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埃及人的“拖延症”

中小學時,大家的暑假作業都什麽時候做呢?

◎ 在暑假之前做完

◎ 在假期前半完成

◎ 每天抽時間做

◎ 暑假結束前集中做

◎ 不做作業

該做的事情常常不自覺地往後推遲。這些應該做到的努力卻不做或者推後的行為傾向叫作“拖延”,它已經成了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筆者是“暑假之前做完”這一類,不過會做得就有點馬馬虎虎,字寫得不好看,計算式的寫法也很敷衍。總之隻是以盡快完成為目標的。這是一個不好的例子。

當人們麵臨一個課題需要持續很長時間卻無從知曉如何能完成時,就會不由得拖延。比如,大家現在正在讀的這本書,即便是筆者這個小時候“在暑假之前做完作業”的人,從構思內容到開始寫也是花了相當多的時間。這也算是一種拖延行為吧。

相反,如果是可以立馬完成的課題,自然沒有必要向後推遲,而如果是多次做過的課題,由於可以預見到未來的發展,則計劃也變得很容易完成。筆者也常常推後需要花費很長時間的工作,優先完成緊急的工作(然後獲得滿足感)。

據說人類的“拖延”可以追溯至農業發展的早期。彼時人類所設定的“截止日期”為在每年固定的時期播種、收獲作物。四千年前古埃及人的楔形文字在關於農業的表述中還保留了這一些文字表示“拖延”的意思。

據說有研究探討了拖延不做課題的原因,大學生的拖延行為的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麵。

第一,因不太感興趣而優先他事。這說的是對於該著手研究的課題,不由得自己想要優先做其他事情。

第二,肯定和容忍拖延。即便是推遲做課題,但人們也會覺得會在不得不做的時候冒出好的想法,短時間內集中做有利於做好工作。

第三,是認知課題的難度。即便懂得課題內容,還是不懂從何做起,認為內容太難。

拖延與五大性格特性的關聯見表16。

拖延與五大特性的突出關聯是神經症性高、外傾性和盡責性低。內向,感情波動較大,自律不足——拖延的人被描繪成這樣一種人物形象。拖延與盡責性之間的負相關是自然的,它是與毅力、延遲滿足等相反的心理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