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聊天、開朗、社交性……

問卷調查是用語言來詢問的。那麽應該用什麽樣的語言呢?

通過語言詞匯可以表現出一個人的些微性格特征。當然有些人的特征或許無法語言化。但是假如它是明確的且為眾多人所具有的特征,則應該可以用語言進行表達。

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世界範圍內都有基於上述想法而從詞典中抽取並整理能夠形容人性格的語言詞匯進研究。

其中,美國心理學家奧爾波特與奧德伯特從詞典中抽取1.8萬個形容人的詞語進行了整理,並製作了一個適合表現性格的有4504個詞的列表。

說到這裏,有的人會認為“性格用語竟然有4504個詞”,也有人認為“隻有4504個詞”。那麽,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是如何表達自己與周圍人的為人的呢?會不會有人能夠熟練使用幾千個詞來表達自己呢?也許最多幾百個詞,說不定連幾十個都用不上。這樣一想,大家就會覺得4504個詞量是相當多的。

將詞匯挑出之後,下一步是整理。將相同意思的詞匯進行整理。“認真”“誠實”“耿直”“率直”等在意義方麵有著微妙的區別,但是大體可以歸納為表示同樣人品的詞。

此外,“開朗”與“陰鬱”意思相反,可以進行歸納。如前所述,特性論的性格表現是使用“量”來表示的,因而開朗程度較低的“量”表示“陰鬱”。

整理既有“大概這樣可以”的直覺性的方法,也有按詞典的意思進行的方法。心理學家所采用的整理方法是一種統計學的方法,他們調查這些詞在實際中能夠在多大程度上表現自己與周圍人。

一個人的為人,可以用多個詞匯進行表達。好多人用從詞典中抽取的詞匯列表(當然,這並非全部使用4504個詞,而是將其簡化為100到幾百詞匯的一個列表),對自己及其周圍人進行評定。

於是,出現了這樣一個結果:一方麵存在一種傾向,即意思相近的詞匯易被同時使用,而意思相反的詞匯不會被同時使用;另一方麵,意義無關聯的詞匯會出現相互參半的情況,有時會一起使用,有時又不一起使用。

例如,“愛聊天”“開朗”“活潑的”“社交的”“積極的”之類的詞匯應該會出現這樣的傾向——它們會被同時用於表現充滿活力的外向型的人,卻不會被用來表現內向型的人。

大量收集這些數據,輸入電腦,做統計,尋找相似度,就可以找出單詞之間的“一致性”,再對這個“一致性”賦予一個新名稱,將其用作為“性格特征”。

如今人們進行的統計分析,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之前是無法輕易開展的。心理學的發展與計算機、統計處理方法的發展緊密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