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壓力源自大腦的感覺

學會向壓力認輸

在生活中,我們時常會感受到各種壓力。也就是說,人隻要活著,就肯定會感受到壓力。

無論是學生、老人,還是上班族、家庭主婦和自由職業者等,都會在生活中感受到壓力,無一例外,隻是壓力大小不同而已。

而一說到壓力,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工作壓力、人際關係中的不愉快等,這些都是精神上的東西。其實,熱和冷、痛和癢、空腹和口渴、睡眠不足和疲勞等,這些也都是壓力。我們隻是習慣性地把其中有關身心的不快認定為壓力。

其實,除去工作繁忙的人和有煩惱的人,那些看起來很悠閑的人,以及過著人人都羨慕的生活的人,隻要他活著,肯定都會感受到某種壓力的。

那我們應該怎樣去應對壓力呢?

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是世界上第一個研究這個問題的人。他以生為“苦”,大徹大悟。

如果按照字麵上的意思來理解,“苦”解釋為“痛苦”,會讓人感覺人生隻有痛苦,而容易產生厭世的負麵情緒。如果把“苦”解釋為“壓力”,那就能更好地理解了。

釋迦牟尼在出家後進行了各種苦行的修煉,直到6年後,他意識到苦行並不能拯救人,才停止了修煉,而在菩提樹下寂靜坐禪,有了新的領悟。

可是,釋迦牟尼為什麽要進行長達6年的苦行修煉呢?

我的理解是,釋迦牟尼在這6年的時間裏,和壓力進行了徹底的戰鬥。可以說,他是用自己的身體在做“壓力實驗”。

釋迦牟尼大概是認為,如果徹底地折磨身體,會激發人體內克服壓力的潛力,抑或是,不斷地麵對無法想象的壓力,人體自身會產生對壓力的“免疫力”。

但是,他最後失敗了。

釋迦牟尼6年的苦行修煉結論是,不管花費多少時間和精力,人都是無法打敗壓力的。

但是,他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他沒有因此而放棄。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釋迦牟尼有了重大的領悟—無論是何種的“苦=壓力”,都不會一直持續,正如佛教所說的“諸行無常”:一切都是變化無常的,壓力也不例外。如果腳趾不小心踢到衣櫃的邊角,當時會有劇烈的疼痛感,但是隨著時間慢慢過去,疼痛感也會慢慢減輕,直至消失。

壓力既然會消失,不如暫時相伴,也不必跟它硬碰硬。這就是釋迦牟尼所到達的境界。

也許,有人要說了,這是很消極的態度。但是,這也是釋迦牟尼長達6年的苦行修煉結論,值得我們認真對待。

麵對壓力時,有些人能好好地應對,而有些人則會被壓力所打倒,其中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人是否意識到“壓力是可以戰勝的”。不得不說的是,隻有意識到了這一點,才能真正地“承受”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