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和焦慮的少年

英國惠靈頓大學的校長安東尼·塞爾頓(Anthong Seldon)在他最近一期的報紙專欄裏評論道:“在中學生和大學生中,抑鬱和高度焦慮的狀況……已經到了流行爆發的程度。一位倫敦哈利街的精神科醫生稱,他去年接診了來自同一班級的5名需要幫助的學生,他們的學校在倫敦具有‘很高的學術聲望’。在大學裏有如此多的學生感到學業難以應對,這難道不讓人感到吃驚嗎?美國一些最新的研究表明,45%的大學生都表現出嚴重的抑鬱征兆,這太讓人難以置信了。”4

最近有本書,寫的是關於“一代有著疏離感和不快樂的孩子們”,臨床心理學家馬德琳·萊文(Madelin Levine)在書中描述了她在接診過程中的觀察,這些受困擾的青少年常常感到內心很空虛。其中一些青少年表現出嚴重的自毀行為,例如,一個15歲的女孩真的將“空虛”兩字刻在了左前臂上。經過媒體的大量報道,類似“割腕”這種行為已經引起了父母們的注意,幸而這隻是相對較少出現的現象。這裏我們更加感興趣的是,萊文對那些問題並不是很嚴重的孩子的觀察,他們帶著典型的少年式憂慮來尋求她的幫助。“其中很多青少年”,她寫道,“都很擅長假裝表麵上一切正常。”他們會抱怨焦慮感和空虛感:“他們真的不開心”。他們對於任何事情都沒有熱情,在每天的生活中很難找到樂趣。他們用來描述焦慮的話語包括:“無所事事”“不知道為什麽就是不開心”,以及說得最多的“總覺得內心缺了點什麽”。5

觀察者注意到,即使是這些青少年中已取得最優異成績的孩子,他們在早期取得成功的事情上也缺乏持續的投入,這讓人感到有些不解。《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教育專欄作家勞拉·帕帕諾歐(Laura Pappano)在最近的一篇文章裏記述了一群成績頂尖的學生,她稱他們為“超人學生”,由於他們已經在中學時期取得如此多的成績,以至上了大學後發現有些讓人感到失望,幾乎沒有什麽挑戰能讓他們維持興趣。一位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作為對此的回應,把時間都花在了打水球、玩飛盤、上網以及看電視上。

作者的觀點是,受外界對學生期望逐步提高的影響,就長期興趣而言,一些最聰明的學生可能過早地取得了過多的成績。此外,這些學生在進入大學後,會對不再給學生施加壓力的教育體係提出質疑。她引用一位高等教育管理人員的評論:“為了讓孩子進入大學,我們逼迫他們做了那麽多的事情,那麽在他們進入大學之後,他們要做什麽?”

但對此我有不同的觀點:如果這些聰慧的學生,能夠清楚地認識到自己想要取得的成就“是什麽”,以及“為什麽要取得這樣的成就”,那麽他們在大學期間就不會失去動力。如果他們能夠從早期的艱苦努力和取得的成就中發現比成績和獎項更為深層的目標,那麽在他們進入大學時,將會依然保持積極的心態。他們到那時會渴望學習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多的技能,以幫助他們更好地實現他們所選擇的目標。

在大學期間毫無目標感所造成的負麵的心理影響,才是真正值得關注的。表麵上看起來很成功但內心卻沒有方向感,年輕人身上背負的這種痛苦可能最終演變成自毀行為,這是我們最不願意看到的。在美國的學院和大學裏,每年都有很多表現優異的學生有自殺傾向,其中很多人最終失去了生命。據美國疾病控製與預防中心記載的有關青少年自殺的最新報告6顯示,2004年青少年的自殺率增長了8%,是15年來增幅最大的一年。高等院校之內,近些年對學生自殺風險的關注正在逐步提高。大學輔導員幾乎一致地把這個問題歸因於課業負擔過重和競爭所帶來的壓力。我能深切體會對這些絕望而不快樂的學生的關懷,但我不太信服關於“壓力”的解釋。隻要年輕人相信他們正在做的事情,繁重的功課和激烈的競爭就不足以擊潰他們。

在一項針對7000名從8年級到高中的美國青少年的跟蹤研究中,芭芭拉·施耐德(Barrbara Schneider)和大衛·史蒂芬森(David Stevenson)得出了一個讓人感到驚訝的結論:與大眾(或者說是媒體)形成的對年輕人“享樂主義”“瘋狂玩耍”等印象相反,當今的大多數年輕人都有他們想要實現的誌向。但僅有極少數人認為這些誌向能在現實中獲得實現。“大多數高中生……”作者寫道,“懷有遠大的誌向,但卻沒有實現這些誌向的清晰人生規劃。”用作者的話說,他們是“有動機但缺乏方向指引”。這樣的結果是,他們會感覺更加挫敗、抑鬱和被疏遠。施耐德和史蒂芬森寫道,在年輕人的不幸中似乎隱藏著極大的痛苦。況且,這種痛苦的隱藏本身就是問題。他們在觀察中發現,很多父母似乎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作者還指出“很多父母並沒有把積極地幫助子女製訂未來計劃當作是自身的責任”,關於這一點,我在後麵也會詳細闡述。

2005年美國公共電視網(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PBS)播出了一部名為《獲得學位的人數在下降》(Declining by Degrees)的紀錄片,該片主要記錄了在當下大學生群體中所彌漫的“理想破滅”以及“疏離感”。在片中可以看到,學生在課堂上睡覺、偷懶不做作業,每周都會夜夜狂歡,甚至有不少人以天天飲酒來度過大學四年的“學習時光”。這部片子是對高等教育的尖銳批判,但片子當中滲透的對學生態度的觀點,以及對大學教育係統的觀點也同樣發人深省。片子中描繪的學生都是聰明而友善的,通常擁有相當不錯的學業成績(即使是那些不怎麽看書的人似乎也能通過考試,甚至取得很好的成績)。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考慮世界上還有那麽多人發現自己處於糟糕的境地,可能很難看出這些養尊處優的年輕人的生活中缺少了什麽,但確實缺失了一些東西。過去,一些教育家把缺失的元素稱為“動機”,我同意,充分的動機正在變得越來越缺乏。但我認為問題的核心在於動機“來源”的缺乏,即缺少了一種目標感。就長遠來說,缺乏目標感會毀掉擁有快樂而滿足的人生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