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為什麽目標對精彩的人生是如此重要

目標是通過讓人超越自我並投入到一係列的活動中,來帶給個人滿足感的。有目標的人不再思考自身,相反,會專注於手頭的工作或問題。當他們激發全部身心力量來尋找一個解決方案時,他們可能發現從未想到自身所具有的力量:未曾嚐試的才華、新的技能、儲備的未被開發的精力……

在大約200年前,蘇格蘭的史學家和哲學家托馬斯·卡萊爾(Thomas Carlyle)曾寫道:“一個人沒有目標,就像是一艘船沒有舵。”近代以來,科學研究和通俗讀物也一直在關注目標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性。例如,裏克·沃倫的一本書《目標驅動的人生》(The Purpose-Driven Life)就因其觀點——我們活在世上的核心任務就是尋找目標——而獲得了更多讀者的關注。沃倫對於目標的看法源於他的信仰;但他的書產生的影響已遠遠超出了信仰的範疇,其中包含了許多關於“目標對個人益處”的洞見。沃倫堅定地指出,目標能為我們的生活增添“活力”和“適應力”。持續的活力源於目標中的信念所帶來的激勵感;而不斷增強的適應力則源於對超越於我們自身的事業的堅定奉獻。這種堅定奉獻抑製了自毀傾向。

在過去幾年間,大腦和行為科學,甚至醫學研究,都已開始重點地關注目標,以及與其相關的“意義”“計劃性目標”“終極關切”等概念,並開始探究它們在幸福感中所起的作用。多項研究表明,一個人的人生目標感實際上與其幸福感有著全麵的聯係。例如,神經係統科學領域的最新研究發現,在人們觀察或從事目標性活動時,大腦的特定區域會出現強烈的反應。當行為被認為是為目標所驅動時,位於大腦中掌控社交和道德判斷的特定神經元網會被激活。關於老齡化的研究表明,老年時期健康和幸福感的主要預測因素之一,是這個人是否依然有目標感。研究有精神健康問題和身體殘疾患者的科研人員已經發現,幫助他們尋找目標感有助於他們克服心理缺陷。這些研究表明,如果我們能培養出參與目標性活動的傾向,它就會發揮重要作用——激勵並指導我們中的許多人作出人生中最重要的選擇。

在心理學中,關於目的和意義的研究有著悠久的傳統,有豐富的案例可以支持卡萊爾的說法,即目標的作用就像是使我們在精神上保持方向正確的舵。有趣的是,這些案例可能來自很多截然不同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觀點。

1946年,心理學家(同時也是大屠殺幸存者)維克多·弗蘭克爾(Viktor Frankl)的裏程碑式著作《活出生命的意義》(Man’s Search for Meaning)出版發行,它對臨床心理學和人們對目標作用的認識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納粹分子謀殺了弗蘭克爾的妻子、父母和祖父母,弗蘭克爾自己也被關押在集中營中達3年之久。作為集中營的囚犯,他遭受了奴役、折磨和饑餓,經曆了極度惡劣的生活困境。他發現,隻有他所下定的要讓人們了解他所經曆的苦難(並要寫下他的反思以此啟迪他人)的決心,才能使他活下來。

弗蘭克爾緊緊抓住他所寫的手稿,就像救生筏一樣;他在之後出版了這部手稿,並因此獲得了極大的讚譽。他觀察到那些擁有目標信念體係,比如有信仰或對人類進步持堅定信念的囚犯,比那些隻想勉強維持生命的囚犯,有更多可能在集中營的艱苦環境中存活下來。他繼而開創了一種叫作“意義療法”(Logo-therapy)的臨床心理學療法。這種療法基於一種洞察:“目標”和“意義”能夠促進精神健康,作為保護性因素能預防抑鬱和許多焦慮性障礙。這在當時是一種激進的想法,因為大多數臨床醫師都被灌輸了弗洛伊德的觀點——神經機能病是潛意識的,需要深入的分析來治療。弗蘭克爾是心理學“認知革命”早期先驅者之一。認知革命十分重視推理思維的作用,該思維通過構建基於目標和意義的積極信念體係來建立精神健康。

愛利克·埃裏克森則是從精神分析理論的視角出發,認為“目標明確”是我們在成年時期衡量“重要的個人力量”的一個關鍵標準。他認為,我們早期的一項基本任務是在童年時就培養起“一種務實的雄心和目標感”。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社會心理學家卡羅爾·瑞夫和她的同事們曾在文章中指出“目標”“個人成長”“構建關係的技能”“對生活的掌控感”和“自我感覺良好”之間有著很強的相關性。瑞夫認為,這些元素是幸福感的核心要素,對健康和快樂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

新興的積極心理學表明,在一係列會帶來幸福的性格特征列表中,目標感占據著顯耀位置。該學科研究的是人類幸福的關鍵激勵因素,也因此常常被稱為“幸福學研究”。這一新興科學領域的根基,是一係列結合心理學與經濟學見解的發現,以及揭露出的許多關於幸福的不同尋常的真相。這些發現中有一個有趣的悖論,即最幸福的人極少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去努力讓自己獲得快樂。事實上,人們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渴望獲得的許多東西,似乎與最終的幸福隻有很少的關聯。例如,富裕與幸福幾乎沒有什麽聯係——除非處於真正的貧困,更多的收入可以帶來更多的食物、更好的住所以及醫療保健。地位、榮譽和其他以自我為目標的努力實際上不能使人們獲得更大的幸福:這些“戰利品”帶來的情緒愉悅通常都是短暫的,在最初的光芒閃現過後就會漸漸消散。

就幸福而言,重要的是從事一些個人認為具有吸引力、挑戰性和有趣的事情,尤其是這件事情對自我之外的世界能作出有價值的貢獻。致力於發現自然真理的科學家、致力於創造新形式美的藝術家,當他們處在解決一個讓人痛苦的難題的過程中時,往往是感受最幸福的。

對崇高目標的追求,是專注投入的另一種主要情形。崇高的目標可以驅使一個人為世界作出積極的改變。心理學家丹·麥克亞當斯(Dan McAdams)研究了他將其稱為“有生產力的人”的成年人,這些人試圖讓世界作出積極的改變。他們會高度投入到工作中,以及對後代的養育和教導中。他們希望留下遺產,也關心後代的福祉。換句話說,這些人有很強的目標感。麥克亞當斯的研究表明,與其他成年人相比,這些有生產力的成年人更加健康,也更加滿足。他們更有可能參與公民活動,與家庭、教會以及政治團體的聯係也更為緊密。他們以樂觀的眼光看待世界,認為自己是高效率的人。他們往往把失敗看作是學習的機會,而不會讓失敗把他們擊倒。他們相信一時的挫折過後會迎來好的結果。這種健康的人生觀不僅會帶來一種幸福感,還會為個人的成功創造條件。事實上,對那些有傑出成就的人進行的一項重要研究證實,這些人與一般人的主要區別在於,他們在做事情時會伴隨一種高度的意義感。

最近,我和我的兩個學生回顧了發展心理學中與目標有關現象的科學文獻,發現有多項研究表明,目標在人的青年時期以及之後的繁榮發展中起著關鍵作用。關於目標在兒童生活中作用的最新研究,對於父母來說特別有趣。在一個研究項目中,心理學家邦妮·貝納德表明,一些孩子可以從最嚴重的創傷和逆境中恢複過來。7貝納德認為,麵對困境能呈現出適應力的孩子有四個主要特征:目標感(超脫當下,看到未來的目標)、自主性、社會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四者中,貝納德認為目標感是最核心的,因為它為孩子培養其他特質提供了動力。貝納德的這項研究在當代青年發展領域具有很高的影響力,她關於目標在兒童適應力中作用的研究已被多次引用。

此外還有些研究表明,目標能夠幫助年輕人掌控他們的內心生活,包括時不時會在每個年輕人大腦中閃現的自毀衝動。神經心理學的研究已證實,每個與年輕人一起待過的人都知道:青春是“**燃燒”的時代(借用著名腦神經研究者羅納德·達爾[Ronald Dahl]的一句話)。在青春期,神經元容量的突然激增會使青少年的認知和情感係統麵臨壓力。結果是,精力會被一股腦兒地投入到任何吸引他們注意力的事物上。這就容易讓他們走上極端,甚至在一些時候作出危險行為。出於這一原因,青春期對自己和他人來說可能是危險的。青春期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增加了200%。酒駕是導致青少年死亡的第三大原因,還有其他一些荒謬的事故也在這一清單上居於顯耀位置,所有這些都是青春期的大腦衝動和被誤導的**所造成的悲慘且毫無意義的後果。

然而,就是這些會帶來難以控製情緒和魯莽行為的神經元生長,卻可以提高青少年的判斷力和推理能力。青春期早期的大腦發育可以拓寬青少年的興趣範圍,並且還能提高他們對這些興趣的認真程度。例如,青少年確實可以變得像醉酒時想要開快車那樣熱衷於演奏樂器或編寫計算機軟件。問題是:青少年會作出何種選擇?

正如羅納德·達爾所指出的:

因此,這些被點燃的**可以通過健康的方式獲得釋放——服務於更高層次的目標。**感受與生物動力和原始的情感要素一樣,植根於同一深層的大腦係統。然而,**還與人類最高層次的努力交織在一起:對想法和理想的**、對美的**、對音樂和藝術的**,還有在體育、商業或政治上取得成功的**,以及對人、活動、物或追求的**,都能帶來非同一般的感受。8

在本書後麵的章節中(特別是第4章)我們將看到目標明確的年輕人如何完全遵照達爾所建議的方式,將他們的**轉化為富有成效的追逐。

目標在順境中賦予一個人快樂,在逆境中賦予他適應力,這在人的一生中都是適用的。然而,青春期和成年早期尤其會受到目標的影響,並且有目標的年輕人(正如我們將要看到的)不僅能回避自毀行為的風險,還能表現出明顯的積極態度,這種態度能激發人了解世界的渴望。

目標是通過讓人超越自我並投入到一係列的活動中,來帶給個人滿足感的。有目標的人不再思考自身,相反,會專注於手頭的工作或問題。當他們激發全部身心力量來尋求一個解決方案時,他們可能發現從未想到自身所具有的力量:未曾嚐試的才華、新的技能、儲備的未被開發的精力。當他們朝著目標前進時,會感到**不斷湧來。他們忘記了日常的擔心和苦惱,忘記了自己身在何處,忘記了時間,簡言之,忘記所有通常由物質世界所構成的心理邊界。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會體驗到心理學家米哈裏·契克森米哈賴稱之為“心流” (1) 的靈感最高境界。研究結果非常明確,盡管在目標性任務上保持專注會讓人耗費精力,但它也會帶來深深的滿足感、幸福感和愉悅感。

矛盾的是,為了目標所付出的艱辛且不會獲得感激的努力,很少考慮個人的得失,這比熱切地追求幸福更能讓人獲得幸福。專注自我和自我放縱根本不能作為獲得幸福的成功策略。人們最終會感到空虛和憤慨,因為他們無法滿足人類最真實也是最深切的渴望:普遍存在的對有意義生活的渴望。此外,專注自我會帶來情緒的不穩定性。對目標的執著追求會帶來一種情緒的穩定、一種融合積極和穩定的生活。事實上,每個寫過心理滿足感相關文章的人都把這種積極、上進和情緒穩定的結合作為其關鍵條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