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馬其諾防線戰役〈1940〉——不可思議的失敗

◇作戰實力◇

◇戰場對決◇

比利時脫離法國

當馬其諾防線建成之後,法國戰略部署受到的最大影響就是比利時脫離了法國的同盟,選擇中立。

1935年,德國突然撕毀凡爾賽和約,開始重新建立國防軍;1936年,德軍又進軍到了萊茵非軍事區。法、英等國家對這些事件並沒有作出有效的反應,反而它們也像比利時一樣,選擇中立政策,從而避免在以後的戰爭中遭遇德國的入侵。英法兩國的這一中立政策也意味著當初法國意圖以法軍協助比利時防守其要塞的計劃破滅了,法軍再也無法在以後未來的戰爭部署當中利用比利時了,而原本的法比聯合修建起來的完整防線,現在也隻剩下馬其諾防線的半條。而正是這半條馬其諾防線,將決定著法國未來的命運。

馬其諾防線戰役爆發

1939年9月1日,戰爭正式爆發,法國從9月3日開始進行全民總動員,正如當初馬其諾防線設計時的計劃一樣,馬其諾防線讓法國能夠在安全的保護下穩定進行戰前動員。但西線的動作到此為止,已經集結完畢的法軍並沒有真正出擊的意願,在8個月的時間當中,法國眼巴巴地看著波蘭以及北歐國家一個個陷落。

而另一方麵,馬其諾防線也同當初所設計方案設想的一樣,迫使德國隻能選擇從低地國家開始發動進攻,德國為了做好充分地準備,結果在同樣長的時間內也選擇在西線實行按兵不動的政策。在這期間西線唯一的戰爭跡象就是法國馬其諾防線同對麵的德國齊格菲防線的炮兵進行對射,還有就是法軍為了對波蘭進行一些表示,對德國薩爾布呂肯進行了短暫的進攻,最後向德國境內前出10公裏的法軍很快就撤退了。

1940年5月10日,德軍在西線的長期觀望終於結束,德軍對低地國家發動了大規模的入侵行動。比利時立即向英法兩國求援,當時法軍和英國遠征軍也非常迅速的前去援救比利時,可是這個時候已經晚了,比利時艾伯特運河沿岸的堡壘群很快就被德軍迅速擊破,而在當時被人們認為堅不可摧的比利時艾本—艾美爾要塞,也被乘滑翔機而來的德軍從要塞頂端奇跡般的輕鬆拿下了。

沒有想到法國寄托了很大希望的比利時境內的防線根本在戰鬥中沒有發揮多大作用。強大的德國裝甲部隊這時開始從比利時境內向南進軍,最後居然繞過了馬其諾防線,從被認為根本“無法穿越”而防守薄弱的阿登森林洶湧直入,西向把前出比利時的法軍精銳以及英國遠征軍一下就擠入進了敦克爾刻口袋,南向往法國腹地進發。

要塞部隊的兵力曾經達到法國總兵力的15%,由於防線失去了作用,而且法軍軍力正處在不斷吃緊的狀態,從6月15日開始,法軍最高統帥部開始從防線上撤退部隊,首先撤退的是防禦要塞地帶的部隊,之後是要塞上的部隊。

6月15日,德軍對馬其諾防線發動了正麵進攻,在薩爾布呂肯方向突破了馬其諾防線,德軍突入到了馬其諾防線的後方。

其實在馬其諾防線設計的時候,也考慮到了被突破的情況,當時法國設計的戰術是,突破口兩側的防線提供出擊地點,從敵人後麵打擊並切斷入侵之敵,從而將敵人包圍殲滅。可是這個時候法國已經沒有任何後備力量來進行這樣的打擊了,最後法軍發現被敵人包圍的不是德軍,而是堡壘區的法軍。法軍後來受到了來自馬其諾防線後方的炮擊,一些小的據點也已經被摧毀,並且還被占領,但是沒有任何一個馬其諾防線堡壘選擇投降。

馬其諾防線上的法軍大部分都戰鬥到了6月25日,直到當時的停戰協定生效,甚至有一些馬其諾防線的堡壘還進行了頑強的抵抗。但是最後馬其諾防線還是被移交給德軍,而馬其諾防線上被俘虜的法軍則前往了德國的戰俘營,他們可能一輩子都要生活在那裏,直到死去。

著急得不到好處的墨索裏尼

在當時,墨索裏尼看見法國領土的三分之一已經被德國占領,這個時候他坐不住了,於6月10日參加了戰爭,阿爾卑斯山的墨索裏尼為此也同樣遭受到了戰火的考驗。當時墨索裏尼設法沿著法國、意大利邊境集結了3個集團軍共30萬人。

經過動員後的意大利軍隊補充了大量的人員,但是在麵臨入侵的時候,這一段防線的兵力還是和法德邊境的防線一樣,已經被大幅度抽調走了,許多有經驗的山地部隊之前也已經被抽調去了挪威戰場,或者是被抽調掉到了法國北部的戰線。而這個時候馬其諾防線隻剩下了最小限度的兵力,據統計在6月10日,當時防線上隻有8.5萬人,其中真正的戰鬥人員為僅僅為4.2萬人。即使這樣,意大利士兵卻發現,他們仍然難以在馬其諾防線麵前前進一步。到了6月21日,墨索裏尼下令發動全線進攻,但是依然處處受到法軍的頑強抵抗。6月22日,意大利軍隊轉向尼斯附近的防線,試圖從海岸方向進行突破,可是阿爾卑斯山的馬其諾防線在這一部分也是築壘最密集的,墨索裏尼同樣沒有獲得任何進展。而在這時,馬其諾防線受到了背後德軍的進攻,6月21日,有4個德軍師沿著隆河河穀前進,但是德軍被擋在了尚貝的大門外。到6月25日停火生效時,法軍仍在堅守著阿爾卑斯馬其諾防線陣地,敵人之後也沒有再前進一步。

阿爾卑斯山區的馬其諾防線這場戰鬥證明,馬其諾防線真的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戰略設施,不僅可以發揮強大火力和保護作用,而且隻需要為之動員最低限度的部隊。可是,當時這一偉大的戰鬥堡壘卻沒有得到法軍最高統帥部的良好運用。最高統帥部在馬其諾防線背後集中了大約30個師,但是在某些地區,比如阿登地區,卻幾乎無人防守。

在1940年6月,要塞部隊證明了他們自身的價值,但是令人感到遺憾的是,當時的形勢已經讓他們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知識拓展◇

馬其諾防線

馬其諾防線工事南起地中海沿岸的法意邊境、北至北海之濱的法比邊境,全長大約為700公裏,由一組組相互獨立的築壘式防禦工事群構成。

每一組工事包括一個主體工事和一些觀察哨所,相互之間可以電話聯係。主體工事一般距離地麵30米,其中有指揮部、炮塔、發電設備、修理設備、醫院、食堂、宿舍等各類設施,工事外麵則密布金屬柱、鐵絲網,號稱固若金湯。而且工事內糧食和燃料的儲存一般可堅持三個月。

馬其諾防線共部署344門火炮,建有152個炮塔和1533個碉堡,所建地下坑道全長達100公裏,道路和鐵路總長450公裏。該防線土方工程量達1200萬立方米,耗混凝土約150萬立方米,耗鋼鐵量達15萬噸,工程總造價近50億法郎(1940年數),相當於當時全法國一年的財政預算。由於該防禦係統十分堅固,二戰期間死於馬其諾防線工事內的士兵為數極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