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和最壞的問題

霸淩在男孩的生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霸淩被定義為故意的騷擾、虐待和暴力,霸淩的形式可能包括電子、書麵、口頭或肢體接觸。總的來說,2~17歲的兒童中有13%經曆過霸淩。在2013—2014學年,有36%的人受到過嘲笑或情感上的欺負。男孩被欺負的次數通常是女孩子的2倍,而且男孩所受的霸淩有一個更明顯的特點就是針對身體。

學校是霸淩發生的主要場所。根據一個領先的健康政策組織——凱撒家庭基金會(Kaiser Family Foundation)的一項研究,在12~18歲被霸淩的人當中,有80%的人說他們是在學校裏被人欺負的。據報道,近1/10的學生上一年在校園裏打架鬥毆,適者生存的風氣會影響校園文化。體型更壯大、性格更刻薄、更好鬥的男孩在打架鬥毆事件中占主導地位。

有關被欺負的影響的研究發現,有6%的學生們有一天或幾天不上學的經曆,因為他們覺得不安全。學生們學會了在學校避開一些沒有監督的地方,比如更衣室,或者避開某些活動,比如換教室。被欺負的男孩自尊心會受挫,朋友也少了,並被看作是軟弱或不合群的。外界對男孩的羞辱通常帶有反同性戀誹謗。被欺負最常見的回應就是打架。除了霸淩可能造成的傷害及其後續的影響之外,被霸淩者更容易出現心身疾病、抑鬱、焦慮、睡眠障礙,以及越來越多的學業上的問題。

兩位英國教師喬納森·索爾茲伯裏和大衛·傑克遜,在他們的書《挑戰男子氣概:和青春期男孩相處的實用方法》(Challenging Macho Values:Practical Ways of Working with Adolescent Boys)中描述了高中學校文化:許多學生在學校、俱樂部和大學的日常生活中都在經曆暴力。課間休息時的走廊、教室、廁所、自行車車棚後麵,所有這些地方都可能是潛藏著威脅和恐嚇的地方。在他們看來,校園霸淩代表了“男孩想要更有男子氣概而做的折騰和努力”。索爾茲伯裏和傑克遜補充道:“在男孩的生活中,力量和脆弱之間是有聯係的,關係到他們如何努力用自己的方式來抵抗他們對焦慮、依賴和自身弱點的恐懼。”

不幸的是,霸淩會導致長期問題,比如違法犯罪、人際關係問題和就業問題,以及濫用毒品問題。從受害者的角度來說,受到威脅時如果不反擊通常會讓男孩麵臨更大的風險。研究人員還發現,哪裏存在恃強淩弱的文化,達爾文規則就適用於哪裏:如果一個男孩看起來很弱,那麽別的男孩就會試圖欺負他。如果一個男孩表現得很強壯,他就可能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