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困住的本傑明

在我們對一個12歲的孩子本傑明做訪談時,他已經“對不知道自己將來長大了要做什麽感到焦慮”。他告訴我們,他把大多數時間都花在做作業上,但是極少能從中感到滿足。“大多數時候,”他說,“我想要去外麵待著,什麽也不做,就是放鬆一下。”本傑明學習如此努力主要源於媽媽的壓力,她“認為我就該好好學習……她想要我成為她朋友孩子中最優秀的那一個”。在他的媽媽看來,本傑明的未來在於“學習各種專業技能,以便獲得一份好工作”。另一方麵,本傑明很喜歡音樂,夢想有朝一日能成為一名歌手或舞者。他的這一夢想並沒有得到家人的支持:我媽媽“希望我有自己的選擇,但是她希望我選擇數學或科學”。所帶來的結果是,本傑明對每天自己做的事情沒有投入感,感覺是被外力推著向前走。他順從了父母的意願,但感覺很不開心:“我喜歡表演、唱歌,我真的喜歡做這些事情,但是我媽媽說‘不,你不可以’……我被困在一個籠子裏了。”

對於無法堅持自己選擇的方向,本傑明感覺很受挫。他可以看到,父母為他考慮的未來生活在他看來是毫無意義的,認識到這一點讓他感覺很困頓和焦慮。在學校的這幾年裏,本傑明或許還有時間為追逐個人興趣而爭取支持。對於其他年輕人來說,也許要花更長的時間才能認識到,他們所走的人生道路並不能帶來一種目標感。那些沒能找到人生目標的人,在他們步入青壯年期,開始審視自己生活方向時,會對突如其來的空虛和痛苦感到大吃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