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讓孩子變聰明的“5大要素”

優等生≠書呆子

怎樣才能持續提高積極性呢?

瀧老師,您好!

您好!

我從編輯老師那裏得知您懂得如何“讓頭腦變聰明”的方法。聽說T先生的孩子在聽了您的建議後,成績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步!

T先生兒子的成績提升,離不開他自身的努力。關鍵還在於他能保持不懈努力的勁頭。

的確,努力學習是取得進步的根本原因。但我很好奇,究竟是什麽讓他有了堅持學習的動力呢?

我給T先生發了一封郵件,向其詢問具體是如何提升孩子的積極性的。

做兩件與學習無關的事情

瀧老師告訴我,無論做什麽,隻要是孩子能感興趣,就要鼓勵他堅持到底。因此我讓孩子做了以下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騎自行車”。孩子沒有使用輔助輪,所以比朋友花了更長的時間才學會了騎自行車,但也因此迷戀上了騎自行車。自從換了新的自行車,他幾乎每天都要騎車出門。每逢假期,還會騎著車和我一起出遠門,甚至可以一口氣輕鬆騎行將近10公裏,體力也因此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另一件事是“觀看足球比賽”。我帶他去看了當地的足球“聯賽”,他非常喜歡,於是我們也就時常前去觀看。我還給他買了選手名錄,而他居然還把選手的名字和曆史成績全都記了下來,就連全國球隊的常駐地和當地特產都了如指掌。

做這些看似與學習完全無關的事,真的有效果嗎?

雖然看似與學習無關,但這也對孩子大腦的發育很有幫助。

剛開始,孩子的成績很差,也不愛上補習班,但自從喜歡上騎行和觀看足球比賽後,就在不知不覺間變得積極了許多。

按照老師的建議,我也時常鼓勵孩子:“也無須太過勉強自己學習,無論你取得什麽成績,我都會支持你的!”而且無論他成績如何,我都會對他的努力給予肯定,他的成績也就逐漸提高了。後來他告訴我:“隻要努力就能做好,現在我覺得上補習班也是件很開心的事!”

孩子能夠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才是最關鍵的,在學習方麵的“主動性”可以大大促進大腦的發育。

我也常對女兒說:“無論發生什麽事,爸爸都會站在你的身邊,爸爸會永遠支持你的。”我做得對嗎?

您做的是對的。而且,我發現T先生的行為中已經囊括了讓孩子變聰明的“5大要素”。

5大要素?

就是“長期熱愛”“求知欲”“自我肯定感”“靈活思維”“生活習慣”這5種要素。

讓孩子變聰明的“5大要素”

①長期熱愛

②求知欲

③自我肯定感

④靈活思維

⑤生活習慣

持久的熱忱有利於大腦發育

T先生的兒子熱愛騎行和觀看足球,如果能長期堅持下去,便會成為“長期熱愛”。

即使與學習無關,但隻要是孩子熱愛、感興趣的事,都要鼓勵他們堅持下去嗎?

是的。我曾主編過《“東大腦”的培養方法》[1]一書,我發現東大學生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對音樂、體育等領域有著超乎尋常的熱愛。

哇,東大學生也熱衷做與學習無關的事呢。

之所以要讓孩子對自己感興趣的事堅持到底,是為了培養“求知欲”。T先生的孩子喜歡看足球比賽,連足球選手的名字和過去的成績都了解了,不知不覺就掌握了大量的知識,並且是自己主動記住的,這正是求知欲的厲害之處。我認為求知欲正是“大腦成長的原動力”。

哇,這麽快就得出結論啦!確實,死記硬背太痛苦了,但如果是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就可以輕鬆地記住了。

大腦中有一塊叫“杏仁核”的區域,專門負責判斷人的喜好和厭惡,並且與旁邊的“海馬體”關係十分密切[2]。海馬體負責記憶,所以在二者的相互配合之下,對於喜歡的事,我們不費吹灰之力就能牢牢記住。

好厲害啊。但是如果記住的是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對成績也不會有太大的幫助吧?

這可不一定哦。在感興趣的領域裏不斷探索,可以讓我們的大腦變得越來越聰明。那麽當自己想要學習時,聰明大腦的優勢就會體現出來。

而且,若連聯賽的地點和當地特產都能記住,那在小學生裏也能算得上是個博學之人了。這雖然興趣和學習無關,卻能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學習。

這麽一想,還真有道理呢!看足球賽的過程中其實還順便學了地理知識。乍一看毫無關聯,其實暗藏聯係。

表揚努力而非表揚結果

我也認為“自我肯定感”是非常重要的,我也想提高女兒的自我肯定感,但是應該怎麽做呢?

與其肯定孩子的成功不如表揚孩子的努力。肯定孩子的努力,能讓孩子看到自己成長的希望,即使失敗了也可以重新挑戰,如此一來,孩子的自我肯定感就會大大提升。

原來如此,我們總是不自覺地關注事情的結果。小孩嘛,每做一點兒事情,就會一臉驕傲地說:“快看!”然後我就會直接表揚孩子的成果——“你做得真棒!”

我非常理解這種心情,不過如果您對孩子說“你每天都在練習,真了不起”或是“你能鼓起勇氣挑戰,真棒”,那麽孩子就會覺得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肯定。

一項以小學五年級學生為對象的研究結果表明,因努力得到表揚的孩子,比因成績得到表揚的孩子更樂意學習。而且即使失敗了,因努力得到表揚的孩子也更能勇敢地正視困難。[3]

另外一項以大學生為對象的研究結果表明,認為隻要努力就能成長的學生,與不這麽想的學生相比,更能認真設定學習目標,也更容易在遭遇失敗後重新振作。

我小時候就隻在乎成績,一旦考不好,就光想著“怎麽毀滅證據”……

隻肯定結果的做法,會讓孩子在失敗的時候覺得“沒能成功的自己真是一無是處”,從而一蹶不振。如果肯定孩子付出的努力,那麽即使失敗,他也能鼓起勇氣再次挑戰。即使失敗也不服輸的勇氣,就是“堅忍不拔的意誌”[4]。不要自己滅了自己的威風,要相信隻要去做就能成功,要有挑戰的勇氣。

“堅韌”並非“硬邦邦”的僵硬狀態,如果我的孩子也能這麽想就好了。

“生活習慣”為大腦打下基礎

那麽,最後的“生活習慣”指的是什麽呢?

俗話說得好,“會睡的孩子長得快”。這裏的成長除了身體,也包括大腦的發育[5]。隻要睡眠充足,大腦就會健康成長。同樣,通過飲食來攝取充足營養,注意身體鍛煉,也能為大腦的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這些可以統稱為“生活習慣”。

我一直都很重視孩子的睡眠和飲食。為了避免女兒睡眠不足,我也很注意保證她的睡眠時間,而且經常叮囑她要按時吃早飯。不過,運動也不能少嗎?平時我也隻是讓她在公園裏玩玩而已……

對4歲的孩子來說,這個運動量已經足夠了。有的孩子不愛運動,所以要找到能讓他們堅持下去,並覺得快樂的運動。例如T先生的孩子喜歡騎自行車,這就是一項不錯的運動。

確實,運動也要結合自身的興趣,這樣才能保證長久的積極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