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身體
在犧牲身體的健康受人稱讚的情況下,我們該如何幫助男孩們照料好自己呢?對男性來說,在拳擊比賽中想要顧及自己身體的感受,在最大限度挖掘自己潛能的時候不要讓自己太過疲憊或者受傷,這都是一些違背我們的文化觀念的想法。這樣的方法使得男孩們的父母擔心,是否孩子會因此變得軟弱呢?研究人員在研究了培養技能、耐受力和勇敢品質的過程後,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結論。教練喬·埃爾曼說,了解自己感受的男孩們能更好地融入圈子裏,並達到自己的最佳狀態。“一幫兄弟們”在一起可以讓他們明白每個成員都是整體的一個組成部分,大家要互相關心,誰也不要掉隊。
如果青年男性能區分體育運動帶來的負麵影響和正麵影響,那麽他們就可以解開自己心頭有關男子氣概的心結。根據研究人員的調查,那些對身體疼痛置之不理、追求更高極限,或者帶傷比賽的男孩,很可能內心認為,大家就希望他們這樣做。在很多人看來,勇氣就是不明智的自我犧牲。
而合理正確的觀念應該是,人之所以為人,核心就在於身體。關心它的感受,為它的能力而興奮,這樣的方式會為我們的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很多時候,男孩們會在運動中遭遇到自己技能和耐力方麵的極限,這會幫他們建立一種關於成長的思維定式。他們學會了如何去適應自己的身體,然後再慢慢地擴展自己的極限。他們逐漸明白了,生活不是要通過抑製自己的缺點來掌控自己的身體,而是要發掘新的技能。
前橄欖球運動員、運動社會學家丹·薩博倡議大家要關心男孩的身體健康,他建議父母和其他人要給男孩傳達反文化的觀念:“要做自己身體的夥伴。”他敦促教練和父母幫助男孩關心自己身體的疼痛,而不是以此為榮。在男孩們受傷的時候,賽場邊上的他們有很多機會去施以援手。然而,很多時候,他們聽到的是“忍住!”“不要哭!”。
在學校裏,舊的觀念認為,優秀的男子漢就是要在訓練時控製身體的疼痛和極限。然而,教練喬·埃爾曼和運動社會學家薩博卻把品格培養放在了訓練工作的核心。埃爾曼一開始就提醒男孩們要珍惜自己的隊伍,要關愛隊友。他的話提醒孩子們,在自己的身體達到極限的時候,要相信自己的本能。在他們關心自己的身體時,要獎勵他們,而不是通過更嚴格的訓練來壓榨他們,或者要求他們去自我克製。
在男孩們身體疼痛時該怎麽做呢?我向那些堅持傳統男子氣概的父母提個簡單直接的建議:千萬不要對他的抱怨置之不理,也不要讓他自己去減少痛苦。相反,無論疼痛是否明顯,父母們一定要表達關切。如果男孩們感覺不舒服,父母一定不要驚訝。男孩自己會因為需要他人的關心而感到羞愧,因為他們會認為自己軟弱,自己的堅強受到了質疑。但是媽媽和爸爸要表達自己的同情和支持,因為他受傷了,並要求他說出自己的感受,而且無論他說什麽,父母都要有耐心。這樣,男孩才會相信父母是真的關心自己的感受。同時父母的做法也向他表明,他不需要去獨自默默忍受。
很多人認為,男孩的身體就是可以培養的獲勝“工具”,這種觀念是對完整性的一種破壞。如果男孩們學會了視自己的身體為機器,那他們就不會努力去保持自己身體的完整。他們會認為,身體所承受的傷害都是可以忽略和輕視的現象,是合理的行為。一旦他們習慣了這種工具化和物化的方式,他們就不大可能對他人的痛苦感到同情,因此就可能對別人施加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