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類型的好奇心

“哎,這個是怎麽回事?”小孩對自己在意的事情會一個接著一個地發問。雖然說每個問題對於孩子的教育而言都是很重要的機會,應該好好回答,但有時對於撲麵而來的問題也是招架不住,在忙碌的日子裏,要一一詳細作答會非常辛苦。

在上下班的電車上,很多人都盯著手機屏幕看。有人在玩遊戲,有人在讀漫畫,有人在標示社交網絡的時間軸,也有人在盯著新聞網站,也有人在搜索。一旦搜索自己在意之事,就會連鎖地一個個看鏈接、檢索……不經意間你會意識到時間已經過了很久。

人們會想要了解事物,而成為該原動力的心理因素就是“好奇心”。好奇心大體分為兩個側麵,這已經較為明確。

一種好奇心是,開門前會想“門後麵有什麽呢”,在書拿到手裏前會想“這本書裏寫了什麽呢”,點開鏈接前會想“寫了什麽呢”。這些行為所代表的是“發散好奇心”。這是對未經曆過的事情感興趣,或者想要探索未知的事情。大家對好奇心的一般印象也許就是“發散好奇心”。

另一種好奇心類似於查文獻時想“這個作家的成長背景是什麽”“想學學這門語言”——無論將來是否有用——就是想做做看。“想了解這個電影的拍攝方式”時進行深度查閱。這種好奇心叫作“特殊好奇心”。它類似於深入挖掘一定目標的探索方式。

發散好奇心與特殊好奇心的興趣方向有所不同。發散好奇心拓展幅度,探索更廣範圍的知識,而特殊好奇心則對知識進行深入挖掘,掌握一些別人不知道的知識。

兩種好奇心與五大性格特性的關聯見表7和表8。

發散好奇心與開放性有很高的正相關,另外,雖然比開放性低,但是它與外傾性之間也存在較大的正相關。開放性與外傾性可以被納入靈活性這一更大的性格框架重,因此剛好反映了認知的靈活性、對各種現象的欲望以及慣性的強度。

另外,特殊好奇心雖然也與開放性呈正相關,但相關性不是很大。以前的研究顯示,相較於性格,這種好奇心與認知性結構(對事物進行合理的解釋、不模糊的傾向)有更大的關聯。它與想要解決事物的矛盾的動機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