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他人”的原則1 讓彼此保有自己的“領域”
第2章主要在探討“什麽是尊重他人”。即使是自己厭惡的對象,隻要能用這種角度去思考——“算了,對方應該是有某些隱情或原因吧”,就能多少減輕一點壓力,讓心情恢複平穩、寧靜。
本書一直想告訴大家的是:隻要能尊重他人,就能尊重自己(提升自我肯定感),如果已經有人多少感受到這種平靜,就代表狀態已經往好的方向發展了。這一章要探討的,是“尊重他人”的五個原則,相信會讓大家有更進一步的理解。
第一個原則就是要讓彼此保有自己的“領域”。就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可以說是尊重他人最根本的基礎。
之前我一直提醒大家——每個人都擁有各自與生俱來的條件,人生中也背負著不同的狀況及問題。這些都屬於每個人“自己的領域”,也與“自己的內心”息息相關,除了自己以外,沒有人真正清楚(有時就連本人也懵懂難辨),更不是他人所可以論斷的。
例 我希望她變得幸福,所以隻要聽到她說出負麵的話語,就會感到擔心,忍不住要她“更正麵一點”。
這種態度乍看似乎“既親切又充滿包容”,然而,這個女孩之所以會說出負麵的話語,背後一定有其不為人知的原因,那是屬於“她的領域”的事。
當然,希望她幸福絕對不是“不好的事”。但是,去否認一個自我肯定感可能很低的女孩,隻會讓她的自我肯定感更加受損,使她離幸福越來越遠。
讓彼此保有“自己的領域”,也就等於尊重彼此“原本的自己”。
然而,很多人就像這個例子一樣,不願接納“對方的領域”,使其保有“原本的自己”,就擅自下了論斷,或是抱持論斷的態度。
例如,一個人失去了心愛的家人,卻有人對他說:“這件事讓我更能體會生命的可貴了。”對於深陷喪親之痛的人來說,這句話有多麽“傷人”“刺耳”“不得體”及“事不關己”,自是不言而喻。
一旦失去了重要的人,無論是誰,都必然經曆“悲傷的階段”。走完這段療傷的過程,自己和身邊的人或許在某一天才可以達到“理解生命可貴”的心境。
然而,當一個人還沉浸在深切的悲傷中,對未來感到絕望,甚至被各種懊悔與愧疚的念頭折磨時,竟然有人對他說“這讓我更能體會生命的可貴”,這幾乎可以說是騷擾與傷害了,因為他已自以為是地,對“對方失去親人”的這份深刻體驗下了論斷。
對於深陷痛苦中而不願多說的人,最好的做法就是帶著理解,默默地守護在旁邊,接納“現在的對方”。不是去論斷“生命的可貴”,而是去尊重對方的至親曾經活著的事實,以及如今已經不在的事實,這是非常重要的。懷著理解的心去參加葬禮,也可以說是尊重對方的表現。
重點 妄自論斷,會侵犯“對方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