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與社會的支持
在這些案例中,年輕人都從自己直係親屬那裏找到了支持,並從家庭之外的人或組織那裏獲得了指導。在芭芭拉的故事中,4-H俱樂部扮演了一個至關重要的角色,要求她為社區做些事情,而得克薩斯州環境質量委員會更為她運營可回收項目提供了明確的可能性。一旦這些年輕人開始去做了,他們在一開始取得的成功會增強他們的動機,這樣他們對於認定的目標就會更投入,相信自己能夠在這方麵作出成績,也因此渴望學習所需的相關技能。
以下是我們所明確的“通往目標之路”的係列步驟:
1.和直係親屬之外的人進行有啟發性的溝通。
2.觀察有目標感的人是如何工作的。
3.第一次啟示性的時刻:世界上有一些重要的東西可以被改正或改進。
4.第二次啟示性的時刻:我可以為此作出一些貢獻,讓情況有所改變。
5.對目標的認同,同時開始嚐試完成一些事情。
6.獲得家人的支持。
7.以獨創和具有影響力的方式進一步加大對追求目標的付出。
8.掌握追求目標所需的各種技能。
9.提升執行力。
10.變得樂觀和自信。
11.對目標的長期承諾。
12.把在追逐目標中所掌握的技能和培養的性格優勢應用到生活的其他領域。
一旦年輕人走上了追尋目標之路,他或她的性格就會因為經曆的活動和事件而開始發生轉變。出於必要,年輕人獲得了諸如謀劃、堅持、實踐的能力,以及對於風險和暫時性挫折的承受能力。當然,這些能力包含了成為一名成功企業家所應具備的很多素質。現在,這些全身心投入具有挑戰性目標的年輕人,在一定程度上是以企業家的心態開啟他們的人生之旅的,對於使命有著熱切的追逐。但是,他們還需經過磨礪,才能把企業家傾向轉變為成熟的企業家精神,填補上成熟的社會企業家所需的實踐技能和性格傾向等空白。
在經曆過對具有挑戰性目標的投入,並能對其完整看待之後,他們性格上諸如勤勞、負責、自信、謙虛等優點會獲得極大的發展。不僅如此,他們各種知識(語言、數學、文化)的增長會遠遠超出之前在家庭或課堂中學習的水平。
或許最重要的是,在這些年輕人經曆任何創業都無法回避的成功與失敗的交替感受之後,對於“這個世界上可能發生的事情”(誌向的可能及局限)的認知會更加成熟。這會賦予一個年輕人極大的自信,相信他或她有可能改變世界。這會讓年輕人勇於擔起重任,同時為偶然會出現的挫折(甚至失敗)做好準備。我們的一個訪談對象,在15歲時就已為家鄉的槍支管製立法而奮鬥,並最終贏下這場艱難的“戰役”,他談到在朝著目標努力前行時,所獲得的那種被賦予力量的真實感覺:
你不能安於現狀,在生活中一切順其自然。你不能總是害怕承擔風險。你必須嚐試不同的事情,甚至嚐試一些你可能認為有點兒極端,甚至是遙不可及的——就你可能實現而言——的事情。你會想:“哦,這永遠不會發生,這是不可能的,他們絕不會這樣做。”試一試,為什麽不呢? ……你必須克服恐懼,不要說這不可能。你真的可以做些事情,這並不需要數百萬美金,像人們在很多重要項目所花費的那樣。我認為,在人們可以做一些事情時,真的可以感到被賦予了力量。
學習過程需要時間,需要持續不斷的投入和努力,但這個過程並非沒有快樂。事實上,從我們訪談對象的報告來看,工作過程是快樂的,並且能帶來情感上的滿足。關於這一點,讓人想到米哈裏·契克森米哈賴所描述的“心流”體驗。“生命當中隻有極少數事情,”他在文章中曾經寫道,“能夠像我們專注在一項艱難任務那樣讓人享受其中,使盡渾身解數,知道這就是我們要做的。”具有高目標感的年輕人很早就會明白這一點。一個23歲的高科技迷,從事編製複雜電腦程序和動態軟件工作,這樣描述他在工作中所獲得的快樂:
在我回到家繼續工作時,我的一些朋友不太理解。他們會說:“呃,你都在電腦上工作一整天了,為什麽回到家還想要工作呢?”沒錯,但我現在做的是很有趣的東西,即使是在工作,都會覺得很有趣。這對很多人來說是難以理解的。他們回到家不會再提其他,認為我是癡迷在這上麵……我想,這就是我如此熱愛工作的原因,因為其中充滿了挑戰。
當然,他們工作的結果就是,當任務完成時,會帶給他們一種獨特的愉悅感。瑞恩告訴我們:“當我第一次到烏幹達,看到我們挖好的第一口井;我看到了那裏的人們高興的樣子,僅僅因為有了幹淨的水源;他們載歌載舞,因為有了幹淨的飲用水……這讓我感覺美妙極了,我真的非常高興。”其他人也表達了和瑞恩類似的感受。
追求目標給個人帶來很多的好處,這有助於我們解釋為什麽那些年輕人在找到了可以專注投入的事情之後,會鍥而不舍地堅持下去。一旦他們開始做了,就不需要再借助外在的刺激和獎勵來激勵他們。但他們需要支持,首先最重要的是來自家庭的支持,再有就是來自朋友和社會其他人士的支持。事實上,所有具有高目標感的年輕人,無論他們是多麽勤奮或富有創意,在他們做事的每一個階段,都需要他人的大力協助。他們很有決心,但還沒有自立——以我們文化的標準來看,他們還沒有接受完全的教育或者說是“長大成人”,盡管他們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他們所投身的事業也令人欽佩。
對年輕人追求目標的支持可以有不同來源,且形式多樣。我們所研究的12位年輕人,都有來自他們父母的重要支持——盡管父母並沒有使他們接觸特定的目標,並且常常發現這些目標是他們不熟悉的,甚至可能感到有些不可思議。然而,這些父母支持孩子們迎接這些挑戰,並且常常會提供非常寶貴的幫助。芭芭拉·布朗回憶道:
我爸爸擁有解決問題的各種智慧,特別是當我們跟其他部門之間開始出現問題的時候。他可能會說“好吧”,然後會叫上其他孩子的爸爸們,“來,我們遇到問題了,讓我們一起解決它”……(還有)一旦我們到了填寫授權申請書的環節,我和媽媽就會坐下來,就填寫進行專門探討,直到把這個很長的申請表格填好。
父母通常在接送孩子和陪伴孩子上扮演著重要角色。當孩子們還太小,無法拿到駕照時,父母需要充當司機。在瑞恩12歲的時候,他還無法受邀獨自出遠門,所以父母中總有一個要陪著他去旅行和參加演講活動。還有一位父親,他10歲的女兒致力於阻止未成年人吸煙,他甚至配合女兒做買煙的臥底。他的女兒會進到當地的一家商店,試著買煙(她還遠未到法定年齡),這會被隱匿起來的警察看在眼裏。“我們稱呼我爸爸為‘出租車司機’,因為他總是會載上我,並把我送到這裏。”這個女孩告訴我們。同時,她的母親則是提供持續的情感支持:“我媽媽是位心理治療師,我們無話不談。我們會全家一起出去度假,彼此的關係非常親密。”
除了父母之外,其他一些成年人導師也可以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事實上,通常都是來自家庭之外的成年人讓他們接觸到目標,或鼓勵他們以此為業。妮娜·文森指出了與導師的關係在她努力尋找抗擊癌症方法的過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這位女士鼓勵妮娜創辦並領導青少年癌症組織,幫助妮娜起草了這個新組織的章程,並指引妮娜如何與美國癌症協會合作,還告訴她籌款在實際操作中的一些複雜細節:“她幫助我為潛在的捐贈者與授權委員會可能會提出的問題做好準備,她還向我解釋了用數據和證據來支持建議書的重要性,並指導我大致了解了非營利組織和政府的運作模式。”妮娜這樣總結她的經曆:“她一直來都是我的導師,幫助我定義了‘我是誰’,並且讓我認識了我在這個世界上的角色。”
在一些案例中,具有高目標感的年輕人會向多個導師尋求指導、支持和鼓勵。例如帕斯卡,在過去幾年中,他曾跟隨多位老師學習,並把他們都視為自己的導師。他還從“隻是在紐約街頭偶然碰到的我很欣賞的音樂人”身上學習。我們研究中的另一個年輕人,23歲的邁克·戴維森(Michael Davidson)對政治有濃厚興趣(在這一代人中極其少見),並在投身於政治改革。他的導師有家人、工作上的主管,以及一位高中老師。這位老師對邁克的影響是最大的:“在我讀高三的時候,我們學校的一個政治學教授讓我對政治的理論和知識產生了興趣……他對這一學科充滿**。他很嚴格,給我們布置了大量的閱讀作業。盡管這隻是門選修課程,但我就是很喜歡,我學得很透。”邁克的另一位導師“相信並支持我,勝過我自己”,並且“就是他鼓勵我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發現的興趣上”。在這個人去世的時候,“我為他寫了悼詞,寫了他是如何影響我的人生,像父親一樣在很多方麵關照我……”另一個年輕人也把他的成就歸功於多位導師:“除了父母,我還有很棒的導師。這就是為什麽這個工作最後會變得如此重要,都是因為這些導師。事情能夠拓展到社區層麵,(是因為)有這些專業人士,他們發揮的作用與父母不同。”
有目標感的年輕人還從他們的同齡人那裏獲得支持:像大多數的青少年一樣,他們非常看重友情,並且他們之間是以一些成年人無法複製的相處模式在互動。但這些高驅動力的年輕人也發現,老朋友之間通常不會有共同的新愛好。那麽,解決辦法就是在同齡人中積極發展新的朋友關係,最好這些新朋友跟他們有著共同的目標,並且能激勵他們。帕斯卡用與其他人一致的語氣告訴我們:“現在容易多了,因為我在學校裏的朋友都是搞音樂的,在高中時就不是這樣。朋友是朋友,音樂是音樂,現在兩者合一了。”
在我們的另一個項目中,在對具有高目標感的年輕人的生活狀態進行仔細研究之後,教育心理學家肯德爾·布隆克(Kendall Cotton)這樣寫道:“這些年輕人發現,學校的同齡人中隻有個別人之間有共同的興趣,但對大多數同學而言,對於激勵他們的目標沒有興趣。然而,這些年輕人選擇相向而行,對他們的目標非常投入,並積極尋找與他們誌趣相投的同齡人群體。”
高目標感的年輕人對於自己的使命非常專注,有時會據此作出決定,例如,圍繞這些使命,該選擇什麽樣的人做朋友。但是說他們“專一”也是不確切的。實際上,這些年輕人有著和同齡人幾乎相同的愛好。正如在本章的一開始所講述的那樣,從根本上來說,他們隻是普通的青少年。他們也關注一大堆的東西,包括很多毫無意義的東西。而他們的突出之處在於他們的投入,他們取得的成就,以及他們在努力過程中所掌握的各種能力和技術。通過穩定的承諾,他們設法避免了在這一代很多其他年輕人身上讓人感到無力的漂泊感。他們帶著應對風險和挑戰的熱情,以及充分的思慮來追求他們的目標,這些也是嶄露頭角的企業家的特質。目標帶來的所有非凡成果,帶給自己的滿足以及其他的“副產品”,都源於世界上所有其他年輕人共有的基因。
這種“常態”和“卓越的主動精神”的結合,正是我們想要從這群人身上了解的信息。他們的經曆所提供的內容和當下所有年輕人的成長都息息相關。這讓我想起最近看到的一部有點怪異但卻深受歡迎的電腦動畫電影——《美食總動員》(Ratatouille)。它講述的是一隻可愛而有才華的老鼠想要成為主廚的故事,它成功傳遞的信息是:“人人可以成為廚師”。和這部電影一樣,我們的研究結果也讓我堅信:“人人都可以找到目標,並且在追尋目標的過程中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很多的好處。”但是正如我所指出的,在這條路上,支持是至關重要的。
(1) 4-H俱樂部(4-H Club),出自英文head、heart、hands、health四個詞的首字母。它的使命是“讓年輕人在青春時期盡可能地發展他的潛力”。—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