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蘇小妹——三難秦觀,我是對自己負責

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三詞客說的就是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蘇洵年輕時好玩,秉著“世界那麽大,我想去看看”的先進理念,到處遊山玩水,親朋好友紛紛相勸,沒想到蘇洵根本不理睬,依舊我行我素,於是這些人就覺得丟了麵子,隔三岔五就去向蘇老爺子告狀。蘇老爺子那是相當的開明,雲淡風輕的一句“非爾等所知”將他們全部懟了回去。看著他們氣急敗壞離去的身影,蘇老爺子淡定地自言自語,“吾兒當憂其不學耶?”這就相當於現在的放養了,大多數人都希望有蘇老爺子這樣胸懷寬廣的父親,但是,絕大多數人又沒有蘇洵的才情,所以此法並不適合大眾。

蘇洵一直玩到了27歲,才開始發憤讀書求學,《三字經》裏的“二十七,始發奮”說的就是蘇洵。經過十多年的苦讀,蘇洵學業大進,漸漸名滿天下。

蘇軾、蘇轍繼承了蘇洵的頑劣,蘇洵不想他們重蹈自己的覆轍,於是在兄弟倆玩耍的時候,總是裝作鬼鬼祟祟地躲在角落裏看書,待到二人發現了上前來看個究竟,蘇洵卻故意將書藏了起來。二人在強烈的好奇心的驅使下,不斷地尋找父親的藏書,並漸漸地養成了讀書的好習慣。

當然,蘇軾、蘇轍二人愛讀書,並取得極高的成就,與母親的引導也是分不開的,“程夫人教子”的典故便是來源於此。程夫人是蘇軾、蘇轍的母親,她自幼熟讀詩書,勉勵夫君,同時又是兩個兒子的啟蒙老師。司馬光為她寫《墓誌銘》說:“貧不以汙其夫之名,富不以為其子之累;知力學,可以顯其門,而直道,可以榮於世,勉夫教子,不愧為古代一賢母。”

不過此文的主角不是蘇洵父子,而是蘇小妹。才高八鬥的父親,教導有方的母親,再加上才情橫溢的兩個哥哥常伴左右,蘇小妹的曠世才情日顯,漸漸已不在父兄之下。

蘇小妹既活潑可愛又聰明伶俐,近些年又被不斷地渲染,目前已經牢牢坐穩了中國古代第一女段子手的交椅,無人可以撼動。

蘇小妹最愛和哥哥蘇軾以詩“鬥嘴”,某天陽光明媚,春風拂柳,鳥兒翻飛,正所謂景色美,心情佳,如此良辰美景,正是鬥嘴的好時機。於是,蘇東坡就拿蘇小妹的長相開起了玩笑,他沉吟片刻便吟詩一首:

未出堂前三五步,額頭先到畫堂前。

幾回拭淚深難到,留得汪汪兩道泉。

蘇小妹自然不甘示弱,當即反唇相譏:

一叢哀草出唇間,須發連鬢耳杳然。

口角幾回無覓處,忽聞毛裏有聲傳。

蘇小妹額頭微微凸出一些,眼窩微微凹下一些,被蘇軾借題發揮,誇張地調侃一頓,蘇小妹譏笑的是蘇軾那不加修理、亂蓬蓬的絡腮胡須,但她覺得還沒有抓到痛處,相比之下,自己沒有占到便宜,於是再一端詳,發現哥哥額頭扁平,了無崢嶸之感,又長著一張馬臉,兩隻眼睛像是互相嫌棄對方相隔很遠,五官簡直就是胡亂搭配,當即喜滋滋地再賦詩一首:

天平地闊路三千,遙望雙眉雲漢間。

去年一滴相思淚,至今未到耳腮邊。

兄妹日常互懟,也算是一種情趣了,實在是增強彼此感情的居家良方。

形容一個人長得醜,那中國古代有文化的人一出馬,還真沒現代人什麽事了,簡直就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呀!

吾視汝之麵容,欲刃之。醜到想給他一刀,這應該是醜到一定境界了,如果真給了他一刀,那主刀之人應該是整容業的祖師爺了,可以享受後人的香火供奉之榮耀。

當然誇人長得美的詩詞更多,“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總之,就是要多讀書,不管是誇人還是懟人,都能用得上。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實現人生價值,能為社會多做一些貢獻。

扯遠了,言歸正傳。

一天傍晚,蘇東坡在庭院裏碰到了蘇小妹,便對她說:“我出一上聯,請你花一夜工夫對出下聯,可好?”

蘇小妹心想,什麽對聯這麽難,需要絕世聰明的我花上一夜的工夫才能對得上。

蘇軾看上去信心十足,隻聽他說道:“水仙子持碧玉簪,風前吹出聲聲慢。”

蘇小妹一聽,暗自沉吟:上聯中“水仙子”“碧玉簪”和“聲聲慢”都是詞牌名,下聯也必須以詞牌名為對,還要描繪出一個場景,要對好確實很難,難怪哥哥要我花一夜工夫,看來他是早有預謀!蘇軾看到蘇小妹眉頭緊鎖一時對不上來,也是頗為得意。

蘇小妹冥思苦想,一時難以對出,不知不覺已月上柳梢頭。正當她還在搜腸刮肚之時,忽見女仆穿著紅繡鞋在月光下端著酒菜送來了,蘇小妹見此景,茅塞頓開,對出了下聯:

虞美人穿紅繡鞋,月下引來步步嬌。

下聯中“虞美人”“紅繡鞋”“步步嬌”也都是詞牌名,可謂對得工整。

又是一個氣氛撩人的晚上,蘇小妹、蘇東坡和黃庭堅三人在一起討論詩句,很奇怪,為什麽蘇轍老是缺席。

蘇小妹環顧四周,月兒高懸,楊柳依依,於是說道:“輕風細柳,淡月梅花。兩句中間各加上一個字,作為詩的‘腰’,成為五言聯句。”

蘇東坡略加思索,隨即說道:“輕風搖細柳,淡月映梅花。”

蘇小妹道:“還算好,不過這個‘搖’還不夠美。”

黃庭堅接著吟道:“輕風舞細柳,淡月隱梅花。”

蘇小妹讚道:“這是個佳句,但是仍然沒用上理想的字。”

這時蘇東坡忍不住了,問:“那麽,妹妹你加的是什麽字呢?”

蘇小妹微微一笑:“兄長的‘搖’‘映’二字,確實寫出了柳的動態和月的皎潔,但山穀公(黃庭堅號山穀道人)的‘舞’‘隱’,要略勝一籌。‘舞’是模仿人的動作,把柳的姿態反映得更加形象;‘隱’是誇張寫法,使月的皎潔更加突出。而我要說的是:‘輕風扶細柳,淡月失梅花’。”

蘇東坡、黃山穀聽了,一起鼓掌稱讚,說:“妙極!”

蘇小妹的“扶”字和“失”字,好在“扶”的擬人化更準確,既寫出了風的輕微、柳的纖弱,又寫出了風與柳的親昵和互相依偎的神態,所以比黃庭堅的“舞”更生動得體。“失”字,也比“隱”字更傳神,它準確地寫出了月、梅融為一體的情景。

蘇小妹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為了找到如意郎君,曾以文選婿。消息甫一傳出,呈文求婚者不計其數。其中有一個高官之子名叫方若虛,他對蘇小妹傾慕已久,聞訊後連忙應選。他呈上自己的得意詩文若幹篇,誰知小妹一看,簡直就是小學生作文水平,便提筆在上麵批了一聯:筆底才華少,胸中韜略無。

蘇東坡看到小妹的對聯,為了避免是非,便悄悄在小妹的聯語後麵各添一個字,把對聯改成:筆底才華少有,胸中韜略無窮。

方若虛看後當真是欣喜若狂,於是急於要見蘇小妹以訴衷腸。蘇東坡知道小妹根本看不上他,生怕玩笑開大了不好收場,於是托故阻止:“我妹妹文才是有一些,但其貌甚醜,上天給了她無與倫比的才華,也給了她醜陋的麵容。不知這算是公平還是不公平?”

方若虛怎知是蘇東坡在騙自己,還以為蘇小妹真的很醜,於是怏怏地走了。

不久之後,秦觀拜在蘇軾門下。秦觀,字少遊,代表作品有《踏莎行·郴州旅舍》: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裏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秦少遊對蘇小妹一見鍾情,決意將一生的癡情盡付於小妹,以求佳偶天成。他經過不懈努力,並在蘇軾不斷助攻下,總算把蘇小妹追到了手。

風和雨順秋方實,郎情妹意渠自成。在一個簾卷西風、菊綻東籬的深秋季節,秦少遊與蘇小妹這一對有情人終於走進了古往今來演繹了無數絕唱的婚姻殿堂——洞房。

蘇小妹決定在入洞房時和秦少遊繼續鬥智鬥勇,一來可以與心上人切磋切磋,二來也想看看情郎的窘態。於是小妹一進洞房便命丫環將門關上,吟出一下聯請少遊對出上聯:“東廂房,西廂房,舊房新人入洞房,終生伴郎。”

這等難度自然難不倒秦少遊,他不禁脫口而出:“南求學,北求學,小學大試授太學,方娶新娘。”

蘇小妹聞聽少遊吟出上聯,知道沒有難住情郎,便親自開門,招呼少遊坐在桌前,丫環上好酒菜便關上房門悄然離去。

秦少遊端起酒杯欲與蘇小妹交杯,小妹輕啟朱唇:“秦郎若要交杯,仍須對我一聯,不知願否?”

少遊深知小妹脾性,她既有此意,就會不對不休,遂站起一揖:“請小妹出聯。”

“酒過三巡,交杯換杯幹杯,杯杯盡在不言中。”

這下可把少遊難住了。此聯意在說酒,實為喻情,妙在意會。若對此聯,不僅要工,還要符合此景此意。少遊沉思良久,不得而對。

蘇小妹見他不語,也不去打攪他,隻是五指在桌上點了一下。少遊回過神來,看看滿桌的佳肴,恍然大悟,立時對道:“菜過五味,形美色美鮮美,美美都在心中留。”

少遊以菜喻人,讚不露形,已羞得小妹伸過手臂,以袖遮麵,喝下了這杯沁透心脾的交杯酒。

此時已月上中天,少遊執手小妹,四目相對,喜不自勝。

蘇小妹含羞說道:“紅幃帳前,與郎執手,若要同寢,再對一聯。”

少遊知道事不過三,何況已對出二聯,一股豪氣頓生:“有勞小妹賜聯。”

“小妹雖小,小手小腳小嘴,小巧但不小氣,你要小心。”

小妹一口氣吐出八個“小”字,機警讚己,傲性微露,少遊不由蹙起了眉頭。他來回踱步,苦吟不出,不禁暗自焦急。小妹見三更鼓罷,月移西樓,也心生悔意,隻是不住地用溫情的目光看著少遊。少遊見小妹不住偷瞧自己,顧盼含情,粉麵嬌羞,不由心動,隨口對道:

“少遊年少,少家少室少妻,少見且又少有,願娶少女。”

小妹細品此聯,覺得少遊在點明決心娶自己為妻之際,又自喻世間少有,不墜男兒之誌,芳心大悅,便熄燭鬆帳,成就了一樁千古良緣。

從蘇洵的詩文中可知,蘇軾的姐姐八娘自幼飽讀詩書,能詩善文。16歲時嫁給表兄程之才,兩人感情非常一般,特別是婆婆一直不喜歡她,經常虐待她。婚後第二年,八娘產下一子並因此身患重病,而程家卻不給她治病,蘇洵隻好把她接回娘家診治。八娘病情剛剛好轉,公婆卻氣勢洶洶上門,前來興師問罪,責備八娘不盡媳婦孝道,並搶去她的嬰兒,以致八娘傷心不已,舊病複發,三天之後含恨而死,年僅18歲。蘇洵悲痛欲絕,宣布與程家斷絕關係,從此兩家成為仇家。

八娘“女幼而好學,慷慨有過人之節,為文也往往可喜”,但是可惜的是,她沒有詩作遺存。善詩能文的八娘,其婚姻不幸、含恨早亡的悲慘遭遇,引來了文人學士的同情,經南宋無名氏的《東坡問答錄》、元代吳昌齡的《東坡夢》、明馮夢龍的《醒世恒言》、清李玉的《眉山秀》等作品的塑造,使得八娘漸漸變成了蘇小妹,並嫁給了詞人秦觀,她和蘇軾、秦觀等人的詩文唱和,文采斐然,成為中國聰慧女子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