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亞傑帶給我的啟示
當以助理教授的身份開始學術生涯時,我從一位熱心的院長那裏獲得了一次遊學的機會,用一個月的時間去參觀位於瑞士日內瓦的讓·皮亞傑(Jean Piapet)的實驗室。皮亞傑是當時在世的最有名的發展心理學家,並且他的著作對我早期的工作有很大影響。我很激動能有機會麵見這位大師,這個時間很“及時”,因為皮亞傑在第二年就去世了。
然而,在準備這次拜訪的過程中,我遇到了兩個重大障礙。首先,我的法語很糟糕,並且我隻有幾個月的時間來臨時抱佛腳。其次,盡管我帶著極大的崇敬如饑似渴地閱讀了皮亞傑的很多著作,但我(像這個領域內的很多其他人一樣)發覺他最近寫的一本書實際上很難讀懂。讓我更感焦慮的是,皮亞傑在這本書中陳述了他對一個最重要也是最難解的謎題——對是什麽在促進人的發展作出解答。皮亞傑將他對這個問題的答案稱為“平衡”(也是這本書的書名)。但是很坦白地說,那是我花費好幾個小時努力理解這本晦澀的書之後,所能了解的全部。
盡管如此,我還是下定決心盡一切可能完成這次旅行,親身去了解大師對“發展的深奧之謎”的解答。當我第一次到達日內瓦時,看上去我很幸運,因為皮亞傑正在一個關於這一主題的研討班中授課。很顯然,這是他在臨終前的日子裏最關注的事情。“老板”(他所有的學生和助手都這麽稱呼他,在我的實驗室中,至今還沒人這麽稱呼我)讓我在一個月的駐留期間參加這個研討班。多麽好的機會啊!然而,不久後我就發現,皮亞傑在研討班上的論述,變得和他的書一樣令人費解。而且這不是因為我的法語不太好,當地的學生在一起喝咖啡和啤酒時告訴我,他們和我一樣也完全聽不懂。
最終,在我訪問的最後一天 (這個時間點讓我好奇是否是命中注定),大師終於說出了一些我真正能聽懂的東西,並且直到今日仍讓我覺得深受啟發。他對一個學生對什麽是“平衡”以及它如何在發展中發揮作用的困惑(當然,我們大家都有這樣的困惑)感到很惱火。(從字麵上講,這個詞的意思是“達到平衡”,但我們都無法理解它是如何帶來發展的變化的。)皮亞傑問這位同學:“如果你掉進了水裏,能保證你不沉下去的最好方法是什麽?”情急之下,這位同學給出了一連串的答案:“漂起來?踩水?拚命踢腳並把頭仰起來?”“不對!”皮亞傑怒聲喝道:“你必須遊泳,並要朝著一個方向。你必須向前。那會使你保持鎮定。另外,你還可能會到達某個地方。那就是平衡在發展中的作用。它是穩定向前的,不要試圖停留在某個地方。”
從長遠來看,皮亞傑的遊泳比喻使我能夠解決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在引導年輕人方麵的一個關鍵問題:我們如何才能準確判斷出一個年輕人何時在茁壯成長,或者換句話說,在發展上“處於正軌”。究竟什麽才算是年輕人的健康發展?在行為問題變得明顯之前,我們如何才能知道應該予以關心?
主要的問題是,任何假設的關於茁壯成長或未能茁壯成長的行為指標,都可能有誤導性。一個年輕人可能從事各種各樣的活動並且對其極其擅長,但卻仍然缺乏真正的方向。或者,他可能麵臨著心理或身體上難以逾越的障礙,但卻正處在克服這些障礙的過程中。例如,一位兒科醫生可能會大膽認為,如果一個7歲孩子仍然在努力掌握基本語言,那他就沒有在茁壯成長,並由此建議把這點當作是一個指標。但我們可以列舉海倫·凱勒的例子——盡管嚴重的身體殘疾延緩了她青春期的說話能力,但她多姿多彩的一生,卻像燈塔一樣照亮了很多人的生活。此外,令人驚訝的是,有那麽多奧運會運動員在早年都在與身體缺陷做著鬥爭;有那麽多商界的成功人士卻有著某種形式的學習障礙;有那麽多傑出的科學家初等數學卻不及格;有那麽多世界領袖在年輕時曾被社交問題所困擾。我們如何才能早一點兒看出這些人盡管表麵上能力不足,但卻正向著成功前進——就發展的意義而言,他們年輕時確實在茁壯成長。
在這裏,我相信皮亞傑的解答是關鍵。年輕人努力的方向和意義,比任何特定的行為指標(如通過考試、獲獎、有好人緣,甚至所表現出的總體幸福程度)都更具有啟示性。相關聯的指標是:這個年輕人是否在努力朝著一個有價值的目標前進?這個年輕人是否找到了可以讓他感到滿足的激勵並指導其努力的目標?這個年輕人的目標是否被他在成長過程中需要獲取支持的群體所理解和重視?
當符合兩個至關重要的條件時:(1)朝著有意義的目標前進;(2)一係列的社會支持與這一努力是相匹配的,這個孩子就完全可能茁壯成長。盡管年輕人在某些方麵可能正在掙紮,甚至失敗,但從發展的角度來說,他已走上正軌。當然,為了作出這樣的判斷,必須對孩子進行長期的觀察。看到一個沮喪的擊球手三次揮棒都落空,既不能告訴你他是否會在下一次把球擊出場外,也不能告訴你他的球隊是否會贏得本場比賽。但是,了解擊球手和他的球隊如何應對挫折,了解他們的決心、士氣以及在發現自己身處逆境時展現出的堅毅,了解他們在本賽季這一賽段所展現的勢頭,會告訴你很多關於該球隊是否能在長期比賽中取得好成績的信息。生活,就像很多體育賽事一樣,很大程度上是一場比拚耐力的遊戲。
在過去幾十年中,發展科學中最有趣的觀點之一是“J形曲線”現象。當觀察孩子們在學習掌握很多領域(如數學、書寫、繪畫)的新技能時,心理學家注意到了一種令人驚訝的模式:當一個學習者努力應對艱難的新挑戰時,其技能在一開始往往會有下降。他會在以前看似簡單的任務上犯錯誤,因此學習者會感到比以往更加“愚蠢”。這就是“J”中間的下凹部分。但在回想的時候就會發現,這些“愚蠢的錯誤”隻是成長中必經的錯誤。一旦學習者渡過這個低穀,其表現就會迅速上升到新的高度。
這不僅僅是一個學術觀點。我們的研究對象——處於讓人困惑,常常讓人不安,卻總讓人驚歎不已的青春期發展過程中的年輕人——在其周圍的人能看到他們即便處在青年的迷亂之中也依然在茁壯成長時,會極大受益。隻有在成年人能察覺到這一點時,年輕人才意識到有人相信他們。而這條信息可以在尋找方向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