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防止電腦和手機成癮
適當限製電子產品接觸時間
雖說已經進入了全民電子化的時代……
說到生活習慣,我比較擔心的還是電子設備和網絡內容對孩子的影響。您剛剛說過,如今麵對麵交流的機會已經越來越減少,但我又同時覺得,既然電子設備的發展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那我們是不是也要接受孩子們順應時代變化,熟練地使用它們?
正如您所說,不讓孩子使用電子設備是不太現實的。
那在這些方麵的“專注”,會對大腦產生不良影響嗎?孩子們不也很“熱衷”其中嗎?例如,為了在遊戲中戰勝朋友而進行練習、動腦筋,這是否也可以算是“求知欲”“長期熱愛”的一種呢?
的確如此。但是,玩遊戲和玩手機還需要注意一點,就是容易上癮。
上癮?就像煙癮或酒癮一樣?
是的。因為這已經不單純是“出於愛好去做”,而是“因為上癮了,所以大腦在渴望”,換句話說,這已經是一種“病”了。例如,沉迷遊戲的現象被稱為遊戲成癮(或遊戲障礙),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判定標準,成年人身上連續12個月出現以下現象者,就可被認定為遊戲成癮。
遊戲成癮的判定標準
出現如下狀態並持續12個月
·無節製沉溺於遊戲
·遊戲第一
·為了遊戲,什麽都可以不管不顧
·遊戲已經嚴重影響到個人、家庭、社會、學習、工作等多個方麵
12個月嗎?我一般會在新遊戲發售後沉迷其中一個星期左右,這沒問題吧。
沒問題啊。(笑)但是,幼年時期的大腦網絡更靈活,因此比成人更容易上癮。若出現以上所有症狀,甚至更嚴重的情況,那麽即便持續時間不長,也可以判定為遊戲成癮了。
因為沉迷遊戲會對正常生活產生影響對嗎?
除了影響生活之外,研究還表明,過度沉迷遊戲可能導致大腦發展緩慢[40]。具體來說,會導致執行力、動機、記憶等認知功能發育遲緩。
啊,但是最近不是出了一些很受孩子歡迎的益智遊戲嗎?有些遊戲既能鍛煉大腦,又能提升創造力,還能學一些簡單的知識,我還想讓女兒去玩玩看呢。
當然,遊戲可以鍛煉大腦的某些區域,但是,“過度沉迷遊戲”就會影響到大腦發育了。我前麵也提到過,製定規則是鍛煉自製力的一個重要環節,所以隻要製定好規則,比如一天兩個小時,晚上幾點前停止,等等,就不會有太大問題了。
原來,數字素養(2)中也包括自製力的培養啊……
一天到晚離不開網絡是“依賴症”的表現
網絡依賴症也是如此。沉迷於社交媒體的現象,也同樣被WHO認定為是一種疾病。
那現在豈不是天下皆病人了?(苦笑)
誰都可能上癮。
關於戒不掉網絡的原因,包括《手機腦》[41]在內的各種論文[42][43][44]中都記載過各位專家的研究結果。可以總結如下。
為什麽戒不掉網絡
①有“想看、想知道新信息”的信息搜索行為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能力(這也與尋找食物、獵物等獎勵搜索行為有關)。
②“想看、想知道”等情感的源頭是“期待”。滿懷期待時,腦內會釋放獎勵激素多巴胺。
③期待得到滿足後,人的興趣就會銳減,並計劃下一步行動。
原來“期待”得到滿足並不意味著結束,而是意味著即將尋找下一個目標。
是的。興奮感不會持續太久。興奮感在滿足“想看、想知道”的欲望之前會達到頂點,但下一瞬間,又會對其他事情充滿好奇,因此怎麽也無法停下來。
看維基百科的時候就會這樣。
對對對。(笑)孩子看網絡視頻看個不停,原因很可能就在於大腦“想獲取新信息”。這就類似於依賴症了。
但是“想看、想知道”不正是您提到的“十分重要的好奇心”嗎?
的確如此,但重要的是“是否真正熱愛”。
如果一味地執著於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就有可能是出現了依賴症。所以父母一定要認真分辨。
……說起來,我昨天一直在看某位藝人的八卦,但其實我並沒有很喜歡那個人。
這大概因為“想知道,所以想知道”吧。多巴胺被大量分泌出來,於是就控製不住那種想要了解的欲望了。
是的,不知不覺就迷進去了……
沒錯!如果演變成手機依賴或網絡依賴,那麽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的質量,就會被大打折扣。大腦本來就不擅長同時進行多項工作,每次切換工作時,都要花上幾分鍾才能恢複到原來的專注狀態。
深受前一份工作影響的情況有一個專業術語,叫“注意力殘留”,如果在學習和工作的間隙看手機,刪除注意力殘留所需的時間就可能超過看手機的時間。[45]
如何正確地與手機或網絡打交道,還真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呢。
一項日本內閣府於2020年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10~17歲的青少年每天的手機使用時間大約在2小時40分。兩成左右的高中生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超過5小時,且使用時間還在逐年增加。
一天5個小時!都抱著手機幹嗎呢?
聽說大部分時間都花在聊天和通訊工具上,其次就是看視頻、玩遊戲、聽音樂,等等。
雖然現在也可以借助手機和網絡來學習,但也不至於到一整天都需要通訊工具的地步啊,這些孩子到底在想什麽呢?真就那麽迫切地想進入社會嗎?
好問題!研究表明,越是沉迷於聊天和社交網絡的孩子,他們的幸福感也越低。通訊工具的使用頻率越高,孩子的自我肯定感越低,也越容易感到孤獨[46]。
居然是這樣!
這是以5~18歲的孩子為對象進行的調查,結果發現使用社交網絡的時間越長、頻率越高,抑鬱症狀就越明顯。所謂抑鬱症狀,是指雖然不至於達到抑鬱症的程度,但也正處於情緒低落、感到不安的狀態。
這是病啊……這到底是因為依賴通訊工具而感到孤獨、消沉,還是因為感到孤獨、消沉而沉迷於通訊工具呢?
雖然沒有明確的答案,但青春期的孩子時常會感到孤獨和情緒低沉,因此,逃避現實,在社交網絡的世界裏找到自己的位置,可能就是他們逐漸沉迷的原因吧。
讓孩子“自己決定”怎麽玩手機
總之,對於有自我意識自製力的孩子來說,手機可是他們的利器啊,但如果不是,就要“控製使用”手機了對吧?
的確如此。最近一段時間,很多小學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並提醒家長重視網絡風險和智能手機的使用,不過在此之前,我覺得要先看看大人們是否也沉迷於手機之中。
我再次總結一下長時間使用手機和網絡的影響。
長時間使用手機和網絡的影響
直接影響 間接影響(可能造成的損失)
依賴現象 運動不足
注意力、專注力障礙 學習不足
孤獨感、不安、抑鬱症狀 睡眠不足
影響大腦發育 交流不足
那麽,父母應該怎麽做呢?
沉迷手機可能對將來的人生造成各種各樣的損失,所以不得不像控製遊戲一樣,限製孩子的手機使用時間。智能手機當然也存在優點,但我們也應正視其中存在的缺點。
雖然我不願意用硬性規定來束縛孩子,但又覺得別無他法。
不要采取“父母單方麵製定約束規則”的形式,應和孩子好好溝通,讓孩子自己製定規則。比如可以和孩子交換條件:“如果能遵守約定時間,就給你買手機”“如果不能遵守約定,就解除協議。”
這樣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如果違反規則,父母就可以說“這是你自己決定的呀”。(笑)說不定還能順便培養孩子的自製力呢。
總而言之,手機的使用時間應控製在不影響身心發育和生活的範圍內。特別是在青春期前,孩子的大腦功能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所以隻能給孩子規定好時間,並督導他們遵守。
關於使用時間,有各個年齡段的合理使用時長的建議嗎?
我認為隻要注意觀察孩子的狀態,靈活控製使用時間,確保不影響學習、睡眠、吃飯等其他各種正常生活即可。另外還有一個原則,我們在上文中也提到過——睡前1~2小時不要玩手機。
為了不降低睡眠質量對吧?
是的,對於發育中的孩子來說,睡覺也是一項重要的工作,所以要努力保證孩子良好的睡眠。
還有其他父母能做的事嗎?
如果孩子還小,可以趁著他們還不了解手機和遊戲的樂趣,多帶他們參加戶外體驗等活動,讓孩子愛上現實世界。讓他們知道,在虛擬世界之外,還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和值得他們熱衷的事情,不過這隻是理想狀態而已。
可能為時已晚了。
別忘了大腦可是有可塑性的。無論從幾歲開始都來得及扭轉。最後再補充一個建議,雖然有些刺耳,但忠言逆耳利於行。想要防止孩子依賴手機,父母一定要做到“不在孩子麵前一直玩手機”。
尖銳!太尖銳了!
剛才也說到過,孩子是非常善於模仿的,更會認真模仿父母的行為。如果父母成天抱著手機,卻對孩子說“不要再玩了”,豈不是毫無說服力?
啊,那怎麽辦?
隻要減少接觸手機的時間就可以了,比如想查看工作郵件或社交網絡時,盡量不使用手機,而是改用筆記本電腦;想看新聞時,就選擇紙質報紙;想要讀書時,不要讀電子書,而是讀紙質書;想看網絡視頻時,就盡量避開孩子。這些細節都能改變孩子的習慣。
原來如此。那我以後都在廁所裏看網絡視頻。(笑)
規定每天隻看半小時網絡視頻
我規定孩子每天看網絡視頻的時間不能超過半小時。而且,我和其他爸爸說“孩子隻能在周末玩45分鍾遊戲”時,他們都覺得非常驚訝:“好短啊!”
我聽瀧老師說,長時間玩手機有患上手機依賴症的風險,所以我想將“限製孩子手機使用時間”進行到底。
(1)* 單因接觸效應(Single Contact Effect)又叫多看效應、暴露效應、接觸效應等,它是一種心理現象,指的是我們會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某件事物出現的次數越多,人對其產生的好感度也越高(當然前提是這件事物首次出現沒有給人帶來極大的厭惡感)。
(2)* 數字素養是一套技能,包括使用數字技術發現信息並對信息的權威性和相關性進行批判性評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