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學習能活化大腦機能

學習需要動腦。如果不了解大腦,就無法談論教育與學習。大腦裏有1000億個神經元,通過突觸互相連接。一個神經元最多可以延伸出1萬多個突觸,通過大腦裏100兆(1000億乘以1萬)個突觸構成的縝密又複雜的網絡,大腦不斷處理從感覺器官傳來的各種信息,將生活中的體驗、遇見的人、到訪過的場所儲存起來,學習語言,以及用任何人都想不到的獨特方式組合接收的信息。大腦具有強大的功能,因此我們才能夠學習。

剛出生時,嬰兒的神經元不成熟,許多軸突的外麵還未包裹一層叫“髓鞘”的物質,神經元之間也沒有連接,因此大腦皮質裏幾乎沒有活動,呈現靜止不動的狀態。活動最旺盛的是調節生理機能的腦幹與負責運動的小腦。出生後,腦中的聯絡網會急遽增加,變得十分綿密,使大腦的重量增加三至四倍。

幼兒成長到青春期後,神經元連接的速度漸趨緩慢,但會開始另外兩種過程:一種是腦中已形成的神經元強化連接,另一種則是神經元被切斷連接。兩種變化都是以經驗作為選擇的基礎。被認為有用的連接會留下,沒有用的連接則會被去除,這樣的過程在人的一生中會不斷持續,在4至13歲孩子的大腦中最常發生。因此,幼兒時期的經曆會在大腦中形成獨特的神經結構,對日後在學校或職場等場所遇到事情時的處理方式具有深遠的影響。這些記憶或知識就儲存在大腦的神經網絡中。

對教育者而言,人類大腦的特性中最重要的是神經可塑性。神經可塑性是指累積的知識或經驗會促使神經快速發展,建立網絡連接,引起大腦結構的改變。這說明人必須要不斷學習,才能使大腦產生變化。大腦積極接收新信息,是促使新神經生長的關鍵。

舉例來說,對於已經熟悉的內容,大腦幾乎不會產生反應,所以,重複不會讓我們變得更聰明。但像是第一次聽到經濟學知識,或是想要挑戰新的事物時,我們會感到認知困難,大腦於是加快處理速度,強化神經元之間的連接,擴大連接網絡或建立新的連接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