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說明

本書原名為《誰承擔後果——中央情報局與文化冷戰》,其實也可視為美國文化冷戰史,因其所描述的時間跨度起自二戰結束直至蘇聯解體,史料豐富翔實,從正文後所附的注釋和資料來源即可見一斑。作者弗朗西絲·斯托納·桑德斯(Frances Stonor Saunders),是一位居住在倫敦的文獻紀錄片獨立製片人。她從開始研究到成書,曆時七八年,輾轉各地,查閱大量資料,遍訪尚在人世的當事人,可見其態度之認真。由一個外國人來寫美國,大概較少偏見與局限,猶如法國人托克維爾所著《美國的民主》和英國人詹姆斯·布賴斯之《美國政體》(The American Commonwealth,此書似尚無中譯本),反倒被世人視為研究美國的經典讀物,本書從總體上說也較為客觀、理性,觀察敏銳而細致,可信度也較高。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世界(主要是西歐,也包括美國)的知識界普遍減少了對蘇聯的偏見,思想上明顯左傾,共產黨力量壯大,甚至盛傳意大利共產黨可能執政。美國為了遏製蘇聯向西“擴張”,抵製共產主義對西方的影響,發動了長達數十年的冷戰,這已是大家都熟知的史實。不過,一般的論述都偏重於政治、軍事領域,較少涉及文化藝術領域,而本書恰恰將注意力集中在這個領域。通過作者的詳盡論述,讀者會看到美國為進行這場特殊的戰爭,耗費了多少金錢,網羅了多少人才,費了多少心計進行策劃和組織,涉及多少不同的文化藝術種類,又有多少世界名流卷入其中。透過這些觸目驚心的論述,讀者不難體會到意識形態的對立和衝突確實根深蒂固,並可以進一步認清當今一些美國人,尤其是決策者和政客仍擺脫不掉冷戰思維的本質。

盡管從總體上說,本書還算客觀,但作者畢竟是西方人,在書中援引事件、資料和進行評論時顯然還是出自西方人的立場和觀點,這是難以避免的,也是我們不必苛求於作者的。相信我國讀者自能分辨,毋庸編者贅言。

本書正文部分,頁下注均為譯者注,原文(包括《前言》《後記》)中的注釋,一律放在書後。原書後附有資料來源及采訪記錄,我們隻選譯了部分資料來源,采訪記錄,以其多人名、地名,未譯。

在本書出版過程中,我們進行了認真的編輯加工,力求譯文的完整、準確,但仍難免有不當之處,敬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