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了第一次海外學習生涯

夏威夷群島原來是由波利尼西亞人居住的,“夏威夷”在波利尼西亞語中是“原始之家”的意思。1778 年,一位英國探險家航行到那裏。此後,英國人就在那裏傳教、經商,後來又設立了郵局。自19 世紀50 年代起,美國就認定夏威夷是它向太平洋擴張勢力的跳板,因此決定要逐步吞並夏威夷。自1861― 1865年南北戰爭以後,美國的勢力就逐漸侵入夏威夷。自此以後,夏威夷逐漸失去了獨立地位,成了美國的附庸。美國的侵略激起了夏威夷人民的極大憤慨,反美情緒日益高漲。

1882 年秋,夏威夷國王環遊世界後,順應民心地提出了“夏威夷是夏威夷人的夏威夷”的口號,民氣高漲。當地華僑中不少人也支持夏威夷人民的反美鬥爭。

可以說,夏威夷人民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反抗殖民統治的鬥爭,給年輕的孫中山上了最好的一堂政治課。他聯想到中國遭受帝國主義侵略的事實,逐漸萌發了反對殖民主義、要求民族獨立的思想……

奧阿厚學校是夏威夷的最高學府,在這裏畢業以後,如果還想深造,就隻好去美國上大學了。孫中山當然願意深造,他在心裏盤算著自己的未來。但是,事情很快就發生了變化。

無論是在意奧蘭尼學校,還是在奧阿厚學校,宗教教育都是學校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學校的師生大都是教徒。學校不僅專門開設了《聖經》課——由主教親自講授,而且要求學生早晚在學校教堂做禮拜,星期天還要到校外教堂去做禮拜。在這種教育環境中,孫中山逐漸對基督教有了信仰。孫中山經常研究教義,與別人討論教理時也滔滔不絕。學校的華人同學多已成為基督教徒,孫中山也想接受洗禮入教。

有一天,孫中山跟大哥說:“同學們都受洗了。”

不等孫中山說完,大哥就瞪起了眼睛:“怎麽,你是不是也想受洗?”

孫中山默默地點點頭。

大哥生氣地說:“這不行。你不要忘記,你是一個中國人,不能什麽都學洋人。”

那個時候,夏威夷的華人已經因為宗教的問題而分成了兩派,孫眉是站在相信傳統的一邊。孫中山不敢反駁哥哥,可是並沒死心。他雖然不再提受洗的事情,卻開始積極地參加宗教活動,每個星期天都到教堂去做禮拜。

那時,檀香山的華僑中信仰關雲長的人不少。有一天,孫中山將孫眉掛在廳堂內的關帝畫像扯下來,對職工們說,關雲長隻不過是三國時代的一個人物,死後怎能降福於人間、替人們消災治病呢?生了病應該請醫生治才是。

孫中山的這些言行被反映到孫眉那裏,自然引起他的強烈不滿。最初,孫眉還能容忍弟弟的這種行為。

但是,孫中山從學校回到家裏後,總是批評工友們信仰中國傳統的民間諸神的不當,並向他們宣傳基督教義,日益引起工友們的不滿。

牧場中的一位姓楊的管賬先生對孫中山的這些言行最不能容忍,他一再在孫眉麵前告孫中山的狀,說孫中山無君無父,擾亂場規,煽惑工人,甚至以辭職相威脅。

這一切,孫眉看在眼裏,急在心中。他的本意是將弟弟培養成經商方麵的人才,但眼前的情況卻與自己的初衷相反。

同時,孫眉又怕父親責怪他沒有管好弟弟。他覺得弟弟越來越像洋人了,可他不能把弟弟培養成小洋人。但是,弟弟一天天長大了,他也不好深管。於是,他給父親寫了封信,征詢父親的意見。父親當然也很生氣,叫孫眉趕緊把孫中山送回國。

孫眉把父親的信交給孫中山說:“父親的意思是讓你回國,你看怎麽辦呢?”

孫中山一邊看信,一邊聽著哥哥說話,沒有回答。

孫眉望著眼前的弟弟,十分婉轉地勸說道:“你現在所受的西洋教育也差不多夠用了,你又不想做生意,我看你還是回國念書吧!”

孫中山心裏雖然百般不情願,但也無話可說,隻好同意。他說:“既然父親和大哥都讓我回去,我自然沒有話說。”

孫中山知道,他在這裏念書,學費都是大哥供給的,他不能不聽大哥的。

孫眉心裏也明白。他把在檀香山的一部分產業過到孫中山的名下,作為孫中山將來繼續念書或成家立業的基金。對這個不安分的弟弟,當哥哥的可以說是盡到了自己的責任了。

近代的基督教是經過文藝複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以及近代西方政治進化的一再衝擊和影響的基督教,本身就是近代西方文化的重要內容。

接觸並信仰基督教,使孫中山受到了基督教的救世觀念——特別是其中的“平等”“博愛”思想——的影響。

1883 年6 月,十七歲的孫中山就這樣心有不甘地結束了自己第一次海外學習生涯,自檀香山起程回家鄉。但是,這時候的他,再也不是幾年前初出家門的、以怯生生的目光好奇地打量著周圍世界的那個鄉村孩童了。

孫中山接觸並且初步了解了一個與傳統中國完全不一樣的世界,接受了與中國傳統的私塾教育大不相同的西方教育,他的眼界、知識、觀念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對於一些原來他看到而且不滿意的事,他現在初步找到了批評的武器;對於一些他原來以為想當然的事情,現在也發生了疑問。

說到這幾年對於自己的影響,孫中山曾經在1912 年說:我幼年時候,在家鄉的村塾從老師讀書,所學並不多,讀了幾年書,不過是略識得幾個字而已。

過了幾年後,有機會到檀香山,進入了西方的學校學習,看見那裏的教育方法遠比家鄉村塾的教學方法要好。

因此,每每在課餘時間與學校裏的中國同學談心,言談之間不由得就產生了“改良祖國,拯救同群”的願望。那時候的心情就恨不得使中國所有的人都能脫離苦海,都能過上快樂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