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嬰兒時期
建立依戀關係、講故事
大腦的發育階段與“合適的行為”
在前一章中,我們提到了有助於提高成績的“6大秘訣”,這6大秘訣分別為:“執行力”“求知欲”“創造力”“溝通力”“自我肯定感”“堅毅力”。
俗話說,“一口吃不成個大胖子”,想要同時提高6種能力也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我想知道,我的孩子現在應該先做些什麽呢?
每個年齡段的孩子,其大腦發育的側重點是不同的,所以我們首先要了解孩子大腦發展的順序。孩子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大腦的枕葉和顳葉就開始進入發育階段,3歲的孩子具備與成人相同的視覺和聽覺水平。3~5歲時,位於大腦中央的頂葉開始發育,運動區也開始成長。最後進入發育階段的則是負責思考、感情、語言和交流的額葉。
大腦是從後往前發育的,那麽發育的高峰期是在12歲前後吧!
是的。從這個順序中,我們就能明白孩子的每個成長階段適合做什麽了。可以總結如下。
要注意,上麵這些都隻是“大概的時間”,並不是說過了這個時間點就為時已晚了。
我明白了。我女兒今年4歲,這正是開始運動和學習樂器的年紀呢!
是的,因為孩子的“大腦進入了容易吸收知識的時期”。那麽,我們首先來講“親子依戀關係的形成”和“給孩子講故事”吧。
不會說也能表達
首先是“親子依戀關係的形成”。嬰兒時期,父母給了孩子充分的愛,這會對孩子的大腦發育產生良好的影響。這個過程從出生之後就開始了。
這時候的孩子還不會說話吧!這也能影響到嗎?
是的。有研究表明,出生後4個月之內被領養的孩子,比出生8個月後被領養的孩子,更不容易出現問題行為。[1]
也就是說,出生後4個月以內被領養,更有利於依戀關係的形成,父母也會把養子當作親生孩子般撫養,是嗎?
對。以出生3個月的嬰兒為對象的研究表明,嬰兒在洗完澡之後會有輕度的壓力反應,與不擅長照顧嬰兒的媽媽相比,擅長照顧嬰兒的媽媽可以更好地幫助嬰兒從壓力中恢複過來。[2]
所以,如果父母總能給予嬰兒很好的照顧,那麽寶寶也能過得更舒心了對嗎?
是的,即使還不能用語言表達,孩子也一樣能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這種愛會給大腦發育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並促進大腦的健康成長,同時也可以培養孩子的自我肯定感和探索欲。
原來如此。我覺得能全力陪伴孩子的時間其實是很少的,所以在她還小的時候,我也有意識地放棄了一些工作,保證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女兒成長,原來這還是有科學依據的呢……突然覺得被感動到了。
我覺得您做得很好。雖然很多人都會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無法時刻陪伴在孩子身邊,但至少要珍惜這段寶貴的親子時光。
親口講故事,更能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
孩子到了1歲左右,我們就要開始“給孩子講故事”了。
我一直是這麽做的。
繪本有助於語言區和前額葉皮層的發育,可以說是最佳教材。父母在注意盡量多和孩子說話的同時,也別忘了給孩子讀繪本哦,因為繪本會出現許多日常生活中用不到的詞匯。
說起來網絡上也有很多“聽書視頻”,但大部分都是盜版的!
盜版屬於違法,這種東西就別給孩子看了。而且觀看視頻的學習效果其實遠不如真人閱讀來得好。有研究表明,語言學習並非單純的聲音模仿,而是要從知覺、認知、社會能力等多方麵獲得[3]。該研究還指出,在嬰幼兒的語言學習階段,通過電視和DVD進行學習的效果,不如模仿身邊人的效果好。
原來是這樣。
據說,哪怕同樣是父母的聲音,聽錄音和現場聽,對孩子大腦的刺激也是不一樣的。直接讀給孩子聽,更有利於形成上文中提到的依戀關係。
啊,這樣啊。
我們知道,嬰兒在出生後的6~12個月內,母語的聽力水平(聲音感知能力)會得到提升[3]。因此,我們可以在孩子6個月的時候開始給他講故事。
問題是,孩子總喜歡把繪本撕掉。(笑)
是有這個可能的。(笑)
其實我在講故事的時候,不是單純的閱讀,還會同時問孩子對主人公的看法,或是對插畫進行補充說明。在讀的過程中,不斷引導孩子帶著問題去插畫中尋找答案。這既能鍛煉孩子的思考能力,又能增加孩子說話的機會。這種方法更有利於大腦的發育吧?
這是“Dialogue reading”,也就是“對話式閱讀”。這種方式給大腦的刺激更大,也已成為歐美早期教育的主流形式,隻不過大部分日本家庭還是習慣於單方麵講故事給孩子聽。
是的。我覺得孩子隻有享受了故事內容,才會因此喜歡上閱讀,雖然直接講故事的方式,能讓孩子更加聚精會神地沉浸在故事之中,但是通過對話式閱讀,可以讓孩子明白閱讀就應該是“邊思考邊讀”的。
您的想法非常正確。想讓孩子喜歡上閱讀,就要首先讓他們看到“父母讀書的樣子”。而且,從孩子識字的時候開始,就要讓他養成讀書的習慣。我們家有一個睡前閱讀的習慣,每個人都會讀一本自己喜歡的書,所以我的孩子現在也成了一個書蟲。
哇!這可真是個好辦法。
還是閱讀好!既能鍛煉執行力,又能增加詞匯量和知識,還能提高共情力、鍛煉交際能力。因為讀得越多,大腦網絡就會越活躍。
有數據能證明閱讀量越多的孩子,在學校的成績也越好嗎?
有啊。數據表明,享受閱讀的人群與不喜歡閱讀的人群相比,前者的英語、數學、理科,以及曆史成績都會更高[3]。
3~4歲就開始進行閱讀的孩子中成績優秀人群的比例,也比到了6歲依舊沒有養成閱讀習慣的孩子來得高[5]。
原來如此。好!從今天開始,我要把工作陣地從書房轉移到客廳,在孩子麵前讀書!
想讓孩子在上小學後養成獨自閱讀的習慣,可以嚐試一下“學習漫畫”。很多孩子看不進滿是文字的書,但會覺得學習漫畫很有趣。除了常見的曆史類漫畫以外,最近也出了許多包括科學漫畫在內的各種類型的漫畫書。另外,加入了大量插畫的名著,最近也很受人們的歡迎。
哈哈!就算是我們當父母的,都會覺得很有趣呢。
學習漫畫的優勢在於,可以讓孩子在閱讀漫畫的過程中,簡單地掌握曆史和文學名著等的概要,那麽等到將來真正接觸的時候,就會更容易吸收了。另外,多次接觸同樣的內容,會產生“單因接觸效應”(1),就能產生更多的好感[6],這種好感有助於增強人的記憶力[7]。單因接觸效應的說法常見於心理學和營銷行業,這個我會在後文中進行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