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一次中東戰爭〈1948〉——阿以衝突的導火索
◇作戰實力◇
◇戰場對決◇
巴勒斯坦“非正式戰爭”拉開序幕
中東地區是歐洲人以歐洲為中心而提出的一個地理概念,它包括埃及、敘利亞、黎巴嫩、伊拉克、約旦、科威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等18個國家和地區,麵積740萬平方公裏,它銜接亞、非、歐三大洲,並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1947年11月30日清晨,在耶路撒冷和一些阿猶混合居住的城鎮,爆發了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間一場非常激烈的武裝衝突,這在當時被稱為是巴勒斯坦“非正式戰爭”的開始。
在此之後的1948年1月~3月,雙方之間還不斷發生衝突。
1948年5月14日,英國結束了對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而且同一天,猶太複國主義者就宣布成立以色列國。15日,阿拉伯聯盟國家埃及、外約旦、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的軍隊相繼進入巴勒斯坦,巴勒斯坦戰爭正式開始。
阿拉伯國家軍隊在發起進攻之後,埃及軍隊開始從阿裏什分兩路開入巴勒斯坦。北路以第一旅為主力共5000人,沿海岸公路通過加沙向特拉維夫進發。由於以色列軍隊在特拉維夫南麵進行著拚命的抵抗,夜間襲擊了埃及軍隊先頭部隊的後方,所以讓埃軍的軍隊慌亂不堪。
到了5月17日,這一天是開戰的第三天,美國代表向聯合國安理會遞交了一份議案,建議安理會命令戰爭雙方在36小時內停火。而當時的蘇聯代表也要求安理會必須進行立即表決,甚至還指責阿拉伯國家發動了進攻,要求它們必須停止行動。
其實,在剛開始的時候,英國是反對美國的建議的,並且還聲稱繼續給予阿拉伯國家援助。可是沒過多久,英國同意了美國的建議,撤走了英國在阿拉伯軍團的軍官,停止向埃及、伊拉克、外約旦提供武器。6月11日,阿以雙方同意停火已達四周。
以色列再一次向阿拉伯發動進攻
到了1948年7月9日,經過充分準備的以色列軍隊又再一次向阿拉伯軍隊發動攻擊,這次進攻被稱為“十天進攻”,到7月18日才結束。
當時由於阿拉伯國家內部產生了分歧,並且沒有統一的軍事計劃,結果在一開始就處於被動地位。相反,這一次以軍作了充分的準備,他們在全境確立了統一的軍事領導和指揮機構。
這一次戰爭,以軍把進攻方向重點放在了中部戰線上。以軍集中了4個旅的兵力,向特拉維夫東南12英裏的盧德和臘姆拉城實施了突然突擊。當時這兩城是由“阿拉伯軍團”占領,對以色列的威脅非常大大。當以色列兩個旅向兩地發動進攻的時候,“阿拉伯軍團”的司令格拉布找了一個借口,由於後勤供應困難,需要縮短戰線,於是決定放棄兩城,這樣就讓以色列軍隊於7月11、12日占領了兩地,從而打開了通往耶路撒冷的走廊。
在北線,以色列部隊開始敘利亞軍隊發動進攻,企圖奪回米什馬爾哈耶丁的居民點,從而把敘利亞軍隊趕回到約旦河的東岸,但是最後被敘軍擊退了。
於是,以軍再一次改變進攻方向,主力開始西移,向拿撒勒地區和加利利北部的黎巴嫩軍和阿拉伯解放軍發動進攻。
在7月15日~16日,以軍的2個營利用夜間進行了突然突襲,占領了沙德阿姆爾和拿撒勒,並且進而奪取了整個加利利地區。
通過十天的戰鬥,以色列奪取了阿拉伯大約1000平方公裏的土地,大大改善了自己的戰略地位。在第二次停火期間,以色列開始大力推行移民計劃,不斷擴充軍隊和武器裝備。到了10月初,以軍的總數已經達到9萬多人,100多架飛機和16艘艦船。可是,阿拉伯國家在第二次停火期間內部矛盾進一步激化,戰局每況愈下,已經到了不可扭轉的地步。
以色列借助羅馬時代的古道進行奇襲
這場戰役一直從1948年12月22日到1949年1月7日進行。由伊加爾?阿隆上校指揮。以軍首先以戈蘭尼旅對加沙地區實行了牽製性的進攻,阿隆師的主力從比爾謝巴方向進攻奧賈,企圖占領阿裏什,以色列空軍當時還轟炸了加沙和阿裏什的機場,從而掌握了製空權。而戈蘭尼旅則在寬大的正麵沿海岸公路不斷挺進,22日奪取了加沙南側8公裏的製高點。12月23日,阿隆師的主力從比爾謝巴開始向阿裏什方向進行攻擊。當時的進攻路線選擇了一條由比爾謝巴至奧賈的已經被殺湮沒的羅馬時代的古道。
這樣的選擇可以說完全出乎埃及人的意料。讓埃軍更沒有想到的是,以色列已經秘密的將這條古道修成了通行輕型裝甲車輛的道路。
由於當時埃軍判斷以軍會沿著沿海岸公路進攻,所以對奧賈方向幾乎沒有戒備,使得阿隆主力部隊奇襲獲得成功,在12月27日占領了奧賈,並立即向沿海公路派出一支機動部隊,28日又攻占了阿布奧格,轉而開始進攻阿裏什。
而正當以軍準備給埃軍進行決定性的打擊時,英國要求以色列從埃及領土上撤軍,1949年1月7日埃及要求停戰,而以色列同意了埃及的要求,雙方停止了戰鬥。
各方停戰協議的簽訂
就這樣,當時埃及在軍事失利的情況下,於1949年2月24日在希臘的羅得島簽定停戰協定。
外約旦和以色列的停戰談判也於3月2日在落得島開始,4月3日,以色列、外約旦正式簽訂停戰協定。
通過這一協定,以色列控製了越過卡梅爾山脈到埃斯雷德郎和加利利山穀的戰略公路,也一舉解除了阿拉伯人對特拉維夫和哈德臘東部沿海平原的軍事威脅。雖然伊拉克當時拒絕和以色列談判,但是表示遵守以約的協定。在以約停戰之後,伊拉克軍隊也就撤出了巴勒斯坦。
以色列和黎巴嫩的停戰協定於1949年3月23日簽定,協定規定以原來巴勒斯坦和黎巴嫩之間的邊界線作為分界線,雙方各建立非軍事區,以色列軍隊撤出了黎巴嫩村莊。
而以色列和敘利亞之間的停戰談判從1949年4月12日在邊界正式舉行,7月20日,雙方正式簽訂了停戰協定。
巴勒斯坦戰爭從阿拉伯出兵開始到以色列、敘利亞、簽訂停戰協定為止,總共經曆了15個月,戰爭最後以阿拉伯國家的失敗,以色列獲勝而告終。
據統計,在這次戰爭中,阿拉伯國家的軍隊死亡多達1.5萬人,以色列軍隊死亡約6000人。除加沙和約旦河西岸的部分地區之外,以色列占領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總共有2萬多平方公裏,比聯合國分治決議規定的麵積多了6700多平方公裏,這場戰爭也更加激化了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以及美、英之間的矛盾,從此,中東戰亂不斷發生。
第一次中東戰爭之後,阿以之間的矛盾和對立,成為長期動**不安的根源。而“分治”的政策和大國的插手幹預是爆發阿以戰爭的直接根源。
經過這場戰爭,以色列根據自己地小人寡,和作戰對象眾多等實際情況,使其軍隊形成一套獨具特色的國防體製、動員和預備役製度與軍官教育製度,確立了在短期內速決取勝的作戰理論和作戰原則與方法。
這場戰爭也使美國在更大程度上向以色列滲透,為其擴張主義政策服務。僅在戰爭結束後的3年中,以色列得到美國的貸款、贈款及投資就達4億多美元。美國得以在以色列境內建立機場、基地、軍港,派遣軍事顧問和教官。
阿拉伯聯盟軍隊在第一次中東戰爭雖然失敗,但它們為爭取阿拉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的鬥爭,並未中止。
中東地區阿以之間的矛盾衝突和軍事鬥爭,世界大國對這一地區的劇烈爭奪,不會中斷。在中東地區這一戰爭舞台上,武裝衝突和局部戰爭將愈演愈烈。而中國在阿以問題上始終堅持不參與內政,並且希望世界各國人民不遭受戰爭苦難,在必要的時候積極提供人道主義援助的立場。
◇知識拓展◇
耶路撒冷
1948年為國際共管城市,以色列剛剛建國的時候,政府機構多設於特拉維夫。但是從1950年以來開始耶路撒冷成為以色列的首都,之後又是該國的總統府、大部分政府機關、最高法院和國會均位於該市。
1980年,以色列國會立法確定耶路撒冷是該國“永遠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但是,大多數國家和聯合國都不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認為它的最終地位還沒有確定,有待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雙方談判決定。
自1975年起,耶路撒冷超過了特拉維夫,成為了以色列最大的城市。2006年,耶路撒冷的麵積為126平方千米,擁有人口724000人,這兩項指標均居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各城市之首,而且無論是猶太人數量還是非猶太人的數量,都居以色列各城市的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