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勝“棉花糖誘惑”的孩子
麵前有1萬日元。現在也可以獲得這筆錢,但是一年後可以獲得1.2萬日元。你會如何選擇呢?
或許有人會認為這也要取決於金額大小。
那麽,假如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現在獲得100萬日元,另一個是一年後獲得120萬日元,你會如何選擇?或者現在獲得1000日元,一年後獲得1200日元你會怎樣選擇?
當將來有可能獲取更大的利益時,忍受眼前立馬可以獲取報酬的**的傾向叫作“延遲滿足”,這個概念,因美國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在 20世紀60年代開展的一項著名的實驗而受到矚目。
米歇爾以4歲的兒童為對象,做了一個讓他們忍受棉花糖**的實驗。他將孩子們分別帶入房間。房中有一張桌子,桌上放有盛在盤中的棉花糖,盤子邊上放著電鈴。
“我一會兒會稍微離開一會兒。但是我回來之後你可以吃棉花糖。我回來之前,如果實在想吃,請按鈴,這樣的話,我就會回來,你就可以吃棉花糖了。假如你能在我回來之前一直不按鈴等著,我會給你兩個棉花糖。”
實驗人員這樣告訴孩子之後就離開房間。
實驗時間為15分鍾。在此期間,孩子們拚命想要努力忍受不吃棉花糖。但是其中也有孩子吃掉了棉花糖。
該實驗過了十年後,米歇爾獲得了對當年參加實驗的孩子們的追蹤調查的機會。
結果顯示,那些忍到最後沒有吃棉花糖的孩子比沒忍住的孩子更能抵禦**,注意力集中,不容易渙散,更有自信,抗壓力強,少有逾矩行為。這些孩子學業成績優異,學曆高,肥胖率低,藥物使用及吸煙率低,他們被父母及老師評價為問題少、發展好的青年。
這一調查結果被報道之後,以前開展的棉花糖實驗也受到了關注。事實上,這個實驗並非僅用棉花糖做了實驗,但是後來由於報道該實驗的報社記者將其命名為“棉花糖實驗”之後,便傳遍了全世界。
我們身邊就有很多刺激各種欲望的物質與信息,我們常常需要對抗這些刺激來生活。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天都需要忍受棉花糖的**。大人們每天也都在重複著延遲滿足,其程度有個體差異。
於是為了把握個體差異,有人嚐試通過提問項目來對延遲滿足進行測定,標準是通過食物、身體、社會、金錢、達成這五個方麵來測定。
食物方麵包含忍受不吃垃圾食品以及控製食量,身體方麵包含忍受對健康不利的欲望,社會方麵包含考慮他人、避免自我中心的行為,金錢方麵包含忍著不購物以及要進行財務管理,達成方麵包含專注於目標以及課題。
延遲滿足與五大性格特性的關聯如表11所示。雖然在滿足延遲方麵的關聯各有不同,但其整體特征是盡責性高、神經症性低。
按不同方麵來看,結果顯示外傾性與達成、社會方麵的關聯,以及開放性、宜人性也與社會方麵的關聯都比較大。但基本上無論在哪個方麵,都有一個共通的點,就是以神經症性低與盡責性高為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