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包拯——臉雖黑,心兒白著呢

根據不完全統計,搜“斷案清官”,第一個跳出來的人,一定是包拯。

古往今來,官逼民反的事情不勝枚舉,可包拯,這個人著實是烏煙瘴氣的官場上的一股清流,憑著自己獨特的個人魅力,征服了從廟堂到民間,從他們那個時代到現在的所有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愣生生將自己活成一個傳奇人物,成為現在影視行業的流量大IP,並與“孫悟空”“白娘子”“七仙女”這三個神話人物,成為影視界的當紅流量炸子雞,並排加入豪華永久被影視劇翻拍套餐係列,外加坐在“中國古代十大清官”的寶座上。

這不禁讓人陷入了沉思,包拯這個人是真的如傑克蘇電視劇裏的男主角那般,天生自帶傑克蘇男主角光環,讓他每次都站在風口浪尖上,傲視群雄,玩弄所有人於手掌之上而自己卻刀槍不入,甚至於管夠了人間外,還一口氣將陰間的事也來管上一管?

語文課上有一條必殺技,叫“知人論世”。老包是何許人也?據史料記載,他老家在安徽合肥,本人屬豬,出生的年代有點6,是宋真宗鹹平二年,翻譯成公元紀年,就是公元999年。

包拯這個人的出生,就有好幾個版本的故事。其中回憶殺係列電視劇《少年包青天》上說的是包拯這個人生下來因為自己臉長得太黑而被父母丟棄,後來嫂子看著這寶寶實在可憐,就自個兒將他帶大成人,譜寫一代傳奇;還有另外一個版本的故事說的是包拯這個馬大哈原本是文曲星轉世,下落凡間時走得太急,一下凡間拿錯了麵具,錯拿了武曲星的黑臉麵具。史上最大烏龍就在手滑心急間釀就,直接導致一個命中注定是文曲星命的人長了一張武曲星的凶煞黑臉。

除了上頭兩種版本的故事外,關於包拯這個人,江湖上還有更多的其他版本的故事。老包同誌對此表示:“隨便你們怎麽編,認真你就輸了。”事實上,曆史上真正的包拯本人雖沒有那麽多的奇幻傑克蘇之光。但也是個實打實妥妥地有故事的男同學。

他本人是個富二代,祖宗三十九代還是個春秋時代楚國忠臣申包胥,也算是名門之後。

老包家裏原本有兄弟仨,可惜他前兩個兄弟命數很短,沒活多少年頭就英年早逝,讓父母兩度遭受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生命不能承受之痛。

幸好老包命硬,一口氣活到故事的最後一集。

老包生於宋代,那是一個所有讀書人都神往的時代,那個時代所有的大好男兒都有一個共同的高大上的誌向,那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這短短的九個字往往需要耗盡一個人一生,有的人終其一生都難以實現這一偉大願望。

而在那個時代,想要實現這一理想的唯一的一條路就是去參加科舉考試。

成千上萬人從出生那一刻開始,後頭就有小皮鞭在抽著他們往前走,有個聲音在心底響著:“不參加科舉考試你就永遠是個路人甲。”

於是乎,在被科舉考試支配著的恐懼之下,正常的能碰上書的男子從識字起就在家開始將孔孟之道四書五經等一係列大塊頭的書從頭開始讀,頭懸梁錐刺股,讀到自己覺得賊6了就去加入考試一條龍中。

先鄉試,再會試,一層一層往上考,直到考到天子腳下,上了皇榜,這就齊活了,就完全有資格去當官,幹一番大事業來。

Emmm……以上說的是正常男子的一個升職加薪走上人生巔峰的個人生長圖鑒。

可老包這人從小就不是正常人,他從小就不走尋常路。

老包屬豬,在他的身上,完全具備豬豬男孩極其戀家的特性,在全天下但凡讀了點兒書的男子都齊刷刷湧上科舉考試這個獨木橋時,他在家宅著。別人在考試,他在家死宅;別人考上了當了官,他還是堅定不移地在家死宅。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可老包完全不信這一套,他一直堅定不移徹徹底底在家死宅,一直宅到28歲。

這個年紀他朋友圈裏同齡的天資聰穎的人早就幹出一番事業,不聰明的也早就在家老實搬磚,娶妻生子開始過尋常人生。

而老包同誌,就跟他白羊座的星座屬性完全一致,一旦認定一件事,不撞南牆不回頭,撞上南牆也要見牆拆牆。他就這樣很堅定不移地一門心思在家宅,一直死宅到他28歲那年。

那一年,他耐不住外界壓力,終於決定去科舉考場試試水。

這個白羊座的少年郎說幹就幹,老包一口氣就報了名,這是他人生第一次參加考試。對其他人來說至關重要,可對老包同誌來說,這完全是玩票性質的,他就一時心血**,隨便考一考,結果,別人家的孩子考個十年八年都沒考中,他老兄專業拉仇恨,一考就中。

中了皇榜,就等於通過了公務員考試,接下來就是完全等待政府分配工作。

這是好事一樁,俗語說:男兒有誌向四方,可老包隻想在家安靜死宅。考入公務員係統,有個鐵飯碗後,他早領導一步,提前向領導申請一份工作,別人對工作的要求是看錢多不多以後有沒有發展前途,他老兄是個實在人,對工作他隻有一個最樸素的要求,那就是離家近。

領導心裏也喜歡這個孝順父母的老實人,一秒就批準了他的上崗要求,給他找了一個距離自己家不算太遠的工作。

這個時候你以為老包就開啟他開掛的人生呢?不,你錯了,老包離開了家,來到上崗的地方沒工作多久,就想把自己父母給接過來。可父母年紀大了,老人家不願意離開自己的家去外地。

“父母在,不遠遊。”爹媽不願意離開家,那老包也不勉強,他幹脆也辭了官,選擇就在家,繼續死宅的日子。

這一宅,宅了好幾年,宅到自己的父母都先後去世。你以為父母去世,他就該離開家開始去搞大事了,不,你錯了,老包父母去世那年,老包已經34歲了。

在這個年紀,同齡人早已將他甩出去好幾條街了,可他依舊沒準備離開家,還是很偏執地選擇在家“虛度時光”。這事出現轉機在於他身邊有一群和朝陽群眾相較高低的中國好鄰居,他這些鄰居看著這孩子都30多歲了,人到中年還死宅在家啃老,實在不太像話,就開始你一言我一語開始勸啊勸!

老包有自己的想法,他很堅持要留在家守孝,可鄰居們不願意讓他這一輩子都浪費在這麽一個小地方。

這些鄰居都不是什麽輕易放棄的主,今天說完明天再來說,明天說完後天也繼續說,這一勸說就勸說了700多天,折合成整數就是兩年。

兩年的軟磨硬泡,終於讓老包想開了,為了避免中年油膩,他終於準備出山了。

老包這人也真是運氣好,剛準備去當官,就遇到貴人。要說宋代還真是一個好時代,對讀書人那可真是各種人才引進政策。給老包仕途搭建橋梁的這個貴人不是別人,而是那個自己從來沒去過嶽陽,卻寫得全天下人都想去嶽陽的宣傳小能手範仲淹。

老範是個實實在在的讀書人,老範有個好朋友叫滕子京,滕子京好巧不巧出了點兒事被貶到南方。

南方不像現在是江南水鄉,吳儂軟語讓人聯想菲菲,那個時候受到地域黑最嚴重的地區就是南方。官方認證,南方是“南蠻鴃舌之地”,翻譯成人話就是南方的人都是野人,他們說的話就是鳥語。

滕子京被貶到南方,他也幹了不少實事,這一年他重修了一下嶽陽樓這座有點名氣的樓,那個時代的地方官尤其是肚子裏稍微有點真才實學的文人墨客一旦修好樓或者修個路都會邀請一群好朋友來,大夥兒切磋切磋,寫一些東西紀念一下。

人會老會死,可墨寶會萬古流傳。留名青史,這是讀書人夢寐以求的願望。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裏挑一。滕子京突然想起老範這個著名寫手,他馬上邀請範仲淹來寫一個微信文,宣傳一下這個樓。

老範也很給力,接到老朋友的請求後,當下就開始采取行動。

那可是一個沒有百度沒有網絡的年代,按理說沒去過湖南,更沒見過嶽陽樓,來寫個遊記實在有些困難。

可這事對於大文豪範仲淹來說,並不是個難事,沒去過湖南又怎樣,沒見過嶽陽樓又怎樣。他胸中有丘壑,妙筆也生花,沒花多長時間,老範就運用自己生動的情感外加藝術的想象誇張,加上主題的升華,寫出了一個閱讀量10萬+的微信爆款文《嶽陽樓記》。

這個爆款文不僅是當時的流量擔當,還在千年後的今天,寫入中學語文課本,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早已成為一代又一代人共同的記憶。

老範是宋朝要臣,他十分看好包拯,就讓他成為天長縣的一把手。這個一把手剛上任,就遇到一個賊棘手的案子。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那天老包像往常那樣來上班,結果底下報上來一個奇怪的案子,一個農民有天睡覺醒來,發現隻是睡一個覺的時間,自己家牛的舌頭就被人給割了。

這事可真要命,要知道在那個年代,牛是農業生產的一把手,耕田犁地全靠它,這牛沒了舌頭,可是要它的命啊!

農民沒有辦法,隻能將找凶手這事交給包拯。正常人攤上這事,隻能一臉懵逼自認倒黴,吃瓜群眾都不禁為老包捏一把汗。

可老包本人並不緊張,他想也沒想穩中帶皮直接讓那個農民回去把牛給殺了。

農民前腳把牛給殺了,他後腳就在這個縣城貼一個大字報,大字報的內容是“牛是我們的好幫手,任何一個合法公民都應該好生愛護它,可以精神上剝削它的肉體,但不能想殺就殺,殺牛的事隻能交給官府來完成,要是有不聽話的人自己動手殺牛,每一個吃瓜群眾都可以舉報,舉報核實都有獎勵,獎金大大的豐盛。”寫完大字報他還貼上舉報的唯一官方渠道,也就是府邸。

公告剛貼出去還沒貼熱,就有一個人上來舉報,那人言之鑿鑿,舉報自己家鄰居殺牛。這個人得意洋洋想來領獎金,當場就被老包給拿了下來。

原來,機智的老包早已看穿一切,他嘴上假裝什麽也不知道,然而他心底早已看穿一切。他故意設了一個“引蛇出洞”的套,根據他的推斷,牛的舌頭被割絕對不是意外,完全是人為事件,最重要的是,割牛舌的人一定是近鄰,不然也不會第一時間精準知道老農家裏有耕牛,Get了這一點後,老包就設置一個假的懸賞令。

農民剛回去宰了牛,他當晚就頒發一個“禁止宰牛”的懸賞令,這第一個來領獎金的人一定就是作案者。不然他怎麽會知道老農民宰了牛?他就是在暗中觀察,牢牢盯住老農民。

這個案子就這樣從毫無頭緒一下子就破了,這就是流芳百世的“牛舌案”,這個案子一破,老包的名聲就打出去了。

從這一年起,他的當官路也跟開了掛一樣,節節上升。在他才42歲時,他就已經成了大理寺丞、知端州的“一把手”。

老包所在的宋代,是現在的讀書人最想穿越回去的時代。這個時代的讀書人地位最高,這個時代重文輕武,朝中當大官的人,都是讀書人。

讀書人居家旅行必備物品有四件套,一紙二墨三筆四硯。

老包所在的端州這個地方產的硯台在當時的整個宋代名氣相當大。

好東西在古代都是需要上交給國家的,這有個官方的名字叫“進貢”。老包沒來端州之前,端州的一把手深諳官場生存之道,每次都在進貢固定的數量上加個好幾倍,用來送給京城裏的達官貴人,以搞好地方和中央的關係。而當他們任期滿了的時候也會順手牽羊帶走好些硯台。這是官場所謂的“潛規則”。

可老包這個愣頭青卻和大家不一樣,他在這個地方當官3年都從來沒有私自擁有過一塊硯,甚至於自從他來到這兒後,一到每年進貢的時節,他也將那些原來用來“孝敬”京城達官貴人的硯都給取消了,除了上頭規定上貢的硯台數量外,他從來沒有多拿一方硯台,就連在他三年任期滿了的時候,自己當官時用的那一塊硯台都直接上交給政府。這個行為真是百年難見,所謂無官不貪,可老包心兒賊敞亮。

他這個行為真是大大給當地的農民減輕了負擔。要知道每塊需要進貢的硯台都直接來源於當地的百姓,都是他們從自己手指縫裏一點點摳出來的。

當地的百姓被深深感動了,都在為包拯瘋狂“打電話”。在他離開端州那天,百姓們偷偷地在他的船艙底放了一方端硯,船開著開著,老包就明顯感覺“此處有詐”,當下就停船來檢查,這一檢查,任何事都瞞不過他的雙眼,一下子就發現在船艙底的那一方硯,當下就讓人拿了出來,想也沒想那麽多就把那一方硯直接丟在湖底。

心疼那一方好硯,永久留在湖底。這也不能怪它,誰讓它運氣這麽好,遇見的人是老包。

老包還是個官場新秀時就以耿直著稱,他當年入朝為官時,一遇見朝堂上有人依靠潛規則上位他就寫大字報,直接在皇帝麵前告發,從來不給人留任何情麵。

上位這件事也在他的詞典裏是完全不存在的。當時的皇帝後世稱為宋仁宗,宋仁宗有一個很寵愛的妃子,這個妃子的老父親看著自己女兒得寵了,天真地以為“有錢就可以任意妄為”,不過事實證明,他一點都沒猜錯,有錢真的可以任意妄為。

老國丈有了想法,為了將他的想法變成現實,這個妃子就在皇帝枕頭邊吹風,吹啊吹,沒過多久,他就這樣將一隻腳伸向了朝堂。宮裏有人好辦事,皇帝的寵妃的父親,也就是國丈,其他人當然是很懂眼色,前赴後繼去打助攻。結果沒過多久,這個寵妃的父親,也就是國丈爺的官位就跟坐直升機一樣,從一個沒有任何實權的國丈一口氣就官升了好幾級,成為這個國家的財務部部長和組織部部長。這可就真的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平常人看著這種現象,忍一忍就過去了,可老包是個實打實的直腸子,耿直boy,要知道,在他為官期間,光是被彈劾、被罷官、被法辦的中央高層人士超過30個,其中不乏一些位高權重的人,其中有一個文人更加倒黴,別人被罷免官職是因為幹了壞事,那是人品問題,而他被彈劾是因為為官期間沒有有所作為,“工作時間不在狀態”,這是能力問題。

人品不行沒有救了,可能力不行還是可以提升的。但老包眼裏進不得沙子,他不能容忍朝堂之上有任何醜事出現。

這個隻會吃軟飯的國丈出現在他麵前,他自然不會坐視不理,這和他一貫風格不搭。

不得不說,這真是白羊座的一個典型特征,能幹不裝逼,遇見包拯這個特“軸”的人,老國丈真是倒了八輩子血黴。據史料記載,光是對著這個國丈,包拯就連續6次在皇帝麵前狠狠吐槽他的所作所為,最凶猛的是他有次當麵和皇帝爭論這事時,兩個人爭啊爭,爭得不相上下時,他一激動,還將口水直接噴在皇帝的臉上。

這下可真是尷尬了,皇帝可是九五之尊,包拯這麽做,可是真的不給萬歲爺任何麵子啊!要知道,在其他時代,老包這種做派,那是有十個腦袋都不夠砍啊!可幸好老包生在一個好時代。

這個時代的開國皇帝給後代子孫立下一條死規矩:後世子孫不得殺文人。

也正因為如此,宋代有很多文人幹了一些很神奇的事情,比如包拯這種一激動把唾沫星子都噴在皇帝臉上的。

經過包拯的一再堅持,終於,故事的最後,老包同誌還是硬生生將國丈拉下馬。

這在老包同誌一生的履曆裏隻是鳳毛麟角的一筆,這樣的事情老包同誌這一生沒少幹過,老包有段時間任開封府尹,這個可以大寫特寫。當時宋朝的首都就是開封府,這是實打實天子腳下,在這兒當差看似一個肥差,實則是個有些棘手的活兒。

要知道京城裏最多的都是皇帝和皇帝家七大姑八大姨,皇帝後宮三千人,這麽算起來,在京都隨便抓個人都能和皇帝掛上鉤。皇帝的事那可都是大事了,稍有不慎,就可能會得罪一片人,被人給穿小鞋,那也是分分鍾的事。

也正因如此,開封府這個地方可以算是宋代離職率最高的地方,老包的前輩一二三四五六七,來一個就有一個在這個地方栽跟頭,正常規律就是沒出一年,不是搞死別人,就是被別人給搞死。

老包一來這兒就幹了一件大事,那個時候有個人膽大包天,仗著自己尊貴的皇家身份,利用自己的關係販賣官鹽。

鹽在現在已經人手N包不足為奇,想要即拿,可在當時那個年代,鹽是個稀罕物品。

鹽中含有的碘是人體必不可少的元素,正因如此,鹽是古今中外人人必不可少的東西。

在老包那個年代,鹽這種稀罕必備物品是牢牢被官府給控製住的。

有個不怕死的官利用自己職權的當兒悄咪咪在販鹽,這家夥賊精,每次拿到鹽轉手就賣掉,極少囤積起來。

宋朝有規定,如果一個人未經官府同意私自販鹽,那就要按照個人所囤積的鹽的數量來定罪。

就這樣,當老包抓住這個販鹽的官時,發現這個人幹完壞事擦屁股擦得很幹淨,翻遍他的倉庫也沒發現多少的囤貨。

這樣一來,壞人就要逍遙法外。可有老包在,他絕對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當即命人逮捕這個大官,讓他入獄。

這麽一來,殺雞儆猴,老包這樣的鐵血政策接二連三實施後,原本依靠自己是皇親國戚的身份結黨營私為所欲為的風氣大大得到好轉,京城裏流傳著一句話“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

不僅如此,當時還有一個更加流行的詞匯叫“包彈”,這玩意跟彈幕長得像雙胞胎,可事實上是個實打實的褒義詞。在當時,如果評價一個人有“包彈”那就表示這個人是好人,相反,說一個人沒有“包彈”那就表示這個人不是個什麽好人。

老包是嘉祐七年,也就是1062年去世的,他是自然死亡,老包那一年64歲,追贈禮部尚書,諡號“孝肅”,後世稱其為“包孝肅”,有《包孝肅公奏議》傳世。

其實,老包還有很多其他的響當當的有意思的外號,比如包青天、包家、黃河清、包黑子。每一個外號都有好長一段故事,這麽一說,包拯真是一個有故事的男同學。

老包就是這樣一個神奇的存在,他別說是在宋代,縱觀整個中國古代史,他都是一股清流。

在古代人們紀念一個人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將它寫進書裏讓他萬古留名,據不完全統計,與老包有關的戲劇,完整劇本的清官斷案戲有十六七種,其中包拯斷案的就有十一種之多,有無名氏的《陳州糶米》《合同文字》《神奴兒》《盆兒鬼》,關漢卿的《蝴蝶夢》《魯齋郎》,鄭廷玉的《包待製智勘**》,李行道的《灰闌記》,曾瑞卿的《留鞋記》,武漢臣的《生金閣》,還有一種是科白不全的《張千替殺妻》

也正因這些優秀劇本的口口相傳,後世對於包拯這兩個字的描述,多了很多奇幻的色彩。元雜曲中,老包被塑造成半人半神、可以上天入地的判官形象。小說《龍圖公案》裏的包拯,既維護皇權,又剛正不阿,替民眾伸冤,顯示了一個清官所具有的正直品質和內在魅力,他有智有剛,是日斷陽夜斷陰的下凡星宿,與元曲逐漸神化的包拯相比,明代的包拯神通廣大,上至玉帝,下到閻羅,對包拯有求必應,有的地方神,更受他驅使。中國第一部具有真正意義的武俠小說,在中國武俠小說中有開山鼻祖地位的《三俠五義》中的包拯,是一個集民間包公形象之大成,使包拯不畏強暴、剛正疾惡、處事幹練的形象最為飽滿、得以更廣泛地流傳。特別是小說中詳細增加了包拯的身世,包拯的三口銅鍘由來,開封三寶(古今盆、陰陽鏡、遊仙枕)的由來,開封四勇士(王朝、馬漢、張龍、趙虎)的來曆,開封師爺公孫策的來曆,展昭、白玉堂等人的來曆等內容,及其大量包公斷案和俠義之士遊行鄉裏除暴安良、為國為民的故事,把包拯形象推向頂峰。

在關漢卿的《竇娥冤》裏,所有人都不能解決的冤假錯案隻有通過包青天來才能解決,他一出現,讓蒙冤多年的竇娥都洗刷冤屈,更不用說在其他的劇本裏,老包成為上可以比肩玉皇大帝,下可以統領地獄的人物。

這些傳奇中的妖魔化的東西當然都不是真的,要知道,老包是個真實存在的人,是個有血有肉的人,是個人就有人的那些臭毛病,比如自以為是,這個毛病老包當然也有。因為這個原因,他還入了下屬的套兒,被下屬給套路了一下。

有次有個有錢人因為犯了事入了監獄,這個人不想受到皮肉之苦,他就偷偷塞了錢給一個小吏。小吏在老包身邊待久了,知道他這個毛病,當天晚上就跟有錢人串通一氣,約好第二天在老包麵前演一出戲。第二天,有錢人剛被押了上來,小吏就上前去開始往死裏罵他,造成一種小吏欺負犯人的假象。果不其然,老包也這麽認為了,他當下也沒管那個犯人,原本要打犯人的事都挪到了這個小吏身上。

最終有錢的犯人逃脫了皮肉之苦,而他的善良被小吏給利用了,小吏掐準了他這一點,鑽了一個空子,賺了一筆錢。

這當然是老包的一件錯事,老包被後世的人給送上神壇,事實上曆史中的包拯,有太多美好品質,比如剛正不阿,嚴於律己,這對於正常凡人來說,都是一件難事,可包拯不僅自己一生都堅持這個原則,對自己後代都不鬆懈半分。據《宋史》載,包拯對後代管束極嚴,曾立誓:“後代子孫做官,若有犯貪汙受賄行為的,不能放回到同宗姓本家中,死了不能葬在包家祖墳裏,不服從我的意願,就不是我的子孫!”

有一句話說的是,真正的英雄主義是知道了社會的各種不堪後依舊懷有對這個世界最深的愛。

包拯所處的時代並不是最好也不是最壞,每個時代都有其好與壞,可他在那個時代堅持自己的freestyle,無論時代如何變化,他都勇敢做自己,這一點,即便跨越千年到今天,也是大多數人所做不到的,也正因如此,無論是包拯同一時代的人,還是後世之人,都以各種方式去紀念他,與其說人們懷念他,倒不如說人們懷念一種美好品質。就像《竇娥冤》發生的那個時代,那是一個社會階層被擺放在明麵上的時代,那個時代的人分為四個階層:蒙古人、色目人、南人、漢人。而在漢人中,讀書人的地位更是低到可怕,讀書人的地位比乞丐妓女都低。

越是黑暗的時代,人們越是呼喚英雄,需要抓住那一絲微渺的光。而在這樣混亂黑暗時代的推波助瀾之下,包拯因自身的光輝品質一次又一次被人們送上神壇,讓人覺得更為難能可貴。