中山堅持了自己的主見,孫眉還是能夠理智地做出讓步的。

有些朋友勸孫眉捐個一官半職,讓孫中山走入官場。有些朋友則希望他進神學院,將來做一名傳教士。

對於當官做老爺,孫中山沒有太大的興趣;對於當傳教士,他雖然曾經一度有過打算,但很快就拋棄了這一計劃,決定要為中國人謀求現實的幸福。

在香港求學期間,孫中山一度認為學習軍事可以抵禦外辱,因此他想去學海軍,直接從事保衛國家的實際工作。但是,在1884 年8 月馬尾海戰中,中國花費七年建成的福州馬尾造船廠以及十餘艘兵艦,竟然在七分鍾之內被法國海軍的炮火毀得精光。

這一消息傳來,不僅使孫中山前往投效海軍的報國壯誌無法實現,而且也引起了他的深思。

孫中山有時又想學法律,當一名主持正義的律師。但是,當時的中國連法律學校都還沒有,社會上隻有包辦官司的訟棍,沒有近代意義上的律師,而且清政府當時的法律嚴厲禁止訴訟代理人進行辯護活動。所以,孫中山當律師的打算也就無法實現。

最後,孫中山認為,做醫生可以濟世救人,同時又便於廣交朋友。

說起對於醫學的興趣,其實早在檀香山意奧蘭尼學校讀書的時候,孫中山就萌發過學醫的念頭。

那時,孫中山在攻讀學業的同時,還跟從杜南先生學習中國的語言文化。

有一次,孫中山到杜南的書房去借書,發現書架上有很多醫書,感到很奇怪,就問杜南:“先生書架上擺這麽多醫藥書籍有什麽用?”

杜南引用了宋代名臣範仲淹的一句話展開回答:“‘不為良相,當為良醫。’這就是說,讀書人的人生道路有兩個:一個是從政,將來做一個好宰相,輔助皇帝治理好國家,興利除弊,安天下;一個就是學醫,懸壺濟世,解除黎民的病痛。我也是以此自勉。其實,中國的讀書人,一向在誦讀儒家經典的同時,也花大量的精力研讀醫書,久而久之,不少讀書人也就成了儒醫。”

杜南的這番話給了孫中山很大的啟發。

過了幾天,孫中山又去拜訪杜南,說出了自己對於範仲淹這句名言的體會:“範仲淹的話不全對,不一定等當不上良相才想去當良醫。中國的讀書人,讀書首先是要從政;但是,讀書人並不能很快走上仕途,即便通過科舉考試而走上了仕途,也未必就能掌握國家政權。如果在殫精竭慮想當良相而不成之後再去當醫生,要想當好一個醫生已經為時太晚了。倒不如反過來,先做良醫,然後由醫人而醫國,借醫術為入世之媒。”

杜南感覺孫中山的這個看法很有道理,從此對於這個善於思考的年輕人十分欣賞。

前麵也提到,孫中山在香港讀書時,是中法戰爭進行之際。

香港的中英文報紙廣泛報道了前線的戰況,尤其是對中國將士的傷亡情況,更給予了特別關注。

報紙對於中國將士傷亡嚴重而又缺乏必要的救護人員、救護措施的情況十分痛心,呼籲官府與民間社會應當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合力救治傷員。

這些報道在孫中山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覺得自己有責任去救護他們,他認識到學醫也可視為走上戰場,為國服務。因此,他決定學醫。

於是,1886 年,經由在香港結識的牧師喜嘉理介紹,二十歲的孫中山順利地進入了廣州博濟醫院附屬的南華醫學堂。

博濟醫院是由美國基督教長老會於1835 年在廣州創辦的。

它是東亞地區第一家西式醫院。1855 年開始招生習醫。

1886 年孫中山入學時,博濟醫院的主持人、校長是嘉約翰,開設的課程有內科、外科、婦產科、眼科、藥學、化學、生物學等基礎課程。學校所使用的教科書,大都是該院自己組織翻譯的,有《人體新論》《化學摘要》《內科書》《婦科精蘊》《皮膚新編》《眼科摘要》等。

博濟醫院男女並招,實行男女同學。這在當時的中國是一個相當勇敢的舉動,因為,中國的儒家倫理講究的是男女有別、男女授受不親;甚至大夫到有身份的人家去給婦女看病,大夫與女病人之間也是不能直接見麵的。

博濟醫院雖然是男女並招,但是也不敢走得太遠。為了照顧中國男女有別、男女授受不親的傳統習俗,學校又規定男女一起上課時,男女生必須分開來坐,男女生的座位要用幔帳分隔開來。

學校開了婦產科的課程,男生也可以學習這些課程,但是,學校卻規定男生不能參加婦產科的實習。

有一天,學校進行婦產科實習,老師隻帶女生去而不讓男生去,孫中山就此向老師提出了異議。老師做不了主,對孫中山說:“不讓男生參加婦產科實習,這是學校的規矩,我不能更改。

你要是想參加的話,必須要經過校長的批準。”

於是,孫中山就去找校長嘉約翰建言:“學生畢業後行醫救人,遇有婦產科病症也要診治。為了使學生獲得醫學技術,將來能對病者負責,應當改變這種不合理的規定。”

校長嘉約翰是一個思想相當開通的人,他對孫中山解釋說:“學校之所以有這樣的規定,是因為學校是辦在中國境內的,還是要尊重中國儒家的禮法與習俗的。這樣我們在廣州才能立得住腳。”

孫中山對這一解釋不以為然,他對校長說:“我們學醫的目的就是要治病救人,病人不分男女,我們都應當診治,救人是不能分男女的。假如一個男醫生遇到了一個女病人,他能夠不看病嗎?一個男醫生遇到婦女生小孩子時,他能夠說,自己是男人,男女授受不親,所以自己不能去服務嗎?因此,學校應當對學生與病人負責,應當使學生具備相應的醫學素養與技術,以便他們能夠更好地為患者服務,不應當過分遷就傳統習俗。”

校長覺得孫中山說的有道理,於是就修改了這一不合理的規定。從此以後,男生可以參加婦產科的實習了;另外,男女生在課堂上的那一道幔帳也被撤走了。

在廣州博濟醫院附屬的醫校學習了一年後,1887 年秋天,孫中山轉學到了香港西醫書院(是一所大學),這年他二十二歲。

香港西醫書院,是香港著名人士何啟(祖籍廣東南海,生於香港,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早期維新思想家)和幾個英國醫生在代理香港總督以及當地中英人士的讚助下,按照英國大學醫學院製度創辦的醫科專門學校。它不僅設備優良,各科教師都是受過正規教育與訓練的醫生和學者,在當時可謂是將香港當地的中英醫學人才匯聚一堂。

孫中山不僅刻苦學習書本知識和專業課,還積極參加各項課外活動,注意全麵培養自己的能力。孫中山學習成績好、人緣好,加之年齡較大,所以同學們推選他為班長,老師們也很喜歡他。老師們外出診病時,常常帶孫中山作為助手出去陪診,這樣無形之中他又得到了比一般同學更多的學習機會。

在眾多老師中,康德黎博士尤其器重孫中山,對孫中山的影響最大。康德黎認為孫中山為人誠實、勤奮好學,不論在學習方麵還是在日常生活方麵,都是其他同學的模範;所以,曾讓孫中山直接參與自己的科研項目。

孫中山在檀香山、廣州、香港先後四次求學,每次都曾勤工儉學,一直十分注意培養自己的自立能力。

1892 年7 月23 日,孫中山以優異的成績在香港西醫書院畢業。

經過西醫書院五年的學習,孫中山不僅係統地接受近代西醫知識,成為一名熟練的外科醫生,更重要的是他係統地接受了近代科學的訓練。近代科學強調以實地觀察與親自試驗作為研究萬事萬物的基本方法,這對於孫中山一生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