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技術改變世界,專注成就夢想

最好的創業積累,不是資金是技術

浩瀚的互聯網資源聚集在了百度的旗下,而且也滲透到了生活的點點滴滴。如果我們能夠用好這個工具,就等於是打開了你的慧眼,能夠讓你把整個世界看得更加清楚。

李彥宏不僅崇尚技術、熱愛技術,還專注於技術,他在技術上麵的追求是孜孜不倦的。對於技術,李彥宏並沒有把它當成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東西,他喜歡與別人進行討論,也喜歡與人進行分享。在李彥宏的眼中,隻有應用到生活當中,能夠解決普通人在日常生活當中的問題的技術,才是真正具有效用的技術,也才是真正對人類有意義的技術。

我們說起百度對於人們日常生活的幫助,讓大家印象深刻的事例可以說舉不勝舉。一個名叫“貓小樂”的著名漫畫家就利用百度識別“騙術”的真人真事,可以說等於是給百度做了一次“活廣告”,也讓更多的人了解到了百度強悍的搜索功能。

原來,有一次,一個號稱是某知名雜誌主編的人找到了貓小樂,表示最近他們的雜誌需要進行改版,想製作幾期漫畫。

貓小樂在業界是非常有知名度的,不乏很多慕名而來的合作者,所以,這一次,她也非常高興,滿心歡喜地答應了。

在雙方初步溝通了構想之後,雙方約定在某個餐廳進行詳談。貓小樂覺得雜誌的知名度很高,於是就和那位主編在交談之後,幾乎沒有討價還價就答應了所有的條件,而且還主動支付了餐費。

就在幾天之後,貓小樂接到了那位主編的電話。那位主編稱,雜誌由於想在本月就上貓小樂的漫畫,所以希望她能夠在一周時間內畫好。貓小樂也欣然同意了,掛斷電話之後就決定到網上去看一看這份雜誌的最新動向。

可是,當貓小樂登錄百度搜索這份雜誌的時候,才發現根本沒有版稅一說。滿腹狐疑的貓小樂更是下意識地搜索該雜誌的主編,結果在百度搜索出來的數千篇網頁當中,她看到了這位主編的詳細介紹、專欄作品和照片。

結果,讓貓小樂完全沒有想到的是,網頁上的照片與她那天見麵的主編“相差甚遠”,這個時候,貓小樂才知道自己上當了。

“還好,我習慣用百度,”貓小樂在事發之後對記者說道,“自己在平時上網的時候離不開搜索素材,尋找靈感,搜索優秀的漫畫作品,所以,久而久之就存在什麽事情都要‘百度一下’的習慣,沒有想到,這一次百度真的幫自己識破了一個真的騙子。”

不僅如此,貓小樂還說,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先上百度搜索一下相關信息絕對不是多此一舉,對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

浩瀚的互聯網資源聚集在了百度的旗下,而且也滲透到了生活的點點滴滴。如果我們能夠用好這個工具,就等於是打開了你的慧眼,能夠讓你把整個世界看得更加清楚。

如此顯現百度“神威”的例子可以說是比比皆是,比如網上訂票、尋找疾病的治療辦法等。百度更加貼近生活、更加貼近普通人的內心,這也是李彥宏想要看到的。一個真正改變人們生活的技術,才是真正的技術。李彥宏的個人理想就是“用技術改變世界,改變普通人生活”,而現如今,李彥宏的個人理想也一步步實現了。

還有一些非常高端的技術,比如導彈製造技術,世界上能夠真正掌握的人寥寥無幾。雖然這類高端技術能夠給擁有它的國家帶去一定的“安全感”和自豪感,但是,卻能夠讓地球上麵數以億計的普通人產生“畏懼感”和壓製感。

這樣一項根本沒有辦法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當中的技術,即使能夠在其所在的領域受到追捧,在理論上麵達到巔峰,那麽也肯定會被老百姓拒之千裏之外的。

當李彥宏鎖定了“用技術改變世界,改變普通人生活”的目標之後,他就依賴著“實用”二字。就好像李彥宏自己所說的那樣,他崇尚的並不是一個世界上隻有5個人能夠懂得的技術,而是真正能夠深入到更多人日常生活的尖端技術。

百度今天所獲得的輝煌發展,就是得益於李彥宏和所有百度人在技術上麵的推陳出新。而且更重要的是,百度人懂得將一項又一項的科學範疇尖端、難懂的技術進行簡單化,讓它們能夠更好地為大眾服務。當百度的技術在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同和接受的時候,利好的效果便會反作用在百度身上,進而也讓李彥宏和百度人能夠更加全心全意地去打造更多、更方便的用於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技術。

其實,我們引申到創業者、企業經營者身上,當創業者在選擇了一個貼近民生的行業為突破口的時候,並且能夠在此基礎上以新、奇、特作為發展手段,那麽結果很有可能就是事半功倍的。企業經營者在經營企業的時候,一項合乎常理又“順應民意”的政策和決定,同樣也會達到預期的效果。如果存在是合理的,那麽大家的積極力量肯定會推動事物向前不斷發展。

所以說,不管是一項技術還是一個策略,隻有服務於大多數人,能夠符合大多數人的意誌,它的存在才是真正合理的,也才是最有價值的。

創業不僅需要**,同時需要理性

作為一個領導者,我更願意盡自己所能為員工的冒險精神提供持續的支持動力和一定程度的獎勵,因為我相信,良性循環的冒險才能夠給企業帶來巨大的回報,特別是在企業的品牌營銷方麵。

1998年,在Infoseek任職的李彥宏寫了一本名為《矽穀商戰》的書,他以非常流暢而洗練的文筆,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描述了從1994年到1998年發生在矽穀的一幕又一幕非常精彩的商戰故事。不僅如此,他還試圖站在經營者的角度,去分析當時炙手可熱的IT企業網景、雅虎、太陽、微軟等決策者的思維軌跡和戰略布局。就在這本書的末尾,有這樣一段話:

“要容忍有創造性的混亂。矽穀(所獲得的成功)靠的是對商業環境變化的迅速反應能力和它相對混亂的環境。這意味著團隊精神、合作能力、沒有官僚作風和對權威的挑戰。”

在李彥宏看來,在矽穀這樣一片神奇的土地上麵演繹的所有傳奇,首先就得益於它鼓勵冒險、敢破敢立,因而才充滿了創新氣息的大環境;其次就是創新者們麵對這樣一種看似充滿風險,但是實質上是生機盎然的混亂毫無懼色,甚至還是歡迎之至。李彥宏則希望百度也能夠非常好地適應,並且開發這種文化。

在中國,絕大多數的企業管理者,非常喜歡“平穩”,業績平穩、管理平穩、環境平穩,而且在很多人的骨子裏麵是不喜歡改變的,因為改變往往會帶來各種不確定的因素,甚至還會帶來難以掌控的混亂局麵,他們總是擔心這些不好結果的出現。

但是,當今世界,“改變”恰恰是企業運營當中最為常見的事情。進行改變,也許會危機重重,但是如果不進行改變,也許就會死得更快。那麽到這個時候,到底是變還是不變呢?

在聯合利華CEO裴傑德眼中,一個優秀的領導者,首先就要敢於創新,並且還要在創新的**中保持理性,善於發現和控製因為改變而出現的混亂局麵。

裴傑德認為,這也正是領導者與管理者的差別所在,他還說道:“管理要應對的是複雜性,但是領導要應對的則是不斷地變化。好的管理往往能夠帶來一定程度的秩序和一致性,而領導者則必須要能夠把控一定程度上的混亂,即使這樣去做會冒一定的風險。

作為一個領導者,我更願意盡自己所能為員工的冒險精神提供持續的支持動力和一定程度的獎勵,因為我相信,良性循環的冒險才能夠給企業帶來巨大的回報,特別是在企業的品牌營銷方麵。”

有的時候,適度的混亂更有利於吸引員工的注意力,而且還能夠促進他們突破常規思維,重新定義和解決當前所遇到的疑難問題。這樣一來,就會給公司的內外環境的有效互動、流程的加速調整帶來熱情,而這也是推動企業快速進行創新的一項重要手段。

作為從矽穀歸來的一員,李彥宏對於“創造性的混亂”也並不陌生。他也非常了解百度處於互聯網這樣一個以改變為最大特點的產業當中,如果不進行改變,那麽就意味著原地踏步,自取滅亡。因此,李彥宏鼓勵員工在平時要暢所欲言,“我說的也不一定是對的”,他也因此經常會受到公司員工的挑戰。有記者問李彥宏,當他被挑戰的時候,內心真的不介意嗎?李彥宏非常坦然地回答說:“當然不。”

李彥宏說:“這種工作氛圍是他非常向往的一種公司文化,我原來在美國當工程師的時候,就非常喜歡這種文化。我覺得,能夠和公司裏麵的創始人、董事長,或者是其他公司的‘大人物’在一起進行平等地探討問題,我如果有不同的意見可以直接說出來,這樣的感覺是非常好的。隻有這樣的文化和環境,也才能夠最大程度地發揮大家的創造性。我始終覺得一個人的能力即使再強,發揮的作用必定也是有限的,隻有組成一個強大的團隊,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讓團隊當中的每一個成員都能夠發揮出他們的能力,這樣的效果才是最好的。”

正是因為李彥宏太清楚這個道理了,所以當有人當麵挑戰李彥宏的時候,他也沒有覺得這是對他的不尊重,恰恰相反,李彥宏認為這些“挑戰”他的人都是非常敬業的員工。

李彥宏認為,如果員工真的有這樣的想法,為什麽不直接說出來呢?現如今,我們是快速成長的公司,也同時處在了一個快速變化的市場,所以,我們需要有非常高的執行效率。

當然,在相互爭論的時候,有的人是不願意聽從他的意見,或者是質疑他的意見,他內心也是很生氣的,但是,冷靜下來仔細想想就會明白,這樣的爭論是非常正常的,對於公司的發展是非常有益的,因為它保證了公司決策是在聽取了各方麵的意見之後做出的正確結果。

也正是因為李彥宏提倡了“我的麵子不重要”,所以,公司的員工才有可能敢於向他挑戰,就這樣,久而久之,百度內部的平等文化就逐漸被建立起來了。

技術,一定要為需求服務

高科技產業的競爭,其實技術本身並不是唯一的決定性因素,商戰的策略才是真正決勝千裏的關鍵。

李彥宏曾經說:“選擇技術創業就意味著選擇了所有創業模式當中最為艱難的一條道路。”因為“要在技術上麵引領時代的潮流,那麽必須一直不斷地進行創新、不斷地推出新的產品,不斷地超越自己的競爭對手,隻有這樣才能夠生存下去”。

但是,想要保持技術領先還是無法真正保證企業在競爭當中無往而不勝。在早些年,李彥宏在鬆下信息技術研究所進行實習的時候,他非常喜歡閱讀《華爾街日報》,更喜歡去琢磨IT界一些風雲變幻的行業變遷,其中的一些內容李彥宏至今還是記憶深刻的。

IBM曾經動用了3000名工程師、花費了好幾年的時間所開發出來的操作係統OS/2,雖然已經在技術方麵超越了微軟的視窗係統,但是,由於微機操作係統市場早已經被微軟所占去,再想要奪回來已經不是容易的事情了。

以IBM的財力、物力和先進技術,當時對於一個小小的微軟公司居然束手無策,這確實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而這樣的一種現象也讓李彥宏慢慢覺得也許自己不應該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純粹的科學研究或者是技術開發領域上,不然的話,即使開發出了好的產品,也可能不被社會所接受。

OS/2就是Operating System 2的縮寫,意思就是第二代操作係統,它是20世紀80年代IBM和微軟合作開發出來的,在當時堪稱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計算機操作係統。

第一代操作係統,我們指的是1981年IBM開發出第一台PC(個人電腦)的時候,電腦上麵所運行的MS-DOS操作係統,而這一套係統也同樣是微軟專門為IBM PC所開發。

更加實事求是地說,IBM對於PC產業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20世紀80年代,一家名叫蘋果(Apple)的公司把個人電腦帶入到了商品化的消費時代,而且在大型機業務上麵已經獲得了絕對性優勢的IBM也在這一時間意識到了個人電腦對於公司未來戰略中的重要性,於是IBM迅速參戰。

當然,作為一個後來者,IBM開發出了日後成為個人電腦標準的PC機。而它為了對抗蘋果的電腦,還對所有廠商開放了PC工業標準,這樣也就推動PC產業迅速發展成為20世紀80年代的主導性產業,並且迅速造就了像Compaq等一大批生產IBM PC“兼容機”的製造廠商。

而微軟在這樣的一股浪潮當中也是受益匪淺,MS-DOS在很多家公司被特許使用,漸漸地成了PC機的標準操作係統,微軟也因此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發展壯大。也正是MS-DOS的成功,促使IBM下定決心要繼續和微軟進行合作開發擁有圖形化桌麵的新一代操作係統OS/2。

1987年IBM推出了基於OS/2係統的PC,而其他的用戶軟件係統是不能夠兼容的。IBM此舉本來是想要獨霸PC市場,但是在日後卻被認為是IMB在20世紀80年代犯下的最嚴重的錯誤。

到了20世紀90年代初,OS/2已經推出了它的第三個版本,號稱王牌操作係統的OS/2也由於擁有了強大的功能而受到了一些用戶的推崇。但是,眼光獨到的比爾?蓋茨這個時候卻決定將更多的精力放在Windows 3.0係統的研發上,結果二人的合作出現了裂痕。

1990年5月22日微軟推出的Windows 3.0,這是在MS-DOS基礎上開發出來的操作係統,其功能並不優於IBM的OS/2,但是它突出強調了產品的大眾化,增加了產品的實用功能。

Windows 3.0係統與OS/2係統相比,在界麵、人性化、內存管理等方麵都有了非常明顯的改進,所以最終獲得了更多用戶的認可,而微軟也因此迅速成功進入到了電腦操作係統的市場。

在這之後,微軟完全放棄了OS/2係統,之後又相繼推出了Windows係統的多個升級版本。在1995年的時候,微軟推出了Windows 95,可以說是帶來了更加強大、更加穩定、更加實用的桌麵圖形用戶界麵,而且這款產品自從上市之後就獲得了決定性的成功,被譽為“有史以來最成功的操作係統”,而且也因此結束了桌麵操作係統之間的競爭局麵。

所有的這一切,讓李彥宏得出了一個結論:高科技產業的競爭,其實技術本身並不是唯一的決定性因素,商戰的策略才是真正決勝千裏的關鍵。

這一結論也幫助百度在中國互聯網經受第一次泡沫破滅危機的關鍵時候,不僅免受倒下的命運,而且還牢牢地站穩了腳跟。

2000年,穀歌雖然推出了它的中文版,但是卻並沒有提供搜索技術的相關服務。而在當時,國內的幾個專業搜索引擎比如“搜索客” “悠遊”,它們則更加側重於向客戶銷售搜索引擎軟件,以及係統,而且在技術優勢上麵更是難以與百度匹敵;至於當時比較著名的幾大門戶網站,它們所使用的搜索技術主要是由美國公司或者是中國台灣地區的互聯網公司提供,例如搜狐和網易當時就分別使用的是美國知名搜索引擎Verity和Altavisdta,而新浪則使用的是中國台灣地區的一款搜索引擎Openfind。

李彥宏把目光瞄準了門戶網站,他發現國內的門戶網站雖然使用的都是號稱最先進的搜索技術,但是卻一直為售後維護問題所困擾,而且更為重要的是,這些門戶網站都不願意一次性拿出一大筆錢來購買整套的搜索技術。

就這樣,李彥宏采用了一種新的收費模式,那就是按照客戶網站的訪問量的多少來進行收費,這樣一來,就大大地減少了客戶們的資金壓力。

不僅如此,百度聰明地把自己定位為一個中文搜索技術的提供商。在4個多月的時間裏麵,李彥宏擔任了產品經理的角色,並且帶領著工程師們夜以繼日,開發出了百度的第一代中文搜索引擎,在當時就可以提供搜索的中文網頁達到了500萬個。

依靠著技術上麵的領先優勢,以及非常靈活的收費模式,在2001年前後,即互聯網最為嚴峻的低穀時期,當時有一大批中國互聯網公司因為支撐不住而紛紛倒下。就在這個時候,李彥宏拿下了中國搜索技術服務市場80%的份額,可以說已經壟斷了市場。就這樣,李彥宏已經把國內其他搜索公司遠遠地拋在了身後。

用心去體會,最大程度地滿足客戶

其實,在很多時候,一項最基本的原則總是被人們所忽視,而這也是社會蓬勃發展所帶來的“負麵效應”的體現。

搜索引擎具有很大的意義,它幾乎改變了人們獲取知識的方式和途徑,能夠讓人與人之間的聯係更加緊密。因為在此之前,人們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還隻是看紙質的報紙或者書籍,或者是從其他一些傳統的媒體上了解一些事情的表麵現象,根本沒有辦法洞悉事物的本身。

我們就拿國學為例,古代的經典典籍浩如煙海,假設對某個國學的課題進行研究,要如何才能夠更加快捷、更加省時地查找相關資料,進行對比和分析呢?

估計大部分的人做法隻有一種,那就是到圖書館一本又一本地進行查閱,之後再進行複印和摘抄。這樣做的效率是非常低下的,而且更嚴重的是,會出現很多的錯誤。

這樣的問題到底怎麽做才能夠更好地進行解決呢?幸運地是,現如今,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了,搜索引擎也開始慢慢地浮出水麵,而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用戶最根本和棘手的問題。

不過,就中國的國學而言,似乎搜索引擎的日新月異和它並沒有多大的關係,但是,李彥宏作為中國人,卻巧妙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就在百度成功上市之後,李彥宏回到中國,受到了無數中國企業家對百度的尊敬,與此同時,李彥宏也深刻體會到了為國家贏得榮譽之後的自豪。

而當2005年納斯達克給他郵寄來了一張在納斯達克熒幕牆上,插著中國五星紅旗的照片的時候,李彥宏內心的使命感也變得越來越強烈起來。

李彥宏覺得,百度的主要意義就在於推動基於互聯網的文字和文化的複興,能夠推動國家的進步和民族的崛起。而這樣一種博大高遠的理想在李彥宏的心頭已經出現很久了,他認為,中華民族的靈魂就是中國的國學文化,不管時代在如何改變,文化之根是會斷裂的。

正是在這樣一種民族自豪感的推動之下,再加上李彥宏對於國學愛好者的洞察,百度國學頻道也應運而生了,這就是百度與國學網合作開發的項目,其中的內容則來源於國學網。而與百度其他產品完全不同的是,百度的國學頻道搜索也僅僅隻是在頻道內部進行,更是單純的傳統文化方麵進行的專業搜索。

2006年1月12日下午,百度在北京中華世紀壇舉行了國學頻道開通發布會。2006年的1月底,百度國學的網頁已經超過了10萬,字數達到1.4億,以漢字為載體,上起先秦,下至清末的兩千多年來的曆史都被紛紛收入其中。

時間沒過多久,百度國學頻道就開始向中華文化的各個方麵發展,圖片、拓片、古代音樂等一些非常經典的製品也都被一一呈現出來。李彥宏希望能夠把百度的國學頻道發展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本大百科全書,能夠讓更多的國學愛好者暢遊其中。

百度國學頻道的所有數據都是經過國學專家們逐一地、反複地篩選過的,在國內的相關電子古籍數據庫當中可以說是質量上乘,那麽這樣一來,國學愛好者在搜集資料,進行研究的時候,就比之前方便多了,這樣不僅僅節省了大量的時間,還可以清楚地分辨哪些問題是以前被其他人研究過的,現在應該從什麽途徑尋找突破口。

就這樣,李彥宏為越來越多的國學愛好者獲取資料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其實,如果跳出國學範疇來看,百度所推出的每一款產品都是本著實用的原則。李彥宏知道,任何一款的功能性產品,其最具有價值的部分並不是在於外觀的包裝和功能的強大,而在於實用的情況如何。

百度國學頻道的開通,無疑就是依托於實用性原則的。而這也是百度核心競爭力的具體表現,可以說,李彥宏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百度作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背後”不為人知的“秘密”。

其實,在很多時候,一項最基本的原則總是被人們所忽視,而這也是社會蓬勃發展所帶來的“負麵效應”的體現。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都在追求著利益,追求一些浮誇的東西,把最珍貴、最有價值的東西給丟掉了。而李彥宏則時刻保持著冷靜和警惕之心,能夠踏踏實實地把最“質樸”的情感融入到產品當中,這樣也鑄就了百度的輝煌成績,而且還締造了個人的奇跡。

任何一個企業,都需要讓用戶的需求能夠更直接地得到滿足,讓每個用戶都有一種“不虛此行”的感覺,隻有這樣,企業才能夠源源不斷地獲得發展的動力,也才能夠在激烈的商海競爭當中獲得最後的勝利。

堅持最基礎的、堅持最根本的,往往我們就會獲得意想不到的驚喜。其實,我們從百度的成長曆程當中也可以看出,正是因為李彥宏能夠把最簡單的事情持久地做下去,才能夠成就非凡的意義。

找到企業發展的目標與階段性的重點

一個企業的成長就和一個人的成長一樣,在每一個階段都會有各自的主要任務,隻有抓住階段性的重點,步步為營,才能夠健康茁壯地成長。

百度在什麽時候修煉內功,什麽時候拓展外力,什麽時候盈利,什麽時候上市,在李彥宏的心中都有著清晰明朗的規劃。在需要投入提升自身的時候,就不要去關注盈利;在需要擴大影響謀求更進一步發展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全力以赴,總而言之,必須要在正確的時候去做正確的事情。

從2002年開始,百度的收入方式開始變得多元化,一方麵為各種門戶網站提供搜索服務,收取服務費;另一方麵,將成本的搜索軟件銷售給政府網站和企業內部網站;還有一方麵,則是在自己的搜索網站上麵進行競價排名,從而增加收入。

掙錢的路子變得多了、廣了,李彥宏卻並沒有急於賺錢。當三大門戶網站把實現盈利的消息昭告天下的時候,李彥宏卻非常坦誠:“百度還沒有盈利,在這方麵我不怕告訴別人,就好像我們不害怕告訴別人我們是互聯網公司一樣。但是,盈利對於我們不是什麽問題。隻要我們控製好成本的話,我們也是非常容易就能盈利的。我們希望百度能夠有更加高速的發展,所以我們把掙到的錢又投入到研發和市場推廣上麵去了,因此沒有盈利。但是我們相信,在需要盈利時,百度能夠有一個良好和穩定的盈利。”

之後,李彥宏迎來了第一位職業經理人朱洪波,這是一位對渠道開發、產品銷售有著豐富經驗的人才。2003年,李彥宏率領百度公司發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9月營銷革命”,將“競價排名”付費搜索服務在全國近百個城市裏全麵鋪開。直到此時,李彥宏才對外公開,百度在2003年第二季度已經進入了盈利狀態,經過三年來穩打穩紮的經營和積累,百度已經度過了生存期。一年之後的2004年9月,百度廣告費達到了每日每字千金,書寫了中國互聯網史上網絡廣告的天價傳奇。

老子說:“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而對於李彥宏而言,不冒進、不急於求成的安分守己隻是為了韜光養晦,以圖發展。

2000年百度安身立業,2001年百度轉型獨立,2002年“閃電”計劃技術攻關,2003年增加流量初步盈利,2004年擴大影響樹立品牌。在這樣的一個進程和規劃過程中,李彥宏按部就班,有條不紊。李彥宏對於百度有著步步為營的規劃,因為他非常清楚:“這個社會是公平的,如果進入的門檻相對較低的話,可能生存起來也是相對容易一些,但是不見得可以獲得長期的很高的利潤。如果進入的門檻非常高,則意味著這個領域當中沒有幾家能夠生存下去,但是一旦生存下去而且發展起來,那麽你的利潤空間就非常大。”高與低、難與易、長久與短暫是有著互相對應的關聯性的。

2004年,在與穀歌的競爭和合作過程中,李彥宏把這種韜光養晦的策略發揮到了極致。2004年百度在中文搜索中的霸主地位已經確立。4月,中國搜索引擎調查結果表明,百度已經壟斷了中文搜索市場月,Alexa的網站排名也顯示,百度已經成為全球第四大網站。這個時候,原本掉以輕心,甚至有一些不屑的穀歌開始正視百度逐漸強大的事實,穀歌的高層也開始密謀,希望能夠把百度給控製住,甚至希望能夠把其收入囊中。

當時,百度正在進行第三輪的融資。於是,穀歌趁機而入,對百度注入500萬美元的資金,獲得了百度約2.6%的股權。而李彥宏麵對自己最大的競爭對手,則欣然接受了穀歌的投資。之後,這一消息立即就登上了國內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業界紛紛認為“李彥宏把百度這頭豬養肥了,到了賣的時候了”。在媒體這種口徑一致的暗示和明示下,穀歌也終於可以放下心中的石頭,長籲了一口,因為穀歌認定,隻要通過慢慢地滲透,收購百度是遲早的事情。隨後,穀歌又開始全身心地投入到納斯達克的上市中去了。

殊不知,這一舉動恰恰是李彥宏的緩兵之計,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麵對外界的猜測他不做解釋貌似默認,但是在暗地裏卻另有打算,其實百度謀求上市的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在私下裏緊鑼密鼓地進行。直到2005年夏天,百度上市之路已經昭然的時候,穀歌才開始恍然大悟,但是卻為時晚矣,隻能夠扼腕長歎。

李彥宏曾經為創業者傳授了幾點製勝的法寶,其中“在不需要錢的時候借錢”“向前看兩年”“不要過早地追求盈利”這幾句經典創業名言就已經非常好地詮釋了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思路。

向前看兩年,能夠保持一種對未來和市場的預感;不過早地追求盈利,根基牢固之後才能夠用獲得穩定而持久的競爭優勢;在不需要錢的時候借錢,未雨綢繆,才能夠永遠保持企業的主動權。

在百度初期,李彥宏要求員工人手一本《矽穀商戰》,其中李彥宏總結出來的商業策略在百度中運用得淋漓盡致。李彥宏創業以來,韜光養晦就是他所奉行的商業策略。該出手時才出手,在正確的時候做正確的事。不管是盈利還是上市,對於百度和李彥宏而言,都是水到而渠成的。

市場的專注度決定企業的生命力

我是一個非常專注的人,一旦認定方向就不會發生改變,直到把它做好為止。

當被問到百度的成功,李彥宏總是會用兩個字回答:“專注。”那麽怎麽樣做到專注呢,用李彥宏的話,就是十二個字:“認準了,就去做,不跟風,不動搖。”

認準了,指的是判斷,能夠確定所專注的對象是正確的,有潛力的,可以持續的,而這就是專注的前提;就去做,指的是執行,確保有能力把這件事做好,做到極致,無可替代,而這就是專注的關鍵;不跟風,不動搖指的是自信與毅力,相信自己所選,相信自己所愛,不會受到**,持之以恒,而這就是專注的保障。

在市場分工日益精細,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也隻有將有限的精力最大限度地集中到一個點上,才能夠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中庸》上麵講研究學問必須要經過“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幾個階段。如果說,李彥宏從大學本科接觸圖書情報信息專業開始算起,那麽一直到美國布法羅大學的計算機專業,再到《華爾街日報》,以至而後的矽穀Infoseek,在這十年多的時間裏,都是在博學、審問、慎思、明辨,最終選定了搜索的這個領域,從百度成立的那一天開始,李彥宏就開始了漫長的篤行階段。在中國古漢語當中,“篤”,指忠心不渝、一心一意、堅持不懈,簡而言之也就是專注。

專注更容易讓人成功,其實這是一個簡單樸素、婦孺皆知的道理。在百度上市之後,所創造的眾多的百萬富翁當中絕大部分都是擁有期股的百度內部員工,這也是不足為奇的。讓人非常不解的是,美國有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太太居然也在百萬富翁之列。

原來,老太太在退休之後,用自己全部的退休金購買了百度的股票,當時百度才70多美元一股,後來百度股價一路高漲,翻了五六倍,老太太還是不為之所動,牢牢把持著手中幾千股的百度股票。

如今身價百萬的老太太年逾古稀,但是還不太了解互聯網,也沒有任何股市當中的高人指點,她的眼光為什麽能夠如此獨到精準呢?老太太的道理是非常簡單的,她曾經在一份報紙上麵看到了李彥宏的個人報道,報道稱,李彥宏從大學到工作到創業,一直都是在從事搜索相關的事情,至今已有二十餘年,“二十年來堅持做同一件事情,這樣的一個人是不可能不成功的”,所以,老太太也堅信購買這樣公司的股票是不會有太大風險的。

李彥宏經常說:“我是一個非常專注的人,一旦認定方向就不會發生改變,直到把它做好為止。”

李彥宏剛剛回國的時候,中國互聯網還是亂象橫生,機會和**也很多,網站翻譯、電子商務、無線增值、網絡遊戲,曾經都是炙手可熱的最佳“淘金”商機,有很多人趨之若鶩,但是李彥宏卻一一回避,一心一意地駐紮在“搜索引擎”這塊領地上。即使是在百度上市之後,李彥宏還是堅持“有1塊錢的時候,我會投進搜索裏;有100萬,我會投進搜索裏;有1個億,我還是會全部投進搜索裏去”。直到今天,百度早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實力強大的互聯網公司,心有餘,力有足,李彥宏還是依舊要求百度遵循專注在搜索領域的戰略決策:公司也會將70%的資源投入與搜索直接相關的產品和技術上麵,並且將20%的資源放在與搜索間接相關的產品和技術,剩下的10%的資源則是投入到其他創新型業務當中。

如果我們從愛情態度上說,專注就是“弱水三千,我隻取一瓢飲”。從商業戰略上看,專注就是集中精力,避免自身的橫向競爭而分散力量。

在2008年北京大學本科生畢業典禮上,李彥宏作為學長講話:“很多時候,我感到百度能一直堅持做搜索是因為我對專注有宗教一般的信仰。普通人很難想象對於一個有2億用戶的公司,每天要麵對多少**。百度可以做一百件事,最後我們隻選擇了一件,並且一做就是8年,而且還會再做下去。”

中國古人就說:“倒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英特爾前首席執行官安迪?格魯夫說:“隻有偏執狂才能生存。”

其實,李彥宏就是一個執著在“搜索”道路上的偏執狂,而這也是源自他對於“搜索領域”和自身能力的絕對自信。“外界很多人覺得我的事業很煩悶,你們媒體也一直喜歡問我下一步會有什麽新鮮的東西。我有的時候也是非常無奈的,因為我覺得搜索這個市場潛力還非常大,足夠我們花費相當長的時間去開拓,我也是不會去考慮其他東西的。”李彥宏說道。

2005年12月28日,李彥宏榮獲“CCTV2005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大會頒獎詞如是說:“眾裏尋他千百度,一個海外取經人,最終在故土搜索到寶藏,再寫新經濟傳奇。一個中國企業家,讓世界為他的創新埋單;一個新生代中國商界精英,用他的故事告訴我們:專注,才能更好地生存。”

正當互聯網浪潮一波又一波,此番唱罷我登台,甚至是“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的時候,隻有李彥宏和他的百度還能夠專注搜索,始終如一。由此可見,市場專注度就是企業的生命力。

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

人一生中可以完成的事情是有限的,隻有專注才能讓自己變得足夠優秀。所以說,“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

李彥宏在2008年北大畢業生典禮上給學弟學妹們的第二條忠告是:“人一生中可以完成的事情是有限的,隻有專注才能讓自己變得足夠優秀。所以說,“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 。”

其實,專注的品質也是李彥宏在業界最被人稱道的,當然,有的時候也會受到一些人的質疑。可是不管外界如何評價,李彥宏還是堅持著他對搜索技術的虔誠,也就是在很短的時間裏,百度從1999年創業時的120萬美元、7個人,迅速躥升到資本過千億人民幣、員工數千人。

當有人問到李彥宏的性格時,李彥宏說:“在人生選擇道路上,每個人都時時刻刻麵臨著一些選擇,我是一個非常專注的人,一旦認定方向就不會改變,直到把它做好,我相信搜索將對網絡世界和我們的生活產生巨大影響。我的理想是 為人類提供更便捷的信息獲取方式 ,至今未變。”

在留學期間,他最開始的目標就是讀完博士回國,然後順理成章地成為一個科學家。但是在實習期間,有一公司的老板對他非常好,覺得他是一個人才,可以在計算機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李彥宏在這個時候就麵臨了人生中的一次非常大的選擇。是選擇繼續讀博士當個科學家,還是選擇繼續留在公司,做一個技術人員。

李彥宏心裏很清楚,中國社會中,學曆是非常重要的,留學生沒有拿到博士學位回國,是一件很沒有麵子的事情,但是為了自己的麵子而放棄了自己喜愛的事業,也是得不償失的。經過了心理鬥爭,李彥宏毅然決然地放棄了自己的博士學位,開始創建自己的事業。

在事業與麵子中,李彥宏毅然決然舍棄了自己的麵子,投入到了自己的計算機事業中,也正是這次的舍棄,讓他成了信息檢索的第一人。

在十幾年前,百度開始以搜索起家,李彥宏正式邁出了自主創業的第一步;在十多年之後,百度市值上千億元,但是此時的百度還在一心一意地執著於搜索。

甚至,為了能夠保證百度堅持做搜索的核心目標不動搖,李彥宏在給公司資源分配的時候定下了“721”的原則:也就是,70%的資源都要投向網頁搜索,20%投入到與搜索相關的業務,比如MP3、貼吧;10%投入到新興業務,如百度有啊等。也許有很多人會產生疑問,在各大企業都紛紛走向多樣化發展的今天,為什麽百度還要如此“從一而終”呢?

對於大家的這一疑問,李彥宏說道:“搜索就是我的本行,也是百度的專長所在。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是我的人生格言。”不僅如此,李彥宏很早就被譽為搜索引擎領域的“TOP3”,在李彥宏的眼中,既然是自己的優勢,就必須要堅持去做。

其實,對於李彥宏而言,與其花費大量的財力、精力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還不如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當中保持精英的位置。為此李彥宏曾經說道:“對手都是非常強大的,如果因為自己的多樣化而分散了自身的力量,最後反而讓自己失去了地盤,那麽這才是得不償失的。”也正是因為李彥宏頭腦的無比清醒,他才明白了,在全球都暢行無阻的穀歌不會允許自己在中國久居人下,而且國內的搜狗、天網等一係列對手此時也正在處心積慮地想要趕超自己。與這些競爭對手相比,百度的最大優勢就是技術,而技術的變化如果太快,沒有專注的保障和巨大的投入,百度的領先地位是非常容易動搖的。

李彥宏和百度對於搜索領域的專注也是一個一點點深入的過程,百度也嚐試過ES、彩信、分類廣告等,但是最後都是淺嚐輒止。如果用李彥宏自己的話說:“這些都隻是一個逐漸的過程,我自己也不記得什麽時候變得開始清晰了。因為百度的文化是比較寬鬆的。每個人都有很多想法,我作為CEO,我的工作就是 kill idea ,就是其他人把10個想法拿過來,我9個都會說NO。我為什麽會說NO?絕大多數情況下是因為這些東西和搜索沒有什麽關係,所以我說了NO。也就是這樣的一個過程,慢慢被總結了出來,其實,我們90%的資源都應該用在和搜索相關的事情上。”

李彥宏總是在澄清百度多樣化的傳言,“我們並不打算進入其他的領域,是因為現在搜索引擎的市場實在太具有吸引力了,而且它的潛力是巨大的,如果我們能夠做好,就已經是一個非常偉大的企業了,所以我認為百度今後的思路肯定還是大規模地在搜索技術上麵進入投入,而且必須要保持一個領先的技術地位,為越來越多的網名提供更高品質的搜索服務。”

也有很多人認為,百度采用單一的運營模式也許會有一定的風險,對於這種質疑,李彥宏倒是有其獨到見解。他認為,如果單一的運營模式是有前途的,那麽它肯定就是安全的,而且還能夠讓自己發揮最大的優勢。

而且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百度已經成為中國主流的搜索引擎,存在著自己固有的盈利模式,百度業績也始終保持著持續的快速增長,而這些都能夠給李彥宏帶來充足的信心。

現如今,百度的用戶隻有三十多萬家企業,但是在中國卻有著兩千多萬家中小企業。所以,利用搜索引擎進行企業推廣的這一塊市場,在中國還處於一種早期發展階段。在未來的五年、十年,甚至十五年,這個市場必將會快速地增長。所以,李彥宏也始終相信,百度,在搜索領域必將大有可為。

凸鏡法則:以小鬥大如何鬥

作為百分百的本土化的企業,隻要能夠自己保持對本土文化的專注,那麽對於中文的理解自然會自始至終地更勝一籌。

商界著名的“凸透鏡法則”主要是指:在資源有限的條件下,能夠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到一個目標上,從而讓其釋放出最大的能量。

李彥宏專注搜索、專注中文、專注技術,換句話說,百度鎖定的焦點就是中文搜索,並且在其中發揮了充分的優勢。

記得早在百度創立之初,國內就已經出現了比如悠遊、搜索客等一些非常知名的搜索網站,而且當時的搜索巨頭穀歌更是從來沒有放棄中國這塊巨大的市場,在當初隻有120萬美元的小人物百度居然能夠把這麽大的一塊市場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依靠的就是百度的專注品質。

在百度發展起來之後,穀歌也一直都是其最為強勁的對手。在全世界,沒有哪個企業不垂涎中國這樣一個擁有13億人的大市場。

早在2005年,當穀歌任命李開複為大中華區總裁,並且大張旗鼓地準備和百度一決雌雄的時候,也有很多人開始為百度的命運擔心,因為在當時,有很多的民營企業已經在國家巨鱷的緊逼中逐漸消失了。

可是這一切,好像對於百度並不適用,這些年,百度在市場上麵和穀歌競爭可以說是節節勝利,市場占有率從最早的30%多一下子飆升到了70%以上,大有一騎絕塵之勢。

百度自從創立以來,一直致力於開發最了李彥宏引以為豪的成果。

相信大家都記得在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有這樣一段經典的話:“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而這段話,也成為了百度視頻中最經典的一段廣告詞。

風流倜儻的唐伯虎不斷地變換著斷句的方式,開始模仿人氣巨星周星馳的語調,很是巧妙地對身邊的老外進行了奚落,可以說一次又一次地讓身邊的女粉絲們為之瘋狂,甚至到了最後,老外自己帶來的女伴也投懷送抱了,最終,故事以老外的吐血倒地結束。

百度的這則廣告簡直和電影一樣的經典,僅僅幾天的時間,在國內的互聯網上就開始瘋傳,甚至幾乎每一個稍微具有一點規模的網站,都開始允許網民下載這段視頻。在看到了如此巨大市場反響之後,李彥宏又帶領他的團隊,依次推出了《刀客篇》《孟薑女篇》《神捕篇》。這些廣告視頻可以說是吊足了大家的胃口。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神捕篇》出來的當月,已經有近2000萬人觀看並且直接或者間接地傳播了這些廣告片,而且這其中還不包括郵件及QQ、MSN的傳播。

而且,這樣一種近乎“病毒傳播模式”的廣告是不用支付任何費用的,可以說,李彥宏用這樣的方法卻獲得了比上電視、報紙打廣告更好的效果,當然,所有的這一切和百度的別出心裁是有密切關係的。但是,我們進行仔細的分析,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百度中文搜索在語言上麵所具有的獨特優勢。

李彥宏舉了一個例子來進行說明:比如,我的名字叫李彥宏,可是如果網友想要在搜索引擎上麵尋找“李彥”,那麽一般情況下我的名字就會大量出現,嚴重幹擾了搜索結果,百度就是要讓引擎自己學會中文斷句,從而保證精準定位用戶的搜索目標。

“更懂中文”可以說一直都是李彥宏展示百度優勢的“殺手鐧”。“百度”兩個字出自辛棄疾《青玉案?元夕》中的佳句:“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另外,百度在北京理想國際大廈辦公區的會議室內,也都是以“滿江紅” “慶千秋”等詞牌名命名,目的就是為了彰顯百度對於中國文字的理解與重視。

當然, 很多競爭對手為了更好地搶奪市場,也通過員工本土化等模式來實現對中國的了解、對中文的熟悉,但是李彥宏始終相信,作為百分百的本土化的企業,隻要能夠自己保持對本土文化的專注,那麽對於中文的理解自然會自始至終地更勝一籌。

“搜索”到底:在領域內“深挖”

中國需要更多大的企業進行騰飛,能夠打入國際市場。

李彥宏正是因為專注中文、專注搜索才會有今天的成就,但是他的專注並不是盲目的,絕對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恰恰相反,在李彥宏的專注之下,也是在進行著市場變幻的分析和技術革新的推動。

2008年1月23日,在東京新興的繁華商業中心六本木新城,這也是百度日本分公司的所在地,李彥宏高調地宣布,百度的第一個非中文版本baidu.jp正式上線。這也就意味著,百度在日本的分公司已經開始了正式運營。

我們大家都知道,中文是百度無與倫比的優勢,百度也正是依靠中文才有了它戰勝不可一世的穀歌的經曆,既然是這樣,百度為什麽還選擇進軍日本呢?

其實,從2002年起,李彥宏每年都會在公司的高層會議上提出百度走向國際化的暢想。但是,當時以資本為唯一導向的董事會最終卻斷然否定了李彥宏的國際夢。

在之後的日子裏,董事會頻頻“遭遇”李彥宏的執著提議,屢提屢否,屢否屢提。而這就是李彥宏,他相信,總有一條董事會會通過的。可是這樣的等待卻用了4年的時間。直到2006年年底,當時的百度在中國的優勢地位已經無法被動搖的時候,百度的國際化進程才得以在內部的一片質疑聲當中小心地邁出了堅定的一步。

李彥宏說:“國際化是必然的選擇,現在的時間正合時機。我相信,15年之後,百度的收入應該會有50%以上來自外國市場。”

李彥宏就是這樣的固執,因為他深刻地明白,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果僅僅隻是堅守住中國的市場,那麽百度將永遠無法在國際市場上擺脫落後的地位,而且還隨時會有被強勁對手吃掉的危險。更進一步說,李彥宏也明白,中國需要更多大的企業進行騰飛,能夠打入國際市場,現如今,百度已經具備了這一條件,所以,帶領百度走出去,這就成為了李彥宏的光榮使命和崇高職責。

但是進入日本市場,百度就失去了中文的優勢,而且要在世界第二經濟強國的國土內和穀歌以及雅虎直接進行硬對硬的對抗,百度能夠戰勝這些強勁的對手嗎?

其實,日本的網絡搜索市場早已經被穀歌和雅虎這兩家公司瓜分了。在日本國內網站的排名上,穀歌日本排名是第三名,占據35%左右的搜索市場份額;雅虎日本在日本的市場份額居然達到了60%。

不僅如此,當時的日本人對於百度、李彥宏可以說沒有什麽了解,甚至於在一些日本人的心中,對於中國的了解和誤解很深。

而對於日本人的挑剔,李彥宏也有自己的法寶,其中之一就是出井伸之。

出井伸之到底是什麽人?相信很多中國人並不了解,但是在日本人心中,他的名字可以說是如雷貫耳,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索尼前董事長。

2006年11月在日本的技術會議上,李彥宏邂逅了出井伸之,李彥宏對於這位老人心懷敬意,並且在第二年就力邀出井伸之加盟百度。而慧眼的出井伸之也對李彥宏一見如故,雙方一拍即合。

李彥宏一直認為,穀歌和雅虎雖然在日本占有很大的市場份額,但是他們也並不是日本的公司,關於這一點,百度和他們比起來並沒有明顯的劣勢,所以說,百度完全沒有必要懼怕他們,而且百度還有出井伸之先生的加盟,這無疑帶給了李彥宏和百度更大的信心,現在,百度隻需要用好自己的優勢,再加上正確的商戰策略,那麽百度必將在日本市場上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