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教堂的統治結構
一個半小時的禮拜結束了,參與者開始分班活動。休斯敦第一浸信會雖是龐大的教會組織,但其內部按照教徒的不同身份和興趣等化整為零,開展活動,讓每個人都有麵對麵溝通的機會。
比如本章開頭提到的牧師蒙頓,他負責組織的是由未婚者和離異者組成的班組。單身男女聚在一起更容易迸發強烈的婚戀火花。他們不僅一起學習《聖經》,而且每周都為這些善男信女舉辦聯誼活動、懷舊派對和體育比賽等。
“其實我剛才還在婚禮現場呢!我每年都要為100對新人主持婚禮。”
我采訪他的那天晚上,蒙頓正在休斯敦郊外的一家餐廳裏主持舞會。從30歲到50歲的中年男女在樂隊的現場伴奏下跳著集體舞。開始時大家還有點怯生,隨後的氣氛漸漸融洽,大家的臉上也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參與者不一定是休斯敦第一浸信會的信徒。“我平時在別的教堂參加活動。今天到這兒來,最好能夠結識幾個新教友。”來自其他教會的一位女教徒說。
“時代變了,如今什麽事兒都變成了數據,人就坐在身邊,卻也用短信和他聊天。其實,渴望正常交往和互相走動的人越來越多。看來教會的存在價值今後應該越來越大。”蒙頓預測道。
一般說來,福音派重視家庭,信徒娶妻生子後也讓孩子參加教會活動。為單身者創造見麵的機會並不隻是滿足信徒的需要,從教堂的可持續經營來看,這樣做是出於順勢發展的戰略考量。
分班活動不僅有單身者,組織者還根據信徒的具體屬性細分為“30歲以上的中年已婚者”“56歲到75歲的已婚者”“信眾之間”“幼兒園小朋友之間”“小學生之間”等不同類別的班組,達到“大小並舉”的目的。
巨型教堂需要有格雷格·馬特這樣的資深牧師作為自己的公關形象代言人。但是,隻靠他一人的力量不可能讓全體教徒和睦相處。因此,將教徒們細分為50~100人的班組,再配備一名牧師擔任班主任。如此這般,讓教徒們感覺親切,仿佛置身於自家小鎮的教堂。總之,這裏給我留下的印象是,一座巨無霸的教堂懷抱著無數個小教堂。
在傳統教會的信徒越來越少的今天,為什麽巨型教堂的規模還在不斷擴大?其中的一個原因是人口動態發生了變化。
20世紀60年代以後,美國南部地區的工業化一路發展,大量工人從中西部和北部擁到這裏。隨著他們的到來,城市郊區建起了大片住宅。在城市發展的進程中,教堂的大規模建設與城市的發展同步進行,當城裏的商業街走向衰落,郊區的大型購物中心拔地而起的時候,教堂也已經升級為停車設施完備的大型宗教場所,讓那些遠離家鄉教堂的人們趨之若鶩。
這種局麵的形成,當然離不開巨型教堂付出的“企業式努力”。
許多巨型教堂為周末仍然上班的教徒著想,在周日舉辦多場禮拜的同時,平日的禮拜活動也采取一些體貼入微的親民舉措。有的教堂設立臨時托兒所,讓帶小孩的教徒安心做禮拜。有的教堂還向移民無償提供英語服務、醫療救助,開展如何辦理在美簽證的法律谘詢活動。在美國,免費提供醫療服務對移民來說善莫大焉,哪怕是早期的簡單治療。
教會靈活開展職業培訓的積極性也非常高。休斯敦第一浸信會教堂以班為單位為教徒們建立了“臉書群”“照片牆”等。牧師馬特發表的演講能夠立刻作為視頻上傳到教會的網站和臉書,教會所做的這些事情與企業文化如出一轍。
從側麵來看,巨型教堂重視的似乎不是信仰,而是在幫扶窮人和團結友善方麵力圖發揮更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