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提升腦力的終極武器
元認知
1 什麽是元認知
客觀地看待自己和世界
接受自己或他人原本的樣子
在最後這一章中,我想和您聊聊“元認知”。
元認知……我記得您在第4章中提到過,元認知是我們獲得幸福的關鍵。
沒錯。並且在上一章的最後,聽到您說“有時候想提一些建議,卻又擔心沒什麽用,甚至徒勞無功”後,我更加覺得有必要好好談一談有關元認知的問題了。
那麽,元認知具體是什麽意思呢?
眾所周知,為人父母都難免會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想法。
沒錯,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學業有成,將來考入名牌大學。您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為醫生吧。
沒錯。但是希望歸希望,我不會強製孩子這麽做的,因為我不想給他施加太多的壓力,反而更希望他能夠自己探索人生之路。
我也是這樣想的,所以雖然我也很想為孩子的成長做些什麽,但也會不斷提醒自己,避免單方麵地強加於孩子。然而這樣猶豫的結果導致我總會提出一些無用的、不靠譜的建議。
我非常理解您的心情。但其實元認知的第一步便是認識到自己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想法。
啊,是這樣啊。您的確說過元認知就是客觀地認識自己。
是的,並且還要客觀地看待他人,接受自己和他人最真實的樣子。
為人父母因為太了解自己的孩子,所以反而很難走出“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誤區。
確實有這種可能,但如果能夠做到客觀地看待孩子的事情,就可能會更了解孩子需要什麽,向孩子提出的建議也會更有效果。
確實。這樣可能就不會一直糾結且徒勞無功了。
而且讓孩子學會元認知,還能讓他過得更幸福。
哇哦,還有這個作用嗎……
大腦不太思考關於自己的事情
的確,掌握元認知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為我們的大腦每天都在以極快的運作速度處理各種各樣的外界信息,沒有多餘的時間來處理關於自己的信息,所以很難做到客觀地認識自己,分析自己所處的環境,以及處理自己所麵臨的問題等。
這麽說來確實如此。我的大腦每天都在不停地思考眼前的工作。
雖然所謂的“數字排毒”是指人們在一段時間內遠離智能手機和電腦等數字設備,但其本質其實是為我們提供了重新審視自己的時間。
原來“數字排毒”是這個意思啊,我還以為隻是大家為了逃避工作的借口呢!(笑)
當然不是啦。(笑)我們平時很難意識到“自己的腦中存在的癖好和慣性思維”,因此抽出時間反省自己,發現自己身上這些寶貴的信息,對個人的成長是非常有幫助的。
那具體應該怎麽做呢?像我這個年齡的自由職業者,和公司職員不一樣,身邊幾乎沒有能夠給予我們反饋的人。我想不到該如何客觀地審視自己。
我們可以把元認知看作是大腦的高級功能之一,通過反複給予刺激,使其形成巨大的神經網絡,這樣每個人都可以掌握元認知的方法。
請您詳細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