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在我寫《說說秦俑那些事——秦始皇陵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記事》的時候,考古普及讀物還難以被認定為專業研究成果。雖然那本小書最終在時任三秦出版社副總編輯的李鬱先生的鼎力相助下出版,並入選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推出的“首屆向全國推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普及圖書”,但回想其過程,不被認可的孤獨以及心靈深處隱匿的羞愧感,一度令我臉紅、心跳加速,表情很不自然。

其實專業研究成果和科普讀物的差別,隻是表現形式不同而已。前者是學術派研究的理論新成果,後者需寫得通俗易懂以便於推廣新成果。更直白一點說,前者是給專家們看的,後者是給普通老百姓看的。很顯然,給普通老百姓看也很重要。因為人民創造了曆史,文化遺產的保護需要人民來參與。

但應該是習慣了專業文體的寫作方式,我講故事的能力可真不行。作為《說說秦俑那些事——秦始皇陵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記事》一書的第一位試讀者,我女兒申珅曾給出的反饋意見是“根本不知所雲”,“你講的知識無趣、不好玩,又不是我的剛需”。

這些年來每當我準備分享一些考古知識的時候,耳畔都會響起“無趣”“不知所雲”這樣的聲音。這本書的銷量也證明她的反饋很有道理,書的可讀性嚴重影響了發行,印量隻有3000冊還嚴重滯銷。但與不被承認是“科研成果”不同,這樣的結果激發了我的好勝心、好奇心,看清了自己的短板和努力的方向。

文物和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華優秀文明資源。2020年9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強調,做好出土文物和遺址的研究闡釋工作,把我國文明起源和發展以及對人類的重大貢獻更加清晰、更加全麵地呈現出來,更好地發揮以史育人的作用。對考古工作者來說,文物的活力在於融入生活、回歸社會、服務人民。辦一場講座,出一本普及讀物,策劃一場展覽,走近人民的“大眾考古”正是發揮以史育人作用的重要方式。

融入大局,滋養社會。讓收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踐行國家號召,我想認真對待科普讀物的創作,擁有一點創新精神,即使不被認可為“研究成果”又如何?至少分享的過程已足以使我喜悅。漸漸地我在不同平台以各種形式發布考古普及作品時,有了底氣,有了動力。

寫一部科普讀物,講一些中國故事,踐行一點使命,我覺得我可以再試試。

來吧,再努力一次。這次我邀請了申珅來加持,她比我更擅長講故事。再試試,還是從兵馬俑考古開始。現在人們對大秦帝國的熱度、對曆史文化的著迷、對科普讀物的需求都與幾年前不同,而我又有一種喜歡分享幸運的性格。也因為在那裏,我變老,她長大,那個地方有我們的共同記憶。

我倆攜手嚐試去呈現曆史如何有趣、考古發現如何好玩;嚐試如何以兵馬俑為引線,帶領公眾了解真實的大秦帝國,讓蜂擁而至的觀眾至少在參觀兵馬俑時“不踩坑”。原本以為“再試試”宛如炒剩飯,最後卻發現別有洞天。各個章節中的新發現、新亮點,讓我覺得這本書還頗有“科研成果”的色彩呢。

許衛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